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最强硬汉宠不停(648)
暂时,就这么安排吧。
几个小同志铺上崭新的被褥这才离开。
本就不大的客厅突然多了一张床,看起来比平时拥挤多了。
好在,客厅里家具不是很多。
陈建国深吸一口气。
他心里很清楚,以后的日子会很难。
但,难就难吧。
只要是困难,他们都会克服的。
陈建国道:“志东,你是男孩子,你以后就睡客厅这张床。
姐姐和妹妹睡书房那张床。”
眼下,就只能这么安排了。
往后的事情,往后再说。
田文君看了眼客厅,想了想说道:“过几天我进城的时候,去找木材厂,让那个用木头做个隔板出来。
咱们在客厅给志东隔间小房子出来。”
陈建国道:“那就辛苦媳妇了。”
田文君道:“好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事要一起商量哦。”
三个孩子还是高兴不起来。
田文君也能理解,她也会给他们时间的。
孩子们的东西还没拿回来,陈建国还得去一趟学校。
晚饭过后,陈建国和张庆东去了学校。
林文斌给他们打开门,他担心地问道:“三个孩子还好吗?”
陈建国道:“刚把他们从亲戚手里带回来,让他们在家里缓缓再来上学吧。”
林文斌自责道:“我那天就不该去后山背柴。”
陈建国道:“这不是你的错,你别自责了。
以后孩子们来上学,你在学校护着他们点就是了。”
林文斌点头,内心的自责只有他自己知道。
李文慧之前住的房间门打开的时候,桌子上放着的面早就发霉发臭。
陈建国叹息一声,跟张庆东两人默契收拾东西。
最后,李文慧的衣服都烧了,书被陈建国捆绑好。
能带走的他都装好了,不能带走的都烧了。
至于那些家具,陈建国只搬走了李文慧的书柜,其他的放着没动。
这房子暂时没人住,等有人住了再说吧。
两人回来后,书柜放在了客厅的位置,陈建国打扫干净,将李文慧和冯大强两人的书一本本摆放整齐。
就当是留给孩子们的念想吧。
这天晚上,后半夜下了一场大雨。
淅淅沥沥的雨声落下来,像是催眠曲一样。
冯志东腿伤着,她现在又不能上班。
她抽空来了饭馆一趟,之前何大美那个朋友来上班了。
田文君知道,年底前,她怕是没希望来上班了。
她来给张桂兰打招呼,张桂兰能理解。
好在王大庆外出培训回来了,饭馆还有人撑着。
田文君知道张桂兰有心栽培她,但眼下对她来说,三个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她知道对不起张桂兰,但也没办法。
如果年后,饭馆还要她,她还会回来。
如果到时候招了别人,她也心安理得接受。
田文君回来的时候,给冯志东买了排骨还有麦乳精啥的。
三个孩子,现在需要补充营养。
她和陈建国商量过了,他们三个抚恤金一分不动,给他们存着。
陈建国这边,领养三个孩子的手续也办好了。
接下来,就是照顾他们长大成人。
办好这些之后,陈建国一个人来到了烈士陵园。
第558章 好死不如赖活着
陈建国心事重重,看着墓碑上两口子的照片,一颗心沉得没法言说。
他红着眼眶,蹲下来从包里掏出两颗水果糖。
他记得以前,冯大强每次出门回去时,都要给孩子们带糖。
因为他们都是从大饥荒年代过来的,一分钱两颗的水果糖,对富裕人家的孩子来说,可能是家常便饭。
可是对他们来自最底层的人来说,那也是可望不可求。
冯大强喜欢吃糖,但他从来都舍不得吃。
陈建国哽咽道:“老冯,我们把孩子带回来了,你放心吧。
我跟我媳妇会好好对他们的。
你们两口子真是的,我都不想说你们。
反正,回头记得去梦里陪陪孩子。
这次,他们也吃了不少苦。
以后我有空就来看你们两口子。”
秋风吹过,风声肆意,陈建国高大的背影,莫名看着悲凉。
他站了好一阵子,这才做了个深呼吸,转身离开。
田文君这边,去后院拔了两个萝卜,给三个孩子蒸了米饭,炖了萝卜排骨汤,给他们两口子蒸了玉米面窝窝头,炒了一盘白菜。
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家里多了三张嘴,她就得精打细算。
田文君饭做到一半,门口传来敲门声。
她打开门一看,是刘春华。
说起来,田文君已经有两年多没见刘春华了。
两年多没见,刘春华还是像以前一样,一点都没变。
刘春华手里拎着两个白色布袋子,还拎着三桶麦乳精。
田文君一脸喜悦。
“嫂子,你怎么来了?
我都两年多没见你了。”
刘春华笑道:“可不是嘛,我儿子考上大学之后,我就去市里学习了。
这不,这两天才刚回来。
现在啊,我调到县一中当语文老师了。”
田文君也高兴,刘春华是个文化人,这两年多没见,她倒是想打听她的消息,但也没地儿打听。
刘春华将手里的东西递过来,说道:“赶紧拿着,我给你们带了二十斤大米,还有这个布袋子里,全是你送给我的干菜。
我们老两口吃不完的。
周老头他一个人吃食堂,我平时在城里又回不来,以后只能周末回来,这么多这么好的菜放在家里,开春吃不完长虫就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