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重生:宫斗就要当太后(186)
等方太医走了之后,就听她道:“陛下,皇后娘娘和张宝林都禁了足。为显公平,阿荧是不是也先禁足几日?”
陆昭霖在她脑门儿上敲了一下:“禁什么足?哪有你什么事?”
他都这么说了,江诗荧也不再坚持。
才过了两天,宫外的调查结果就出来了。
甘泉宫前殿,陆昭霖高坐上首,听着姚兴德禀报。
“启禀陛下,经过武德司那边儿的调查,这枚簪子是在鸿运楼里定制的。据鸿运楼里的掌柜交代,正月初七的时候,有一个高高瘦瘦的姑娘,拿了一整支色泽鲜亮的红珊瑚,还有一枚红珊瑚海棠簪子,到了他们楼里,让他们雕枚一模一样的簪子出来。
正月十六,这簪子被那位姑娘取走。
因着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他记不得那姑娘的具体面目。只记得她眼睛很大,脸盘瘦削,谈吐气度看起来很不一般。”
陆昭霖听着这描述,高瘦的个子,瘦削脸,大眼睛,每一条都能跟画扇对上。
再说谈吐气质,画扇自小跟在皇后身边,又在宫里当了这么多年的大宫女,举手投足间,自然和民间女子有所不同。便是小官之家的姑娘,怕是也不及她。
但是,不知为何,他心中还是觉得有两分不对。
姚兴德又道:“鸿运楼的掌柜说,那姑娘去取簪子的时候,落了一枚耳珰在铺子里。”
说着话,他将那枚耳珰放在了陆昭霖面前的御案上,然后,就听他继续道:“这耳珰上也有宫里的印记。”
陆昭霖拿起那枚耳珰,凑近了细看,果然发现了那印记。
姚兴德还在说着耳珰的事:“武德司查了记档,发现这东西是去年春日里匠造司所制,奉到了凤仪宫。
奴才命人去凤仪宫问过,皇后娘娘说这耳珰被她赏给了画扇姑娘,但是腊月里,画扇姑娘就报了失。”
听到这里,陆昭霖冷哼一声。
此时,又听姚兴德道:“奴才查了宫门处的记档,正月初七、正月十六这两日,画扇姑娘都曾出过宫。问到时,她只说是替皇后娘娘往尚书令府上送东西。”
若只有产婆和拂柳的供词,还能说她二人是被人收买或拿捏了,故意陷害。
鸿运楼掌柜的话,也可以说是有人故意寻了个与画扇外貌相似的姑娘,去下了这个定制的单子。
但是再加上这枚耳珰,还有这出入宫禁的记录,桩桩件件,几乎可以钉死了画扇。
陆昭霖问:“画扇还是不肯认?”
姚兴德道:“所有刑都过了一遍,画扇仍然不认。”
陆昭霖将拿在手里的耳珰随意一扔,那耳珰在桌子上滚了两圈,将将就要滚落到地上时,停在了桌沿上。
就听他道:“人证物证皆在,她认不认也无关紧要了。赐死吧。还有张宝林,也赐死。”
说到这儿,他又顿了顿,才继续道:“皇后御下不严,禁足一个月。将凤印暂交贵妃代掌,由贵妃和谨妃暂代宫务。”
到底,一切证据都只查到了画扇身上,并未牵连到皇后。
再加上,他心里总还是对此事抱了一分疑虑,是以给皇后留了些余地,只说是她御下不严。
姚兴德正要出门宣旨,又被他叫住:“等等,宫务交给贵妃和玉妃暂代。”
把谨妃换成玉妃,这是忽然想起那山楂栗子糕的事儿了。
凤仪宫里,皇后接到禁足的旨意后,缓缓起身,将圣旨交给画屏拿着。
“画扇认了?”皇后冷声问道。
姚兴德态度恭敬,挑不出一点儿毛病:“画扇姑娘并未认罪。”
皇后眉毛挑起,盯着他的眼睛:“那陛下为何认定了是她?”
姚兴德将宫内宫外的调查结果告诉了她。
听罢,皇后便知道,认不认的,没什么要紧的了。宫内宫外,一条条的证据都指向了画扇。哪里是她不认罪,就能躲过去的?
沉默半晌,皇后才问:“陛下,如何处置了她?”
“赐死。”
皇后点点头:“本宫知道了,你退下吧。”
说完,就转身向着内室走去。
姚兴德忙道:“娘娘,凤印——”
皇后脚步不停,口中说道:“画屏,你把凤印取来,交给姚公公。”
半刻钟后,等画屏步入内室时,就见内室里黑漆漆的,皇后独自沉默地坐在桌边儿上。
“娘娘怎么不让她们点上灯?”说着话,她取了火折子来,将内间的灯都点燃。
黑暗被烛光驱散,皇后眨了眨眼。
画屏似乎看见,有一丝水痕从她的面上划过。
她不敢深究,只问:“这次的事,真的是画扇做的吗?”
皇后叹了口气,道:“本宫也无法确定。”
画扇一向是个莽撞大胆的,这事儿,的确是她能做得出来的。
早知道,应该早早就让她出宫的。纵了她一次又一次,不成想,终有一次,让她直接就送了命。
画屏道:“陛下今日的旨意,是又迁怒了您。”
到了此刻,皇后竟还能笑得出来:“无妨,陛下不是第一日迁怒本宫了。到底,这件事停在了画扇那儿,牵连不到本宫身上。禁足上一个月,也就能被放出去了。”
画屏却笑不出来,眉间都是忧虑之色:“此事一出,珍美人的孩子,是再难谋算了。”
皇后摇摇头道:“此事不急。”
此前,就是她太着急了,才自己乱了阵脚。
她到底是皇后,是先帝圣旨钦定的王妃。她只需要稳住,就已经立在了不败之地。
现在想清楚这一点,还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