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356)+番外

作者: 假酒喝了头疼 阅读记录

不过祁秋年自己也在琢磨,他之后要跟晏云澈一起去外地了,输送异能的事情就得断了。

如果离得近,他每年还能借着生意的问题,找时间回来两趟,影响也不大。

但如果是太远了,那他也鞭长莫及了,只能到时候再想想别的办法。

先说朝堂上。

陛下身体状况良好,这消息传出去之后,反对的声音就更小了。

保持观望的,也纷纷在朝堂上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支持陛下的决定。

皇子们也争先恐后,纷纷表达自己的决心。

甚至还说得冠冕堂皇。

“父皇,儿臣自愿去州府做官,替父皇体察民情。”

“父皇,儿臣也想多去民间看看。”

“父皇,儿臣觉得,以小见大,能做好太守,以后才能做好王爷。”

“父皇,儿臣认为......”

......

老皇帝笑容满面,他十几个儿子,难得像今天这般如此齐心的,同时也是十分欣慰。

不管这些儿子现在是什么心态,但至少出发点是好的。

老皇帝有这个意思,大部分朝臣也不反对,皇子们也同意。

这事情,就直接拍板定了下来。

随后,老皇帝又公布了另外一件事情。

“皇子虽学习过管理封地的相关知识,但却是对打理州府没有经验,所以朕会给皇子们派一个副官,副官有权力拒绝皇子的决策,可提意见,但不可干涉。”

这问题就有些矛盾了。

傅正卿站出来,“陛下的意思是,殿下们缺乏一些经验,有副官看着点,才不至于出错,更是不能影响百姓的生活,如果殿下的决策有问题,副官一旦反驳,便不可再用此计策,若是计策通过了,副官也不得干预后续的工作开展。”

这傅正卿,大概是跟祁秋年接触多了,时不时还冒出几个新鲜词汇。

“当然了。”傅正卿继续说,“若是殿下对副官的决定表示不满,可以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由陛下亲自定夺。”

这也算是双方的制衡。

文武百官和皇子们这才恍然大悟。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他们去做太守,还要有个副官对他们指手画脚?这???

到底是不信任他们,还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

皇子们心里或多或少有些不舒服,但他们也自信,只要自己的决策没有问题,这副官就无法反驳,那么副官也就只能当一个摆设。

可紧接着,陛下又丢下一个大雷:“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位监察官与皇子随行,皇子最多只能带三个幕僚,朕希望你们能凡事亲力亲为,不可将所有政务交托给属下去办,也莫要嘴上说得好听。”

皇子们若有所思,这监察官,不就是去盯着他们的吗?

他们都能想象到这监察官必然会是陛下的亲信,即便是他们想要做什么动作,怕是也难。

可是刚才他们斩钉截铁的说要去创出一片天地。

“诸位皇儿们也放心。”老皇帝下了最后通牒,“监察官只监督你们是否将政务假手于人,并不参与你们的任何决策。”

如此,这事情盖棺定论,再反驳,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而且他们能说什么呢?

说自己不想要被人监督?说自己感觉收到了侮辱?

其实换个角度,他们也能想通了。

即便是他们现在被封王,去了封地,其实也会有类似于’监察官‘这样的角色。

帝王都怕藩王起异心,暗中放眼线,也是常规操作了。

至少这’监察官‘至少还是明面上的。

“若是没有疑义,便开始说后面的问题吧。”老皇帝点了人,“傅爱卿。”

傅正卿站出来,“陛下,这是臣与内阁大臣拟定的章程,请陛下过目。”

内阁首辅,也就是傅正卿,之前也和阁老们拟定了几个合适的地方。

其中富裕的,贫困的都有。

但仔细观察的话,才发现,富裕的州府,距离京城都很远。

而贫苦州府,却是离京城会进一些。

这......这选择,却是有些两难。

按照他们的本能,肯定是不愿意离京城太远的,可是太穷的州府,不是他们嫌弃,只是......

好吧,确实是有点儿嫌弃。

皇子们从小都是锦衣玉食,哪怕是以后的封地,他们也尽可能的想要富裕一些的地方,毕竟这代表着生活质量。

陛下也没给他们选择的机会,直接让他们抽签,可他们却发现签筒里少了一个。

老皇帝解释,“云澈除外,云澈先前自愿请旨想去贫苦州府,那北宜州府,就划分给云澈了。”

北宜靠北边,穷啊,前几年的经历过旱灾,好似已经十室九空了。

虽然当初组织了百姓返乡,但是大多都往肃北州府去了,然后向周边扩散。

这北宜,虽然就在肃北隔壁,但当初旱灾时在位的太守,监守自盗,卷着钱粮跑路了,后来又派了人去接手,那人做得也不错,现在可能会被调到其他地方去了。

这才过去一年多,怕是还没有彻底缓过劲,想要把这么一个州府发展起来,短时间内,无异于登天。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北宜的百姓都剩得不多了,即便是最基础的开荒种地,那也要有人才行啊。

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原因,八、九皇子,从前在北方边境的军营历练,那北宜再过去几百里,便是北方边境城池了。

而北宜,所在的地区,军备也属于八、九皇子的舅家管辖地区,有八、九皇子的势力压在上头,怕是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