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吕相的亲随,十之八九知道一些自己和那皇帝交往的事情,他有意结纳也不过是为以后自己的发展,随手烧香的意思。
不过看他今日脸色,倒还是为小文担心的意思,小文也明白事情也还有圆转的余地。“怎么了?”她转过脸,直接问一旁一直面露尴尬的姚慎之。
“是吕相今日一大早叫了我去,”姚慎之脸又涨得通红,眼神慌乱地在地下乱扫,就是不敢看小文,“我……我……和钟大人一起去的……”
小文心中立时明白,心中似有一酸,但很快又平复如初。她安慰说:“没关系,我原说若有人查到,你直说就是。”
又对那姓李的亲随说:“那我们不耽搁,这就走吧。”
枢密院正堂,以前小文来过,那还是去年的事了,当时为了抓一个金人的细作,小文布了一个饵,那时曾来此地找吕相商量。今天再来,却是一切老样子,不同的是,小文觉得吕相老了!
吕相此时正站在窗边发呆,去年半白的头发,今年几乎全白,意气也显消沉。
小文叫了声:“吕相!”
吕相回头,见是小文,并没有特别的表情,只示意另两个跟来的人退下。姓李的亲随立即退了出去。姚慎之却还在迟疑。
“你也退下吧!”吕相说。
姚慎之去看小文,小文用眼神要他快走。
“姚司直有话以后再说。”吕相不耐烦的挥挥走,作出赶人的动作。
姚慎之终于不敢违拗,退了出去。
“他升司直了?”小文问,她倒能显得自在。还很好奇别人的事。
“他久盼升迁,我看他还算能吏,也就准他升了。”吕相轻描淡写。
“他早该升了,只是他一直吃亏在小吏出身,不是科举出来的。从吏到官,总是有那一条鸿沟把人划成两等。”
“你还为他说话!”
小文一笑,“我说得是实情。”
“你呀!”吕相转到椅子那边,自己坐了,让小文就那么站着。“你那案子查得如何?”吕相此次完全不苟言笑。
“有眉目!”
吕相沉吟片刻,“今日一早,钟大人就带了姚慎之来找我,说起柴苏的案子。听说你曾去看过柴苏。”
“是”
“你和柴苏有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只在城外流民大营见过一次。”
“钟大人说,他本待提你审问,但他查过保你的牙行,因看到我是你的保人,所以他不敢自做主张,特地来问我该如何处置。”
“他没有解释柴先生到底是怎样被救出狱吗?”
“这我早已知道了,”吕相苦笑,“钟鼐这人,别处都好,就是在妇人的事上总过不去。他在这上面栽跟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没了正妻后没人管他,更是放肆。但,他归他,现在问的是你。你可真卷入此事?”
小文点点头。
吕相大大出了口气,正色道:“此时柴苏人在何处?”
“钟府!”
吕相只略一愣,继而放声大笑。“果然!”
等吕相笑够了,“柴先生其实什么也没做,对吧?”小文说。
“他?做得还少吗?此人以收弟子为名,招集了几百人,在天子脚下聚啸纵横,一边行医送药,市买人心。另一面,这些弟子又练武学兵,诡行当世。现在看起来是没做什么事,只怕日后此人养痈成患,导致祸生肘腋。便是这次为救他,他的弟子就在城外鼓动饥民暴乱,当天把钟大人调出城外,以为城内策应!这样的人如何能不办!”
“‘政以礼成,民是以息。’祸不祸的,还看当朝政事。若是清明世界,哪用怕人聚啸。”
“你这是在指责老夫吗?”
小文不语,静静地站着,眼中平静如水,一派淡然。
一时大堂里一片沉默。
很长时间,“起风了!”吕相突然说。
小文顺着他的眼光看去,门边的幕帘纹丝不动。
“没有风!”小文说。
“刮了风才会下雨,”吕相叹息,声音里夹杂着无限的失意与怅然,“真不知此次大旱何是能是个头。”
“近几日,天天傍晚晚霞满天,民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怕是一时半会儿不会有雨。”小文全无附和之意。
吕相长叹一声,“你应该明白,我说的其实不是天气。我知道,此次大旱,人人议论是我吕颐浩处置不当。连我的私行小节近日也常常也被人提出来垢病,这已是朝野上下近日的主要话题了。昨日,连黄龟年大人也对我说我该抽身退步了。”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救灾是朝廷该当的责任,行的好,未必会有人赞扬;行的不好,自然会被百姓垢病。可私行,却未必是小节。吕相可知近日临安人口买卖很是猖獗”小文乘机进言。
吕相先是茫然,好一会儿,才不快的说:“这与你那个案子或柴苏有关吗?沐文之!我一向重你比一般女子多些见识,对你格外青眼。不然,以你比我孙女大不了几岁的年纪,何以能在枢密院大堂登堂入室!虽如此,难道你以为连你也能谈论我的私行么?”
“此事和那个案子及柴先生都有关系,与钟、任两位大人有关系,与吕相您也有关系。”
小文坚持。她知道,既然已到了如此地步,该说的话一定要说。胆怯什么的,对她沐文之来说都不在考虑之例。不然柴先生危矣,钟纭也逃不掉,自己倒还还在其次。
吕相一下子默然无语。
“您可知道钟大人家中有以梨花阁为名的藏娇之地?”
“知道。”
小文点头,“也许您参加钟家宴饮之时,她们还曾出来侑酒唱曲儿。这在您看来是理所当然。可您是否想过以目前的形式,北方还在与金争战,国库空虚,军饷赏银尚且不继,此回赈灾都还缺银半数,连官员薪饷都常领半薪。以钟大人的实力,象钟家这样又起大宅又买人口的,是哪里来的钱财。您的确是一掷千金收了三儒人,在您不过是一起风流韵事。可如今官员效法吕相您,追蝶逐浪者甚众,已成风气,人人如此,且所购女子早已不止一人,他们又哪来如许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