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重生:宫斗就要当太后(242)
“潍州?”陆昭霖的手指轻轻敲击在桌案表面,片刻之后,他手指一停,问道:“朕记得,尚书令的夫人,出身潍州邓氏?”
蔺由道:“的确如此。”
潍州邓氏,正是当今皇后的母族。
陆昭霖问:“你的意思是,这次的流言,背后是皇后娘家?”
蔺由却摇了摇头:“臣以为,若当真是皇后娘家所为,不该派一个有潍州口音的婆子去办这事。”
尚书令老谋深算,不会暴露出这么简单的破绽。
他又道:“而且,领头的那个小乞儿说,他曾偷偷跟在那个妇人身后,见她上了量没有徽记的马车,马车驶入了康宜坊之后,他便不敢再跟了。”
康宜坊是高门府邸聚集之处,小乞儿不敢跟进去很正常。
这一条线索,只能证明那个妇人,的确与这京城里的高门府邸脱不了干系。
陆昭霖沉思半晌后方道:“继续暗中调查。”
“臣遵旨。”
···
日子一日冷似一日,进了十月后,后妃们已经齐齐换上了冬衣。
十月初十这日,众人在明秀阁请安。
皇后道:“陛下的意思是,十月底,就从园子里回京。诸位妹妹们,记得提前让宫人们打理好东西,做好准备。”
众妃嫔齐齐应是。
李嫔嘟囔道:“十月底回宫,估摸着过不多久就该下今年的第一场雪了。”
“可不么?”宁贵嫔抿了一口茶:“我记得往年里,谨妃姐姐都要亲手做桂花茶的,今年只怕是要错过花期了。”
谨妃笑了笑:“这倒是无妨。园子里也有几棵桂花树,我已经采好了新鲜的桂花,再过一两日就要风干完了。”
宁贵嫔笑了笑:“如此甚好。”
第183章 挑拨
等请安散去,珍充容回到溶春阁里。
一进门,冯嬷嬷就抱着七皇子迎上来:“参见娘娘。”
“免了。”说着话,珍充容从她怀里接过七皇子,逗弄了一会儿。
冯嬷嬷站在边儿上,面带微笑。
忽然,就听珍充容问:“嬷嬷,我听说说,谨妃娘娘每年都要亲手做桂花茶。”
冯嬷嬷先是一愣,回忆了一下子才道:“似乎确有此事。”
珍充容道:“我想请嬷嬷暗中着人打听一下,去年,谨妃娘娘做桂花茶的日子,是不是也是十月初。”
冯嬷嬷不明白她为何要打听这个,却还是应了下来。
这事儿不难查,当天晚上,珍充容就收到了肯定的答复。
她找了个借口将冯嬷嬷打发了出去,室内就只剩下她和长夏两个人。
灯光下,珍充容的脸晦暗不明,声音阴恻恻的:“好个谨妃,我还真当她是个无欲无求的呢,果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长夏现在还没明白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问道:“娘娘在说什么?谨妃怎么了?奴婢怎么一头雾水。”
珍充容看了她一眼,道:“去年十月,我在御花园里受惊的事,背后之人十有八九是谨妃。”
“什么?”长夏捂住嘴,有些难以置信。
珍充容没有详细跟她解释什么,只道:“且走着瞧吧,这笔账,本宫迟早要找她算一算。”
十月十六,在瀛台殿里举办了八皇子的满月宴。
此时平安已经满了两个月,但是比之七皇子满月时,看起来还是有些身量偏小。
江诗荧只抱着平安露了个面儿,就让万嬷嬷把他抱回了湘影居。
满月宴之后,万嬷嬷本是要回到太后身边儿的。
江诗荧着实不舍,先问了万嬷嬷的意思,然后亲自求了圣母皇太后,将万嬷嬷留在了自己身边,专门照看八皇子。
这一晚,陆昭霖自然是宿在湘影居里。
八个多月不曾沾过她的身子,今儿这么猛得金风玉露一相逢,不说胜却人间无数,至少是胜却了后宫三千的。
陆昭霖有些欲罢不能,一晚上叫了三次水。
从浴桶里出来的时候,江诗荧腿都是软的。被他殷勤地亲自擦干了身子,又抱回了床上。
两人头挨着头,说着悄悄话。
忽然,江诗荧猛得坐起来。
“怎么了?”陆昭霖诧异地看向他。
江诗荧不说话,拉开了床头的一架小抽屉,从里面拿出了什么东西,塞入了陆昭霖的手掌中。
陆昭霖抬手一看,原来是一个圆形的香囊。
以蓝色绸布为底,上头用更深的同色系丝线绣了竹叶的纹路。从针脚来看,绣这枚香囊的人,八成于女红上不怎么娴熟。
只不过,这一句,最好还是不要说出来,免得佳人恼羞成怒。
他挑了挑眉,问道:“不是说了要补给朕一个荷包吗,怎么做了个香囊?”
江诗荧面带飞霞:“阿荧绣的荷包,只怕陛下戴不出去。”
对自己的手艺,她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然后,又听她道:“香囊却不同,陛下挂在中衣上也是使得的。”
如此,与他贴身相伴,却不会被外人所见。
陆昭霖低声笑了笑,道:“那这香囊里,得给朕放上与阿荧房中一样的香料才成。如此,朕把这香囊挂在身上,就如同将阿荧带在了身边。”
江诗荧瞟了他一眼,也不唤人进来,自己下了床,踩了鞋子,走到妆台前。
然后,微微弯腰,拉开了从上往下的第三层抽屉,从里头拿了个小匣子出来放在桌上。
陆昭霖坐在床上,正看着她的动作,就见她转过身来,冲他伸出了手:“陛下还不把香囊给我。”
陆昭霖也不穿鞋,光着脚走到她身侧,把香囊递给她。同时,探过头去看桌上匣子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