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女配,在线改命[八零](171)
连菜带汤的吃上一碗,能从舌头暖和到胃里。
秦溪回身看了眼案台上的牛肉,无奈摇头:“牛肉没有,只剩下牛杂了。”
牛肉带牛杂的一锅六块钱,纯牛杂的四块钱。
没想到吃牛肉的竟然占了大多数,完全出乎秦溪的意料。
“那我出去跟他们说一声。”
潘来凤端着洗干净的砂锅走进来:“咱们是不是要多买点牛肉?天天都有人来问。”
“我明天去给李宗成打电话,看看能不能直接去牛场买?”秦溪也不敢肯定。
想要在寿北市买到大量新鲜牛肉,只能去牛场。
李宗成从广市托冷藏车送回来的牛肉做清汤新鲜度不够,秦溪对食材不满意。
所以就算很早就发现食客更喜欢牛肉多过牛杂,秦溪也还是没增加牛肉数量。
“秦溪,李副院长来了。”
正思考中,秦涛又跑进来,询问秦溪把人安排在哪。
“有几个人?”秦溪问。
“两个。”
“那就坐后厨灶台边,那暖和。”秦溪回。
李副院长领头,身后跟着个年纪和他相仿的中年人。
两人走到后厨坐下,一抬头就能跟厨房里忙碌的秦溪说话。
“秦溪同志,你这生意是一天比一天还好啊?”
李副院长捧着潘来凤先端上的热汤暖手,身子差不多暖和起来才端起来喝了两口。
“多亏法院的同志们照顾生意。”秦溪笑。
“你还还不认识吧,这是我们法院的夏院长,我们刚从省总院开会回来。”
秦溪抬头往长相很普通的夏院长身上看去,忙笑着走到窗边打了个招呼:“夏院长。”
只闻其名,从未见过人的夏院长。
用尹鹏的话说,这位其貌不扬,发起脾气来能给屋顶捅个大洞。
第53章
两条浓眉微微往上翘, 是夏院长整张脸上最为让人映象深刻的地方。
除此之外,几乎和大街上走着的普通中年男人没什么区别。
特别是衬衣里的汗衫领口还磨破了好几个洞,更显得其朴实无华。
“秦同志你好。”夏院长笑了笑。
“两位领导坐, 这就给你们上汤。”秦溪笑, 缩回身子继续忙碌。
没多会儿, 秦望家给两人桌上提了小泥炉摆好,砂锅一放上去,汤立刻翻滚起来, 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
“要不说人家秦同志生意好,你瞧这大冬天的竟然有薄荷和芫荽。”
夏院长伸出筷子将薄荷按到汤里,有些感慨地说道。
薄荷煮清汤牛肉,夏院长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听过这种吃法。
在寿北薄荷就是晒干了泡水喝的“茶叶”
只要亲自一尝才知道,薄荷和清汤牛肉就是绝配,一筷子连肉带菜的放入蘸料里过上一圈,嘴里千般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不过他吃的都是爱人带回来的, 薄荷已经有些发黑, 还没尝过新鲜薄荷是什么味道。
“我听秦同志说,这些薄荷和芫荽是她专门请人种的,可花了不少心思。”李副院长脱下大衣搭到旁边的架子上。
余光中瞧见秦望家点炭的时候空隙还会瞟上眼书本, 就忍不住笑。
“秦望家, 听你姐说你这学期又考了年级第一?”
“嘿嘿, 运气好, 这次考试的题目简单。”秦望家谦虚地挠了挠脑袋。
“你小子别的没学到,倒学了你三姐谦虚,水井小学初二年级第一名哪那么简单!”李副院长笑道。
夏院长的目光嗖地从锅里移到秦望家身上。
“这孩子就是水井小学赫赫有名的那个秦望家?”
“院长也听说过秦望家?”
秦望家很有名气, 不止是因为他十四岁才考入水井小学一年级,还有其两年时间就从一年级跳级到了初二。
李副院长的外甥薛山辉是学校老师, 经常就提起这位了不得的小天才。
关键人家不仅学习优秀,外语也是顶呱呱,前段时间还去参加了市里的数学比赛。
只要不走歪路,注定未来前途无量。
“这孩子在我家老有名了……”
秦望家这个名字在夏家就跟墙壁上奖状那样显眼又被经常提及的存在。
夏院长爱人就是水井小学的老师。
在学校有秦望家这么个聪明又勤奋的天才学生,回家却要面对每天不守着就不写作业的孙子。
这其中巨大的落差是相信没多少人能顺顺利利接受。
夏院长工作中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没想到提起家里的事竟然也是副无可奈何的神情。
李副院长放下筷子,笑呵呵地往秦望家指了指:“你看那孩子,聪明是聪明,关键是人家也努力。”
一本外语书摆在高凳子上,等待煤炭燃烧的同时,抽空瞅上两眼。
右手抬起在半空着比划,嘴型好似是在背诵着书里的内容。
这时秦溪正巧端了盘子卤牛舌从厨房走出来:“两位领导尝尝牛舌,今天只有这么点了。”
盘子放下,秦溪走到秦望家身边。
“去洗个手吃饭,炭火够了。”
“三姐,你帮我看看我拼写的对不对?”
秦望家立刻把火钳一扔,转身把书递给秦溪。
两位院长级人物,饭也不吃了,双双转头看向用外语交流的姐弟俩。
秦溪说得磕磕巴巴,还要看着书照念,但不妨碍能对话。
秦望家的外语就流利得多,就算听不懂说了些什么,仍然觉得抑扬顿挫还挺好听。
“秦溪同志,你会外语?”李副院长觉得惊讶。
“孩子学,我就跟着学了些。”秦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