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在眼下大敌当前之时,我以为,对任何背后搞鬼的人都不必手软。”这话也是说给他听的。
王士林笑了一下,“能问一下,永宁王在前线打得如何了?”他是在评估形式吗?
“眼下正是收复晋中最关键的时候。”
王士林自己找凳子大喇喇的坐了,“王妃手上有多少人?”
“一百五十士兵,几百伤兵。”
“能站起来的不到五十人。”小梁赶紧补充。
王士林考虑着,“王妃想靠这几个人守太原?”
“只需坚持三天!不,甚至用不着三天!”我殷切的期待着他。
“王妃要王某做什么?”
“你当了几年太原守?”我问。
“快九年了,马上要接受第三次考绩。”
“没有升迁?”我有点奇怪,太原这种重镇,这些年,经常面对入侵的突厥人。能当太原太守的,如果每三年一次的考绩合格,一般都有升迁。
王士林不语。
小梁说:“此地离晋中太近。”
我有些明白了。“以王大人的眼光来看,这次袭击太原的会不会是窦公?”
“他?”王士林轻蔑地笑了一下。
也是,我那个舅舅能有胆子出来打仗?我也有点怀疑,难道真是秦王人马?那他也未免太急不可耐了!但,不过就这些人,非此即彼。
“天很快就全黑了,那些人离太原不过二十里,眨眼即到。不管他们是谁,都不能让他们踏入太原城半步。以王大人看,这太原城,眼下可守得?”
“王妃说守得,就能守得。”他有些懒散的模样。
“王士林!”小梁插了进来,“这不是在与你说笑,我这里几百伤兵,你手下几千太原百姓眼下都是跑不出太原城的。”小梁不满地提高了嗓音。
“梁大夫大可自己逃走,现在走,还是来得及的。”
“你!”
“永宁王那里,一个医官的位置总是有的。”
我知道王士林这话,其实也是包括了我在内的,他总以为我们和太原百姓不是一条心。可以随时甩了他们跑掉。但我现在不想和他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要守,太原城的优势在哪里?”我问王士林。
“那么王妃是不打算向永宁王求援了?”他反问。
“不!”
“现在还来得及。”
“那么拿下晋中的事就来不及了。”
王士林若有所思的看着我。“看样子,王妃已经胸有成竹了。”
“不过两千人马,我不信太原几千民众还挡不住两千屑小的偷袭。”不管他合不合作,我都会咬牙撑住。我早已下了决心,现在把立场亮给他看。
“这些民众大多并无战斗力,王妃怎能指望这个。”他依然泼冷水。天已经够寒冷的了!
“但你曾用他们守了近二十天孤城。”
“百姓的心思……”王士林叹了一口气,“这回城外不是突厥人。”
我冷笑了,他终于说出来了,他从头至尾,都一直不肯信任永宁王和我。
☆、第97章 守城
他从头至尾,都一直不肯信任永宁王和我。
“百姓的心思不过是富足安康的生活,没有官府盘剥,没有富绅压诈。倒是王大人,你的心思……你希望这次来袭的是何人?你的老邻居窦公?还是英明神武的秦王?”我忍不住要刺他两句,我尊重他,但也希望他别太自以为是了。
王士林脸色灰暗,冷淡地说:“王妃说哪里去了,王某不过是个小小的番守,常年外放为官,与朝中诸位从无深交。”
“很好,你即然自认是地方父母,你就该好好为太原百姓想想。窦公我不说了,久为邻居,你应该非常了解他。至于秦王……”我笑,“你当了九年太原守,还能不知道秦王?他做过什么为民造福的事吗?或者说,曾在历次太原面对突厥抢掠时出手相援?若让我说,只给秦王四个字‘有名无实’!”
他看着眼前的炉火,神色渐渐肃然,“王妃这个‘有名无实’用得好。”
我看不出他是在赞同,还是在讽刺我。
“那你现在可以说说太原城防守的优势所在了吧?”
“城高壕深。”
“城多高?壕多深?”
“城高三丈,壕嘛,现在结了着厚冰,上面都可以走人了。若不结冰就是一丈深。”
我开始计算:“三丈就是九米,太原城墙垂直,一般用梯攀爬,尺半为一档,只需二十步就能到顶……”
“若在守城,不可能让对方顺利的使用云梯。”王士林微哂。
“我们人太少,太原城周长多少?”
“一十二里。”
“一万八千尺,以三百人计,平均每人要守六十尺。”我算得飞快。小学时心算的底子。
两个男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我。
“这不行!到处都是架云梯的空档。”我继续说。
王士林有了些兴趣的样子,“莫非王妃有什么好计策不成?”王士林问。
“没有,所以找你来商量。”
王士林想了片刻,“现在城中,留下的多是老弱之人。若是王妃想要征调也是可以的,但……”
“要用巧计。”我说。
“是啊……”另两个也都陷入沉思。无论如何,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想要硬碰显然是不可行的。
四下里掌起灯来,雪下得更大了,只听得了院中一片扑簌扑簌的之声,不多时,地上的积雪就没过了腿肚。更糟的是:起风了!
斥侯也没什么更新的消息传来,那些人还是在缓慢的拼搭云梯和投石机。
我和王士林、小梁已经冒着大雪在城中跑了几个来回,护卫、守军,伤兵,市民……所有这些能调动的青壮年全被我们招集在一起。我算了又算,这些人全部加起来也没到三百人! 城中还有几千妇孺,他们,也是有生力量,王士林在我的要求下,继续去把这些人召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