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大佬穿成七零团宠小作精(245)
楚先明放下笔,问她:“怎么样?什么时候去京城?”
他不是问苏清云复赛结果,而是直接问她去京城的时间,足以表明他对苏清云的信心。
苏清云笑,“老师就这么相信我?”
楚先明语气淡淡,“不过是一个小比赛,你能有什么问题?”
她和季越捣鼓出来的那个收录机他知道,他不认为这种作品还过不了这么一个比赛的复赛。
“一个半月之后去。”苏清云歪着脑袋想了想道,“不过,我们需要重新提交决赛的作品。”
“有想法了吗?”
“暂时还没有。”苏清云诚实地摇了摇头,“或者说是,想法很多,但都实现不了。”
她脑海中诸多设想以现在的条件都难以实现,虽然第一次他们可以去省城研究所完成作品,但这次苏清云却并不打算再去麻烦那边。
她还得好好考虑考虑。
楚先明自然是知道她的难处的,做实验研究和数学研究不一样,研究数学或许你有一支笔一张纸就行,但做发明创造需要很多设备技术的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他沉吟一下说道:“我记得你上次说过现在在帮着你们村里的麦种试验点工作。”
“对。”苏清云点点头。
“那你有没有想过从这方面入手呢?”楚先明道,“或许,你现在并不需要把目光放得那么远,看看脚下的东西说不定有其他意外的发现。”
“脚下的东西?”苏清云怔怔地重复了一遍。
“我也是随便说说,最终还是得你和季越两人共同商议,你也可以先问问他的想法。”楚先明语气轻松。
“好,我知道了。”
“那就开始上课吧。”楚先明点到为止,“把上次布置的作业给我看看。”
苏清云递上作业给楚先明查看,师生俩开始在着空旷的图书馆里上起了课。
一直到苏清云要离开的时候,楚先明才想起问了一句陈哲宇的情况。
“陈师兄挺好的。”苏清云言简意赅说了一句。
“那就好。”楚先明面色松了松。
他的学生里面,除了清云陈哲宇是最有天分的一个,但是心性不坚定,需要有人推着他走,所以这次苏清云去省城他才会特地让她带笔记给他。
他楚先明即使不再是老师,他也想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学术钻研的路上能够越走越远。
第一百五十五章 近在咫尺
回去的路上,苏清云一直在思索老师所说的“脚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知不觉走到了家门口,看着敞开的院门,她想了想,继续往前走去。
她一直走到了村里的试验田,她蹲在田垄上,目光飘出去。
田里,那几个农大的学生和几个专家正在播种培育出来的优质麦种,风中送来清新的泥土气息,带着春日阳光晒过的味道。
她微微蹙起眉,开始思索什么东西是所谓的“近在咫尺的脚下的东西”,田里的几人不停地弯腰播下麦种,然后又直起身来,这一起一弯,十分费腰,隔一阵几人便要锤两下自己腰部缓解酸麻感。
现在的播种远不是后世那种机械化播种,基本上还是靠人力、牲畜来进行播种,有一种农用播种器具,叫做耧,这种东西通常都是牲畜在前面牵引,人力在后面摇耧。
这摇耧可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是种庄稼的老把式摇耧,老把式站在后面,全靠双手摇耧,播种量的多少就凭两只手的感觉,有经验的老把式往往非常的精准,不会出现麦种不够或者剩下的现象。
但是现在一个村里先不说这种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有多少,但是牲畜都没有几头,整个洛水村都只有大队上养着的几头牛,整个村的田地又多,根本供不应求,所以大部分还是人力播种。
想着这些,苏清云眼睛突然亮了亮,她能不能做出一个能够省时省力的机械化播种农具呢?
瞬间,她的脑海里冒出了后世不少机械化播种机的样式,然后又很快否定,那些大型机器根本不是她这小打小闹能做出来的东西,她只能想一想,能不能做出什么小巧轻便单人使用的播种机来。
苏清云就蹲在田垄上思考起这个问题,她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些样式,然后又一一推翻重新构思,不知不觉,想入了神。
在地里劳作的村民们很快注意到了她。
“那不是苏家那闺女吗?她蹲在那儿干啥?咋还一动不动的?”
“她不是在村里的试验点帮忙吗?说不定就是在工作啥的?”
“诶,你们听说了吗?那丫头最近又参加了个啥比赛,后面还要去京城呢。”
“那咋能不知道,就吴桂香那嘴,她家清云有点啥事儿恨不得挨家挨户地通知个遍。”
“但是该说不说,我家要是有清云这种孩子,别说村里的人家了,就连村里的狗我都通知到位,那可是去京城呢,咱这村里有人去过京城吗?”
“嘿,那苏清云她娘秦老师不就是京城来的吗?”
“这就叫那啥,有其母必有其女。”
“哈哈哈哈哈!谁说不是呢。”
田间劳作辛苦,大家随便聊聊天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要说到各家各户的小孩儿,那苏清云无疑是众人讨论最多的中心人物。
大家已经从最开始的羡慕嫉妒到现在的麻木,这种孩子哪儿是随随便便就能有的,那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看那天上的神仙那么多,文曲星还不是只有一个。
大家不奢望自家孩子跟苏清云一样出息,但是能有个几分之一或者皮毛也是好的,这就导致洛水村小学好多学生家长都点名想把孩子送到秦英的班上去,这秦老师既然能够教育出苏清云这种孩子,那么想必教育自己孩子也能好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