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大佬穿成七零团宠小作精(582)
那么还有谁会对苏清云下手?章怀之百思不得其解,苏清云是个农村长大的姑娘,应该不会和人结仇,而且能在他们华清动手脚的人,一定是有一定能力和本事的人。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必须都查个水落石出,而且要禀报上面,提高警惕。
“能够替换名单的人,一定是能够近距离接触名单的人,小赵,你仔细回忆一下,除了你,还有谁接触过这些名单?”小魏想了想问道。
其他人怀疑的视线从小赵身边几个干事身上一一掠过,几个干事都控制不住抖了抖,七嘴八舌道。
“不是我,我没碰过那些名单。”
“我也没有,我完全不知情。”
小赵拧眉,仔细思索。
“应该没有,这些名单都是我一个人经手的,别人都没有接触过,在发到个院系的前一天晚上,我还仔细检查过,确定没有错处,才把名单放进柜子里面的。”
说到这里,他神色有点懊悔,“也怪我,第二天下发名单之前就应该好好检查一下,不然的话,也不会出这样的事情了。”
“不怪你,你已经够仔细了。”老杨沉着脸道,谁能想到检查过好几遍的名单会在下发之前被人篡改了。
“也就是说,直到下发名单前一晚名单都是正确的,那替换名单应该就是在小赵离开办公室之后到第二天你们上班之前的时间。”
小赵眉头皱得更深,“可我是那天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也是第二天第一个到的。”这中间难道有人进去过?
“那会不会是有人在你走后回来过?”杨主任想了想,“可办公室的钥匙只有我和小赵有,其他人也进不来啊。”
“杨主任,还有一个人有办公室的钥匙。”旁边站着的一个干事冷不丁道。
“谁?”
“小姜。”
“你是说姜明?”杨主任一愣,“他怎么会有?”
“小姜是今年新来的,他还没有熟悉我们招生处的事宜,所以一般都是我们在外面跑,办事,他留守办公室比较多,久而久之,就给他也配了一把钥匙,这件事情,我们给您说过。”
杨主任头疼地按了按眉心,“我都忘了这事儿了。”
“他人呢?怎么没来?”姜明这人存在感一向不高,杨主任刚才都没注意他人不在。
“他住家里,不住学校宿舍的,所以没来。”干事一五一十地说道。
其他人瞬间振奋了精神,不在学校住,还有办公室的钥匙,这个小姜很有嫌疑啊!
第四百章 笔迹鉴定
“姜明住在哪里?现在能不能找来?”杨主任问手底下干事。
干事摇了摇头,“姜明家比较远,在城西那边,具体地址我也不是很清楚,得去看他的资料才知道。”
“城西那边?那他为什么不住学校?每天这么奔波跑来跑去。”
“好像是因为他母亲生病了,他家条件不怎么好,父亲去世了,只有他和他母亲两个人了,他必须得回去照顾。”
“这样说起来,他倒也是个可怜人。”杨主任叹了口气。
张思达却说了句,“但就是这样的可怜人才更有动机做这种事情。”
如果真的是姜明,那么他们想不到他会对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苏清云动手的原因,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他也不过是被别人利用的,指使这件事的另有其人。
一个独身照顾病重母亲、家庭条件也不好的人,只要心思浮动,当然是最好被收买和利用的。
章怀之看了看时间,晚上九点了,时间不早,的确不好把那个姜明找来。
“这样,老张,你去把文学院的陈院长找来,小赵,你回你们办公室,把有姜明自己的书本找来,尽量多拿一些。”
大家愣了愣之后,明白了章怀之的用意,能模仿出这么像的笔迹,姜明显然是有很深的书法功底的,而文学院的陈院长可是国学大师,尤其擅长书法,把他找来,只要仔细对照姜明和那份录取名单上的笔迹,应该就能看出来是否是同一个人所写。
因为一个人的笔迹再怎么改变,都会有蛛丝马迹浮现出来,后世的许多痕迹专家就可以靠笔迹、脚印等许多微小的细节鉴定存疑的人或事。
“明白。”
“我马上去!”
这已经不知道是今晚他们奔走的第几次了,但随着层层深入,抽丝剥茧,他们好像越发接近事情的真相了。
很快,文学院的陈院长匆匆赶来,可怜这位头发都已经花白的老人,到的时候都是迷迷瞪瞪的,不过听完了事情的经过之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人也清醒了。
小郑已经拿来了姜明平时书写过的书本,上面有许多他本人的笔迹。
“给我看看。”
小郑连忙把书本和录取名单都递给了陈院长,陈院长接过之后,戴上了自己的老花镜,在灯光下仔细查看两份笔迹之间的差别。
其他人不敢打扰他,大气都不敢出,心情却焦急地等待着。
陈院长一脸认真地比对了许久,才一脸凝重道:“这两份笔迹的确是出自一个人之手。”
“确定吗?”章怀之问道。
“确定。”陈院长笑了笑,笃定地说道,“我泡在墨水里,钻研了一辈子的书法,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写字的这人应该是有多年书法底蕴的,所以才可以轻松地模仿别人的字,但越是这样,就越会在字里面带上自己固有的习惯,这种习惯,他自己是察觉不到的。”
姜明模仿小郑的笔迹,就如同当初苏清云模仿林见风的笔迹写欠条一样,虽然相似,却经不起仔细推敲,当初苏清云之所以成竹在胸,无非是洛水村的村民们都没有那么深的眼力能看出来区别,可在这位陈院长的面前,这些细小的区别就无所遁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