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重生后我富可敌国(469)+番外

作者: 假酒喝了头疼 阅读记录

民间算是渐渐地有了风声。

百姓们从前不关心,但不代表他们没有脑子。

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被派出去做太守了,听说有好有坏,反正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而做得最好的,就是七王爷的北宜州府了。

不过,七王爷是佛子还俗,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所以,他们猜测,会不会是七王爷的胞弟。

这风声大概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居然有愈演愈烈的状态。

朝堂上也收到了风声,早朝上,就有大臣提起了这个问题。

这位大臣没有直接把晏承安拉出来说事情,只说了陛下可以考虑立太子的问题了。

但是却有其他的大臣,直接上奏陛下,可以请立晏承安为太子。

而且说得冠冕堂皇,说晏承安虽然是年纪最小的皇子,但这次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却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老皇帝哂笑一声,“朕还没有老眼昏花。”

民间的事情,他自然也有自己的眼线来给他汇报,如今有人将这件事情利用,把晏承安拉入了大众的视野里。

明显就是要把晏承安架在火上烤。

朝臣,皇子,都没有一个人是傻子的。

承安从前年纪小,他也刻意’宠‘了承安,那些人确实没怎么将承安放在心上。

这次,他让承安去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本就是有意将承安送入朝堂。

其他的皇子一般是十五岁才会送到朝堂上来历练一下,承安十三岁,不过只是提早了两年罢了。

算不得问题。

至于这些想要把承安架在火上烤的。

老皇帝只能说,让你们失望了,朕非但不会忌讳承安,还要顺势而为。

他看着底下的朝臣们的面容,轻嗤了一声。

“承安确实是聪慧,至于爱卿们提议将承安立为太子的事情,朕会着重考虑的。”

提出这个建议的,还有幕后操纵舆论的人,心底都是一沉。

没想到陛下真的动了这样的心思。

从前承安藏拙,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可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他既然有心让承安走入朝臣的视野,那承安就必然不可能再藏拙。

否则,真到了那一日,承安要如何让服众?

老皇帝刚发话,底下的朝臣就有些坐不住了,特别是跟其他皇子党有关系的。

如今,所有的皇子都被派出去了,远离京城,若真有什么变动,这些皇子都未必能赶回来。

甚至,陛下是否会让他们回来,都是一个问题。

“陛下,臣以为,十三皇子殿下年岁还小了一些,如今这只办成了土地兼并这一件政务,其中,还有陛下的辅助。”

瞧,他急了,他急了。

又有人继续跟着说,“臣以为,若是真的要立太子,是否将十三殿下也送出去历练三年?”

“陛下,臣觉得,十三殿下确实年幼,还需要时间去证明小殿下的能力。”

这说来说去,能攻坚承安的地方,也就只剩一个年纪了。

这土地兼并的问题,如果交给其他皇子去办,未必能给出承安这么完美的解决方式。

当然了,老皇帝心里也清楚,水至清则无鱼。

这次虽然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问题,但肯定还有世家通过别的操作,把土地’隐藏‘了,没让他们查到。

这也不急,再给他们几年的时间,看他们能浪得起多少水花。

再说,把这事情交给其他皇子的话,这些皇子背后也不缺世家,皇子想要世家的支持,未必敢得罪他们。

但是承安便是不同,背后顶多有一个战国公,而战国公底下的庄子,都是为了将士,根本毫无藏私。

老皇帝优哉游哉地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互相争吵揭短。

说实话,自此皇子们都被派出去了,朝堂上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还挺新鲜的。

老皇帝也不催促,也不发怒。

祁秋年那小子有时候给他送两封信过来,都是让他这个老人家保重身体,顺便再汇报一下铁矿和煤矿的开采情况。

铁矿先不说,所有的都记录在册,伍锦发回来的报告和祁秋年的报告几乎是相差无几的。

就说这煤矿。

他从前是真没想到,这煤矿还能有这么大的用处。

用来炼铁,能让铁器更坚固耐用,这种事情都不说了。

就说那蜂窝煤。

听说北方已经走入了百姓家,价格很便宜,比烧柴火还划算。

几乎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公里也已经用上蜂窝煤了。

在皇后的带领下,后宫的妃子们,围炉煮茶,这蜂窝煤比银丝炭耐烧,而且也没什么煤炭的味道,都开始用这蜂窝煤了。

就说他的御书房,批阅奏折的时候,旁边放一个小炉子,随时都能喝上热茶。

当然了,他作为皇帝,要热茶,自然是随时都有的。

只不过,如今是更方便了一些而已。

想到祁秋年,老皇帝嘴角都挂上了几分笑意。

祁秋年和晏云澈的事情,他反正是管不上了,不如成全。

再想想这次土地兼并的问题,老皇帝其实也注意到了其中可能有祁秋年的手笔。

不过这没关系。

祁秋年没有背景,和他儿子在一起了,支持他儿子的胞弟,完全属于情理之中。

所以,这解决土地兼并的功劳,还得分祁秋年一份。

又说边境军事演练的事情。

古往今来,可都没有国家搞过这样的事情。

兵不血刃,震慑周边小国,诶嘿,现在周边小国都在严防死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