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最强硬汉宠不停(745)
有些人,有些事,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张庆东笑道:“媳妇,今晚上嫂子差点整了个满汉全席,等我回来后,我也给你整个。”
江晚心酸地抹掉眼泪,说道:“我不想吃满汉全席,我就想你。”
一句话,让张庆东红了眼眶。
江晚难过,后来没说几句电话就交给了何云他们。
张庆东打了半小时的电话,电话挂断从房间出来后,他看着天空飘下的鹅毛般大雪,心中酸涩。
大院的人,关系好的都逐渐离开了。
好像,他选择报考军校是对的。
操场上传来队里文艺汇演的声音,张庆东朝着操场的方向看了眼,转身朝着家里走去。
对,他要看书。
他一定要考上军校。
一定要离自己媳妇近一点儿。
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他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
张庆东回来后,就挑灯夜读。
这天晚上,江晚哭红了眼,她看到两个孩子睡梦中软乎乎的脸,就觉得跟做梦一样。
1984年了,时间过得还真是快。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啊,心里有盼头总是好的。
总有一天,他们一家四口,大手牵着小手,会去看祖国大好的山川河流,星辰大海,清晨的花香,傍晚的夕阳。
踏遍山河,人间值得……
第641章 想买套院子
除夕这天晚上,陈建国抱着田文君就没松开。
耳边是两个孩子跟冯雪琴他们玩闹的声音,快凌晨的时候,几个孩子才睡着。
窗外雪花纷飞,室内有情人耳鬓厮磨。
田文君一直都觉得下雪是无声的,但其实,雪落是有声音的。
那种神秘的安静中,带着浅浅大地的呼吸声。
这天晚上,陈建国觉得,是他这一年来最踏实的日子。
三天假期结束,陈建国就归队了。
田文君是初八就营业。
这几天,县城很多人都外出打工。
近两年,首都和海城发展很快,听说开出租车生意特好,县城很多人都外出去开出租车,还有很多人去了南方进厂打工。
县城好多房子都闲置下来。
初八这天,张桂兰早早就来店里了。
田文君道:“张姐,你家住的地方算是县城中心,你帮我一个忙呗。”
张桂兰道:“啥忙你说?”
“我想在省城买一套院子,你能帮我打听打听吗?”
张桂兰笑道:“你要买院子啊?
行啊,我帮你打听一下。”
“谢谢张姐。”
“没事儿,这又不是多大点儿事。”
田文君知道这事儿急不得,给张桂兰打听之后,田文君就在饭馆旁边租了一间小房子。
一年的房租是二十元。
这房子还不到二十平方米,用来开小卖部完全没问题。
她跟人签了三年的合同,一次性给了对方六十元,完了抽空自己打扫干净,里面重新收拾了一下。
白天空闲时间,她拿布尺量了长短,然后在纸上设计了两个货架,一个玻璃柜子。
她抽空拿去木材厂定制好,二月初,等田二虎知道的时候,田文君给他的小卖部已经开起来了。
里面还顺带卖报纸。
要知道,这年头卖报纸可真是个能再挣钱的生意。
田二虎就跟做梦一样。
小卖部开起来,这两口子白天就带着两个孩子在隔壁小卖部。
张美兰闲了就帮田文君喂喂鸡鸭,顺道打扫一下后院,一家人心往一处使,小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三月初,张桂兰给田文君的小院子也打听好了。
这家人是文化人,小院子里种满了牡丹花,他们不是本地人,年轻时候调来这边工作,现在年纪大了,几个孩子都去外地工作,他们现在决定回老家。
这院子也是个三合院,院门口还有一块地,这房子要了两千块。
这种房子,在县城算好的,而且离饭馆也不远。
张桂兰道:“妹子,两千块我觉得有点贵,不过那院子进去看着还行。”
田文君道:“张姐,你回去之后麻烦问一下他们,看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想去看看那套院子。”
“行,我今天晚上回去就帮你问。”
张桂兰回去问了下,田文君想去随时去就可以。
隔了一天,田文君就去看院子了。
院子门被推开时,迎面扑来的是牡丹的阵阵花香。
牡丹花旁边,还种满了紫丁香,花苞将开未开很好看。
可能,买房子也要凭感觉,需要眼缘的吧,她看着就是很好看,很舒服的样子。
老头和老太太看着很温和,到底是文化人,举手投足间是平静和儒雅。
老太太和老爷子也打量着田文君。
老太太道:“是你要买这座院子吗?”
田文君道:“是啊婶子,你们这院子可真干净。”
“先进来坐坐吧。”
田文君看了眼三面的房子,跟着老太太进屋,她来的时候拎了两斤点心,轻轻放在桌上。
老太太一看,微微一笑。
是个讲究人。
老太太笑道:“我们的情况,小张都跟你说了吧?”
田文君道:“阿姨,张姐跟我说过了。”
“那就好,我看你也是个讲究人。
说句实在话,这院子我们住了十几年了,多少是有感情的。
要不是孩子们看我们老了照顾不上,我们不会走的。
这院子里的丁香花和牡丹,是我老伴儿给我种下的。
唉,真想带走他们啊。
可是,带不走啊,就留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