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重生:宫斗就要当太后(364)

作者: 猫猫特别甜 阅读记录

且说此时的大晋民间。

靖王当日在朝堂上的一番话,不知何故被人传了出去。

百姓们原本只知道继后膝下有个八皇子,这个八皇子被立为了太子。

至于这太子是圆是扁,性情如何,他们是一概不知的。

等靖王的话被传出来,才有人恍然想起:“原来陛下新封太子就是那位小殿下!”

当初,为了陛下和宸妃娘娘给的粮食,他们才说了好话,祝那位小殿下健康长寿。

难不成,这话竟当真被老天爷听在耳中了不成?

这么说起来,这位太子殿下,和他们这些平头百姓,还颇有些渊源哩!

就这样,大晋百姓心中,对太子生出了三分亲近三分好感。

这事儿,没过多久就传进了江诗荧的耳中。

秋雨一脸喜色:“咱们殿下才刚登上储位,就被百姓们如此拥立,这可是大好事!”

江诗荧却眉头紧蹙:“如今父壮子弱、父慈子孝,百姓拥戴太子自然是好事。但若是有朝一日——”

若有朝一日,陛下老去,而平安日渐强壮起来,面对这样一个颇得民心,又似乎得了“上天庇佑”的太子,陛下他真的能毫不介怀吗?

只盼着,这一日,永远不要到来。

或者,等她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再来。

···

十年后。

永兴二十五年的夏日,是在哭声中拉开帷幕的。

正月里,才刚过完年节,前朝尚未开印,太后就不慎染上了风寒。

这只是个开头。

很快,太后一病不起。

太医院里以方院史为首的众太医们挠秃了头,用尽了各种珍稀药材,也只拖到了五月底。

五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太后与世长辞。

当时,帝后二人、靖王、太子,以及其余的皇子公主们,全都一同守在太后床前。

江诗荧亲耳听到太后说了一句:“你来接我了?”

然后,就见她面上带笑,缓缓闭上了眼。

陆昭霖沉默了好半晌,才颤巍巍地伸出了手去探太后的鼻息,之后,艰难地吐出几个字:“母后她,薨了。”

江诗荧心中早有预感,但当真听到这几个字时,却还是觉得喉头一梗,呼吸一滞。

而后,泪水夺眶而出,江诗荧哭至晕厥。

等她醒来,还是要忍住心中的悲恸,认真操办起太后的丧仪。

陆昭霖是太后亲子,自小在太后膝下长大,母子感情自不必说。

自这日起,无论谁来劝,他都不肯离了太后灵前。

这事儿传到前朝和民间,有人赞他纯孝,却也有人暗自腹诽,前两年,母后皇太后在九台山别宫里薨了的时候,可不见陛下这般。

当然,这话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谁敢说出来呢?

且说太后灵前。

陆昭霖身为帝王,尚且日夜为太后守灵,宗室王爷们以及一众皇子们自然也要做出个孝子贤孙的样子,不敢稍有懈怠。

江诗荧不怕别的,只担心平安才刚养好的身子受不住。

她再三思虑,命人熬了碗参汤,亲自送到灵前。

陆昭霖不肯喝。

江诗荧蹙着眉,声音沙哑:“陛下如此,是要让母后的在天之灵不得安宁吗?”

陆昭霖闻言,转头看向她。

江诗荧将盛了参汤的碗往他身前递了递:“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陆昭霖沉默了片刻,才接过碗一饮而尽。

姚兴德将空碗接过来,正要着人收走,就听他吩咐:“让人每日熬了参汤过来,王爷们、皇子们,每人一碗。”

跪在他身后的宗室王爷和皇子们纷纷叩首谢恩,口中说着“谢陛下关怀”,心里头,却都在感激江诗荧这个皇后。

若非皇后娘娘相劝,陛下自个儿都恨不得滴水不进、滴米不沾了,哪儿会管他们的死活?

第290章 行猎

七日后,到底顾虑着政事,陆昭霖恢复了早朝,将日夜守灵改成了每日三次哭灵。

饶是如此,等太后的丧事结束,平安倒是歇了两日就缓了过来。反倒是陆昭霖,在早朝之时,忽然觉得一阵子头晕目眩,然后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儿就晕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人已经回到了甘泉宫寝殿。

江诗荧坐在床沿上,见他醒来,喜极而泣:“陛下可算是醒了,当真是要吓死我了。”

陆昭霖还有些懵:“朕记得,朕原本在太极殿上朝来着?”

江诗荧眼圈儿又红了:“可不是么,辰时中,您正早朝着呢,忽然就晕倒了,姚公公他们赶紧把您挪回了甘泉宫里,又召了太医们过来。”

说到这儿,她猛得转头:“方院史,快来给陛下诊脉。”

方院史本就候在殿内,如今听到皇后传召,赶紧上前。

等他行过了礼,给陆昭霖诊完了脉,神色肉眼可见地松快下来:“正如臣之前所说,陛下是前阵子守灵时累到了,又加上心中太过哀恸,这才一时风邪入体,着了病。陛下这一醒来,就无需再担忧什么了。只需好生将养上一段时间即可。”

江诗荧点了点头,问他:“饮食上呢,可有什么禁忌?陛下晕了这一整日定然是饿了,此时该用些什么才好?本宫让人在灶上温着海参粟米粥呢,陛下现在用着可得宜?”

她一下子问了一连串儿,方院史不慌不忙地一一回答:“饮食上,清淡为宜,切忌过于肥腻之物。海参粟米粥陛下如今用着正好,等用完了粥,就可用药了。”

听他这样说,江诗荧转头看向陆昭霖:“阿荧让人将粥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