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研大佬穿成七零团宠小作精(142)

作者: 蜀桃 阅读记录

“是吗?”温思思对苏从军道,“这要早知道,咱们就在镇上等等,和云云她们一起回来了。”

“没事儿,快回来了,先烤会儿火。”吴桂香给她们一人抓了一把瓜子。

两人也顺从地坐了下来,几人围着火炉开始磕着瓜子闲聊。

那边,苏清云一家三口刚刚接到从县里坐车过来的楚先明,看着手里提着东西,穿着一身中山装严肃板正的楚先明,苏爱民夫妻俩都不由自主地直了直腰杆。

“老师,这是我爹,我娘。”苏清云介绍道。

“楚老师,您好,您好。”苏爱民和秦英立马跟楚先明打招呼,一脸热情的笑容。

“你们好,我是楚先明。”楚先明努力勾了勾嘴角,尽量让自己显得和善一点。

第一次见到学生的父母,楚先明自然也想留下一个好印象,他常年都是自己一个人,除了和来借书还书的人说几句话,他已经丧失了和人基本的沟通交流的能力。

他脸不笑的时候就显得分外的严肃,看着有点唬人,苏爱民和秦英的态度更加热情和小心了,苏清云莫名觉得这个场面很像她犯了事儿被老师找上门家访的场面

她被自己这个想法逗笑了,连忙摇了摇头甩去这个想法,对三人道:“咱们快回去吧,家里还等着呢。”

“好好好。”苏爱民伸手就要去接楚先明手里的东西,“楚老师,我来拎吧。”

“没关系,我自己可以……”楚先明话还没有说完,手里的东西就被苏爱民不由分说地抢走了。

他看着手心,一时有点无措,苏家人太热情了,他有点受宠若惊。

“走吧,老师。”苏清云看出他的不自在,连忙道。

苏爱民是个非常自来熟的人,他只要想和某人搞好关系,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和人拉近距离,这次也不例外,他不过是三言两语就让楚先明浑身都放松了下来。

“那楚老师,我还想再问问您这个农村经济的问题,比如说……”苏爱民也不是随便胡诌一个话题,他是真的有话要说,有问题要说的,毕竟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大学教授啊,可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当然要学习学习。

楚先明虽然是个数学教授,但是对于其他各个领域的知识,他也知之甚祥,并且不厌其烦地给苏爱民解答问题,即使是一些很浅显的经济学问题。

他心里非常开心,没想到自己这个学生的家里人也是这么好学的人,他就喜欢好学的人。

两人一路走一路说,气氛非常融洽,看着倒像是一对好哥俩了,苏清云和她娘走在后面,看着两人认真的背影,相视一笑。

很快,几人就走到了洛水村,刚进院子,三人就听见屋里爆发出一阵笑声,苏爱民走进去,好奇道:“你们聊什么呢?这么高兴?”

“这不是在说从武吗?”李秀莲笑着道,“他在说他刚去厂里的时候闹的一些笑话,可逗趣儿了。”

苏从武一脸无奈,那叫逗趣儿吗?那纯纯就是他丢脸的事儿啊!

不过,能让家里人笑笑也不错了,苏从武想着这里,也笑了笑。

楚先明进屋,家里人的目光一下聚集到了他身上,这么多双眼睛楚先明瞬间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苏清云连忙介绍道:“奶,爷,大伯大伯母,二伯而伯母,大哥嫂子,三哥,这位是我的老师,楚先明老师。”

“你们好,我是楚先明。”他硬着头皮给大家打招呼。

苏家人愣了一下之后,争先恐后地站起身打招呼。

“楚老师你好,我是苏爱国。”

“我是苏爱党。”

……

一家人挨个做了个自我介绍,楚先明记忆力极好,瞬间就记下了一屋子人的名字。

张心兰小声嘀咕道:“我的天娘也,我这辈子还能见到大学生的老师,真是厉害了。”

李秀莲坐在她的身边,没有说话,但心里想的也差不多。

苏家人想着楚先明的身份,都有点紧张,这可是教大学生的老师,不会看不起她们吧?

“楚老师,您喝点水。”吴桂香亲自给楚先明倒了杯水。

“谢谢。”楚先明接过,连忙道谢。

苏清云看着一家人略带紧张的脸,有些无奈,她们家人现在就跟那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坐着乖乖地看着老师。

第九十二章 共度新年

看着苏家人脸上藏不住的表情,楚先明稍显紧张拘束的心情蓦地就松快下来了,能把心情都摆在脸上的人,都是纯粹的人,这样的人相处起来不会累,他也没必要放不开。

没有了这一层心里包袱之后,楚先明明显话多了起来,他跟苏家的几个男人聊起天来,他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历听得苏家人瞪大了眼,听得一愣一愣的。

苏清云看到这一幕,捂着嘴笑得开心。

已经是五点了,张心兰主厨,李秀莲和秦英帮忙打下手开始忙活起了年夜饭了,因为食材和调料什么的都是先前就准备好了的,所以她们动作很快,只看到张心兰手里的锅铲不停地挥舞,一盘盘还带着锅气的佳肴被端上了桌。

今天的菜色比之元旦的时候又更丰富了一些,鸡鸭鱼肉啥都有,已经是这个时代顶顶好的了,张心兰做饭的时候吴桂香都让人把门关紧了一点。

虽说今天是除夕,吃年夜饭,但是她们家这伙食太好了一点,这要是飘出去左邻右舍那鼻子灵得很,容易遭人眼红,虽然不会有啥事儿,最多说两句,但是吴桂香也不想听到那些酸溜溜的话。

眼瞧着菜都上齐了,温思思父母却还没到,李秀莲皱着眉道:“从军,你去村口看看,你岳父岳母她们怎么还没到?你去接一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