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谋(111)+番外

作者: 美玉姐姐 阅读记录

顾玄奕抬眼看着她,道:“为何阻拦他?”

“皇上,事情尚未查清您就想放昭婕妤回宫,万一她真是罪人,那宫里的皇嗣岂不是都有危险?且那日宫人皆目睹昭婕妤毒害长公主,若非皇上不信早该治罪,皇上就算再宠姜氏也该适可而止。”淑贵妃下跪恳求情真意切。

顾玄奕阖上眼只觉得头疼。

“娘娘此话差矣。”

淑贵妃转身望去,看见来人双眼微眯:“郡夫人,你不是在养身子吗?”

第一百零二章 家里好

柳蕊儿行礼后缓缓道:“臣妾已经大好,特来向皇上请安。没想到就听见娘娘此言忍不住站出来说几句......宝慈殿的宫人看到的并非昭婕妤毒害长公主,而是长公主毒发身亡昭婕妤正巧在身侧。

嫔妾想问,若在那的不是昭婕妤而是一条狗,那也必然是狗下的毒是吗?”

“荒谬!”淑贵妃叱责出声。

“既然娘娘都觉得嫔妾说的荒谬,那就该想想自己说的话是否先后矛盾。昭婕妤固然有嫌疑,但毒药无法确认是她下的,

这件事就僵在此处,难道因此就永世不许昭婕妤回宫吗?五皇子和三公主难道就一辈子见不到生母吗?”

柳蕊儿咄咄逼人,看着淑贵妃的目光丝毫没有因为她的身份而退缩。

比之以往的温顺恭敬判若两人。

淑贵妃心下一凛,难道柳蕊儿发现她胎儿异常与自己有关?

不,莫大娘已经死了,不可能知道......

顾玄奕微微蹙眉:“蕊儿,注意对贵妃的言辞。”

柳蕊儿低下头:“臣妾失礼,但因为失了孩子所以对皇子公主有更多怜悯,才想为昭婕妤说句公道话。”

顾玄奕缓和了脸色道:“你也是慈母之心......朕觉得你说的颇有道理,即刻传旨让昭婕妤回宫。”

“是,皇上。”

淑贵妃面色一阵青一阵白。

德妃的人居然会为姜欢求情,真的见了鬼了!

......

宫里传来旨意在姜欢意料之内。

国寺待了两个月还真有些不舍,这里不用日日见到口蜜腹剑和勾心斗角真是舒心。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吃不上肉......导致现在姜欢看到后院跑过的野兔两眼都能发光。

姜欢想请太妃一同回宫,可太妃却说她不善伪装,见到淑贵妃必定没有好脸色恐怕会坏事。

回宫马车上,梦芸颇为不舍地掀开帘子遥遥看着远去的国寺。

“娘娘,咱们什么时候能再出宫啊?”

姜欢含笑看着她:“宫女到了二十五岁便能出宫嫁人,你若想早点走,本宫也能求皇后懿旨。”

梦芸回过身来脸上飞过红晕:“什么嫁不嫁的,奴婢不想出宫嫁人......”

“哦?”

姜欢揶揄道:“难道是因为宫里有喜欢的人?”

这下梦芸羞得更厉害了:“娘娘!您再说,回宫之前奴婢就不理您了~”

姜欢没打算放过她,若是错过那就是一辈子的事,就如同苏若初一般。

“是小全子吗?”

梦芸傻眼了:“您,您怎么......”

“本宫猜都不需要猜,有眼睛的人一瞧你看小全子娇羞模样就知道了,恐怕就你自己以为别人不知道。”

梦芸“啊”了一声,开始发愁:“那他......”

姜欢思索片刻:“本宫看不出小全子对你是否钟情,但回宫后本宫会问个清楚,若他也有意本宫会赐你们一段姻缘。或许他不能如正常男子待你,但他性子稳重踏实,你们还是能有美满的一生。”

梦芸没想到姜欢替她想到了这一层,平日里赏赐太多她已经很满足。

对于小全子她本来也觉得是个内侍不能给她一个家,但日复一日朝夕相处,他的善良、忠诚都刻在自己心里。

只是,不知道他心里是否也有她......

“娘娘,您问的时候委婉些......”梦芸声音细若蚊蝇。

姜欢掩唇而笑。

“本宫办事你放心,届时你就在屏风后听。”

......

永和殿还是老样子,听说顾玄奕特意吩咐打扫的干净些,又弄了好多鲜花过来摆着。

一进殿,姜欢怔住:“皇后娘娘?”

皇后坐在榻上,怀里抱着个胖娃娃跟年画似的,右手边站着的乳母怀里还抱着另一个乖乖巧巧的娃娃。

“你可算到了,这两孩子大早上就开始不停笑,想来是知道母妃要回宫了。”皇后笑呵呵的,气色看起来比先前好了不少,望着孩子们也是一脸慈爱。

姜欢接过璟儿,确实是被皇后养的很好,这小...胖胳膊胖腿的像洗干净的莲藕。

似乎是感觉到被母妃嫌弃,璟儿咿咿呀呀嚷开了。

瑾儿还是文文静静不爱动弹,只是默默看着姜欢,然后伸出一只小手够着她的脸,捏住。

姜欢眉眼弯弯。

外面再好哪有家里好?

“多谢皇后娘娘替臣妾照顾他们许久,不知道璟儿瑾儿有没有让娘娘忧心?”姜欢是真心感激。

当初把他们交给皇后,一是皇后曾失去过孩子对孩子更有怜悯之心,二是让两个孩子博得皇后喜欢,在宫中也多一重保障。

皇后显然很喜欢喂了两个月的小家伙,摇摇头道:“哪儿啊......不仅没让本宫烦心,倒添了不少乐趣,凤宁殿也多了很多笑声。”

“皇上驾到————”

她们纷纷迎上前行礼。

顾玄奕疾步上前亲自扶起皇后,接着再把姜欢扶起,但没放手。

“你瘦了些。”

男人如墨的眼眸在她脸上一寸寸扫过。

姜欢从容一笑:“国寺斋菜美味,可惜臣妾偏爱肉食,自然瘦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