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哎,母亲大人,你要不要这么明显啊!
李氏走后,思芸长叹一声,托着脑袋直摇头,古代人的婚姻观都是这么直接明了的吗? 一个才认识没几天的人就要急着谈婚论嫁,生怕过了这村儿就没这店儿一样,她还没及笄呢,要不要把她当大龄剩女一样紧赶着就往外推销啊?! 真是纠结…… *** 思芸离开上京快半个多月了,这一阵子元帝的身体似乎愈发不好起来,太医说皇上是操劳过度,身子骨渐渐有些顶不住,如今每日里虽靠着药物维持着,但却是朝不保夕的事儿了。 原本热闹的后宫一下子变得肃静起来,争风吃醋的事情少了,暗地里窃窃私语的倒是多了起来。 元帝每日里处理政事的时间减短了,手中的奏折分别让三皇子承贤和六皇子承奕一起处理,每晚不是歇在穆贵妃的宫里便是去了舒贵妃宫中。 原本明朗的情势倒是一下子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以前不管是朝堂上也好还是后宫也好都觉得元帝最宠爱的莫过于六皇子承奕,虽迟迟未立太子,可是将来的皇位十有八~九却一定是传给他的。 可是自从紫阙台夜宴之后,这样一家独大的局面仿佛有了些改变。 三皇子承贤开始渐渐受到了元帝更多一些的宠爱,终于在朝堂上也能与承奕分庭抗礼。 承奕擅文,承贤尚武,两个皇子各有所长,元帝对承奕的宠爱不减,但对承贤也开始有所倚重。后宫倒还好,朝堂之上,那些个大臣却开始头疼站队的问题了! 站队很重要,要是一个不小心站错了队,跟错了人,那最后很可能就是身家性命全都赔了进去。 大多数人在这时候选择的是中立和观望的态度,也有一些人开始明确自己的阵营。 上将军沈随自然是毫无疑问站在穆贵妃这边的,只是穆贵妃如今身子渐重,元帝为了让她好好歇息,反倒是去舒贵妃那儿的时候多了一些,偏思芸又不在上京,她这阵子闹心得厉害,便召了林氏进宫来了一趟。 林氏虽是夫人,可国公府家的夫人当然不可能真的一点政事都不过问。更何况眼下已经到了非常时期,沈随进宫不方便,便让林氏进宫同穆贵妃之间互通一下消息。 穆贵妃自然知道眼下的情势,可是元帝的心意她真的一点也摸不透了。以前她倒是很笃定,可是现在,元帝对承贤的态度却不得不让她害怕起来。 承贤比承奕年长,心机也比他更加深重。 虽然早年在承奕身边早有了一群忠心的大臣追随,可是谁又知道承贤就没有了呢?况舒贵妃也不是个好对付的,她如今想着法子将元帝留在她那里,枕头风都不知吹了多少,光这点上,穆贵妃便是落了下风了。 “表嫂,表哥那里有没有什么消息?” 林氏摇了摇头:“娘娘,老爷原是想让臣妾进宫来探听您这儿的消息的,看起来……” 穆贵妃摇摇头:“皇上迟迟没有透露意思,到底他在想什么呢?” 林氏顿了顿,低声问道:“娘娘,今儿进宫老爷让妾身问娘娘一句话。” “什么话?” 林氏压低了声音道:“若是……若是皇上到时发诏要立三皇子,娘娘还要不要争?” 穆贵妃心中一跳,这也是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若是最后真的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她该如何是好? 不行,她不能输,一定不能输! 她在宫里叱咤风云了这么些年,不知有多少人将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了。还有那个舒贵妃……若是一旦她输了,最后狠狠踩上最后一脚的一定是她! 那到时候,她也好、承奕也好还有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都会没命。 若真要那样,一定非争不可! 穆贵妃定了定神问林氏:“表哥怎么说?” “老爷说……咱们沈家同娘娘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若是娘娘要争,老爷一定倾尽全力帮助娘娘!” 沈随身为金吾上将军,手里握有十万大军的兵权,只要他肯站在穆贵妃这边,她的心里多少安定许多。 更何况,也许并不一定会走这最糟的一步……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的妖儿一脸血地看霸王~ 评论君,你是shi了吗????? 求花花呀~~~!! PS:明天还是双更! ☆、回京 远在云州的唐天霖也收到了上京的来信,信是沈随写来的,希望唐天霖这个亲家可以同他站在一条线上,联名上奏皇上,恳请他尽快立六皇子为太子。 唐天霖在朝中一直独善其身,并没有明显地偏向哪一方的意思,他所忠于的那个人只有皇上。 无论……是现在的元帝,还是将来的皇上。 唐天霖将沈随的密函烧了,这件事他没有同任何一个人说起。涉及到夺嫡这样的事情,一个不慎便会全家受到牵连,联名保六皇子,若是他将来登基倒还好说,他们都是功臣,可若是将来起了变故,最后是别人,那试问又有哪一个皇帝会将竞争对手的支持者留在身边的? 这样的蠢事他不会做,更何况元帝若是真的要去,临终前也一定会为思芸考虑好一切,那么将来无论是谁当政,他唐家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云州修固河堤的工程进行得十分顺利,唐天霖盘算着日子,觉得应该尽快结束工期赶回上京,若是皇上在这个时候大限将至,一定会想见思芸的。 来和余家结亲的这件事情,最后也没说出个什么定论来。思芹就不必说了,就是思芸和余朝武之间,也仿佛没有擦出什么火花来,李氏倒也不急,只是同妹妹说这件事大家彼此放在心上,将来还可以慢慢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