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洪荒活到三国后(193)
巫祝听取了第二种意见,虽然萧佚被留下来做事但是身边总是跟着一个人,以帮助的名义实施监督的行为。做事颇为受限的萧佚一边坚持着自己不识字的哑巴人设,一边努力用淳朴善良的性格去获取大部分人的好感。
郭嘉早在身份暴露的那一日被赶了出去,巫祝为了避免被郭嘉带人过来驱赶出去,在郭嘉走后没多久他便带着流民换了一个靠近水源的地方。
水源附近草木丰盛,偶尔还有不少兔子飞鸟之类的动物会过来饮水,守株待兔的人趁机捉到了不少草食动物作为晚上的餐肴。他们为自己的收获欣喜若狂时,隐藏身份失败的郭嘉已经回到了山阳郡中,进入城中的那一刻郭嘉被眼前的场景震惊到了。
明明他和萧佚离开不过几日,可山阳郡内的情况犹如天翻地覆。
之前一片太平之景的山阳郡此时怨声载道,安居乐业的百姓衣裳看起来如之前一样,可是郭嘉看见了衣裳上几日未洗的泥土结成的痂痕。
奇怪,为什么郡中百姓的生活变化如此大?
心中隐隐有不妙之感的郭嘉加快了回去的速度。
“文若!公达!”才刚走到一半郭嘉眼尖,他瞥见了路上行驶过的马车上有着荀氏的标记,着急追赶马车的郭嘉出声呼喊着可能在马车上的人。
马车内的人似乎听见了这个声音,他让车夫停下马车后掀开了门帘看过来,看见是谁呼喊这两个名字的人十分惊讶,“奉孝?!你怎么回来了?”
视线又往郭嘉旁边瞄,没有看见萧佚身影的人话语中透露一股疑惑,“清长呢?他没有和你在一起?”
“文若?”郭嘉快步走向马车,上了马车后他才发现里面居然只有荀彧一人,以为是因为现在城中情况危急戏志才和荀攸还在曹操那边议事的他放下了心中的困惑,“清长和我去打探消息,中途我暴露了就不得不回来先和主公汇报情况。只是我一回来就看见城里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嘉和清长离开连五日都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荀彧叹了口气,这几日忙里忙外没有休息好的脸上透出了深深的疲倦感,眼下青黑的荀彧向郭嘉道来了这几日的情况。
他们离开那日还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直到第三日晚些时候城中才有了情况。有在城外有农田的百姓哀声叹气地寻到府衙,向小吏禀明城外突然遭了一波蝗虫,他们种在外面的农田受到了不小的伤害,今年几乎算是颗粒无收。
曹操召集人手商量如何处理蝗虫的事情,小部分人都被派出去检查收到蝗虫侵害的田地有多少,今年又还能收获多少粮食。他还征召在农事上很有经验的老农帮忙解决城外的蝗虫灾害。
就在治理蝗虫的过程中,山阳郡内突发疫病,不少人都感染了疾病在家中养病出不得门,能出门的又奔波于城外处理蝗虫,一时之间城中百姓过得水深火热。
“志才一直身体不好,这回没扛住染病在家中休养,彧刚刚看完志才正准备回去继续和众位同僚商量如何处理剩下的事情。”荀彧的脸色不怎么好看,郡内祸事连连最受殃及的就是那些百姓,还有明明在努力挽回损失却风评名声下滑的曹操,“疫病、虫害、人祸都齐了,还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祸事。”
没想到五日的时间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的郭嘉神情僵硬,他看着荀彧一字一句地说道,“外面的流民不是人祸,是天灾。”
?
荀彧不是很明白郭嘉的意思。
“流民是问神问过来的,”郭嘉知道这个答案很扯,但确实那个时候的流民没必要欺骗还未暴露身份的自己,他扶额为连绵不断的事情哀叹,“他们是受天神指引而来。”
——这何尝不是一种天灾,一种来自神明的灾难。
第114章
有一个还算暖和的蓑衣能盖在身上的萧佚连打了几个喷嚏,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发出多余声音的萧佚揉了揉鼻子,他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被念叨的错觉。
奇怪?是谁会这么频繁的惦记着自己?难道是回城一日都不到的奉孝?
还不知道奉孝现在有没有回到家里,平儿和奕儿也不知道被于吉照顾得如何了,有没有按时吃饭学习,身体是否健康。
萧佚拉高了蓑衣整个人都缩了进去,在蓑衣的帮助下挡住了不少风的萧佚呼出口热气,露在外面的双眼打量着聚集地内三三两两靠在一起取暖的其他人。
今日默默做了不少事情的萧佚还没有解除他的嫌疑,没有人愿意去搭理一个很有可能欺骗他们的人,就连监视的那人都躲进了不远的小团体内取暖,昏昏欲睡的双眼时不时就要瞥一眼被隔离在外的萧佚。
还不知道要几日才能重新获得信任,萧佚在内心这么想着的时候目光看向了山阳郡的方向,他不知道郭嘉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留下来。按理来说这群流民来山阳的原因已经调查清楚了,就算身份暴露他们顺势离开就是,何必还要再留一个人作为内应?
难道……
还有什么他没发现的?
萧佚选择相信郭嘉的判断,他在隐藏一段时间,势要把流民中他们还没找到的秘密挖掘出来。
闭上眼睛昏昏欲睡的萧佚想好了第二日要如何去尽最大的可能性,得到流民与那个特殊的巫祝的信任。然而他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第二日整个流民群就被连夜出城的兵士包围起来。
听见动静时就已经醒过来的萧佚看见了去而复返的郭嘉,他还没来得及给出什么提示,就看见郭嘉急匆匆地走了过来,“清长!城中有要紧的事情发生,你快跟我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