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研大佬穿成七零团宠小作精(196)

作者: 蜀桃 阅读记录

齐楚听得认真,一边听一边点头,直到苏清云停下话头,他才笑着道:“说得很好啊,考虑得比较难全面,你看你这不是很懂吗?还说自己一窍不通,可太谦虚了。”

考察组的人也有点惊喜,本以为齐组长招揽这个丫头进组就是为了做数据分析这一块的工作,没想到她对农学这方面也不是丝毫没有研究,那这加入他们的工作肯定更有优势了。

“我也就是随便说说。”苏清云有点不好意思,她看向秦有福,“我说的东西村里的大家都懂,甚至比我懂多了,他们才是最熟悉这片土地的人。”

齐楚点点头,赞同,说得没错,虽然他们是搞农业的,但没有人比农民更熟悉这片土地,毕竟,这里的每一粒土都浸润了他们的汗水。

他看向秦有福,“秦队长,这试验点要是开起来了,可是少不了你们的帮助啊。”

“当然,当然。”秦有福颇有些受宠若惊,“我们一定帮忙。”

这齐组长这话更是说得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秦有福想着试验点开展之后他们村能得到的好处,不禁露出了笑容。

苏家人也不懂啥试验点的,只是跟村里人一样,知道这是顶顶好的事儿。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考察组一行人就要走了,他们还得赶去下一个村子看看。

“好了,清云,苏大哥,秦队长,你们就别送了。”齐楚笑得意味深长,“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秦有福大喜,“一定,一定。”

送走了考察组后,秦有福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看向苏清云,满眼感激,“清云,你今天可是帮了叔大忙了。”他知道,要是没有苏清云在中间说话,说不定考察组的人不会这么明显的表示对他们村的中意。

苏清云功不可没。

苏清云倒是没觉得自己发挥了什么作用,“您别这么说,有福叔,也是我们村子占优势,否则人家凭什么选择我们。”

一个麦种试验点的选择可跟一个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没关系,都是看具体条件的。

“这话说得也没错。”秦有福点点头,“行了,快回去吧,你也累了。”

“好。”

考察组中意洛水村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就又放出去了,还有齐楚邀请苏清云加入他们工作的事儿也被洛水村的人知晓了,村民们除了感叹苏清云的能干之外也没想太多,但是有一群人心思又开始活泛了。

那就是洛水村的那群知识青年,这群人暗自在心里琢磨,既然苏清云都能去帮忙,那他们怎么就不能呢?

那个试验点成立的话肯定事需要村里人帮忙的,但是现在村里有知识文化的人都去学校当老师了,整个村里就只剩他们这群知识青年有知识文化能帮得上忙了。

一群人想到这里都有些兴奋,然而他们完全没考虑到的是,考察组的人需要的不是有知识文化的人帮忙,这种人他们多得是,他们需要的是真正土生土长,了解这片土地的人。

而他们这群知识青年,甚至连麦种几月播种都不大了解,又怎么可能被考察组选中?

第一百二十五章 前路迷茫

不管他们心里怎么琢磨打算,在试验点确定设立的消息下来之前,都是白费心思。

当然,有的人坐着这种梦,有的人却看得很明白,经过上次的老师事件之后,宋砚几人是彻底看清了上面的意图,只要他们还是知识青年一天,就一天发挥不到自己应有的作用,他们就如同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宋砚第一次迷茫,他们这群人上山下乡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前路又到底在哪里呢?他看不清楚。

“怎么了?看着闷闷不乐的样子?”

宋砚被身后的声音惊了一下,才恍然回神,回过头,看见是苏清云,她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筐。

“没怎么?你这是去哪儿?”宋砚笑着问道。

“我去找夏秋,一起上山捡蘑菇去。”苏清云盯着他,“怎么了?心情不好?”

因着之前的接触,她跟宋砚的关系还算不错,刚看见他站在这田间脸色一片落寞,不由地多问了两句。

宋砚动了动嘴唇,本不想说什么,但对上苏清云的眼神之后,莫名有了一种倾诉的欲望,他思索了一下说道:“清云,你觉得我们这代人的出路在哪里?”

他的语气惆怅低落,还带着一丝迷茫。

苏清云讶然,然后失笑,“你怎么早就在思考这么严肃的问题了?”

她看了看四周,也不管干不干净,直接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前两日翻了地,今天就得让土地再醒醒,后面就可以忙活播种的事儿了。

“来,坐。”苏清云招呼他道。

宋砚抿抿唇,依言坐在她旁边,初春的早上带着凉意,也送来了空气中清新的味道,花香,初升的嫩芽的气息,还有泥土被翻过之后的特殊的气息,是独属于这片天地的气息。

苏清云看着远方,轻声问:“宋砚,你问这种问题,是觉得我们这代人生在了一个不好的年代吗?”

宋砚沉默了一下,苦笑一声道:“书里面说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命运吧?”

社会的发展,制度的变革,大国之下影响的小人物的命运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这一切的风浪,他们无力反抗,只得承受。

苏清云听出他语气里的苦涩,叹息一声,“时代的洪流下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实在是太少了,书里说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是也说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志坚,不坠青云之志,我们如果不能改变世界,那就做到不让世界改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