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娇医妃嫁到,禁欲王爷不禁撩(227)

作者: 曲涧 阅读记录

其中一封本送进了安王府,却又被拿了出来,连同另外一封信送往了皇宫。

内监拿着信去了皇后宫中。

前两日的雪下的外头晶莹剔透的,小皇孙也想出去玩,可他的眼睛还未完全康复,虞昭得风寒不能来宫中为小皇孙复诊,便让萧承安复述了自己的叮嘱。

她要求小皇孙不可在外面玩,就算是出来,眼睛也需得蒙上布条或用黑纱遮眼,不然雪光刺眼,恐对康复有碍。

眼下太子妃将虞昭的话当作金科玉律,听了萧承安的复述,拦住了小皇孙疯狂想出去玩的动作,帮他准备了一个带有黑纱的兜帽,他戴上之后,眼前的事物变得昏暗起来,小皇孙看太过亮堂的东西时也不觉得累眼了。

这会儿小皇孙正让内监帮他堆雪人,他自己也哼哧哼哧的蹲在雪地里,隔着黑纱兜帽拍着雪玩儿。

内监将两封信呈到皇后面前,说道,“娘娘,这两封是来自剑南道的信,有一封是给安王殿下的,送信的人得知了安王殿下在宫中,便让奴才一同拿了过来。”

剑南道!

皇后眼睛一亮,忙走过去,“可是弟妹的信?!”

萧承安的母亲,眼下应当就在剑南道。

皇后也顾不得那些,忙将两封信拿起,看到其中一封上写着:杳杳亲启。

杳杳正是皇后的小名,也就只有与皇后相当亲密的人才知道。

只是看到这四个字,皇后就知道这是弟妹的来信。

老安王妃外出将近一年,杳无音信,临到年关,终于是有回信了!

皇后忙拆开来看,老安王妃报喜不报忧,只说自己与父亲找到了一些能解萧承安毒的药材,本打算十月就启程回京,但又绕路去找了其他药材。

只可惜没找到,老安王妃和她的父亲已经启程回京,约莫能在过年前回到京城。

老安王妃在心中写了对皇后的思念,字里行间也少不了对萧承安的挂念,询问皇后可有留意萧承安是否有心上人之类的话语。

皇后看得又是高兴又是期盼,恨不得马上给老安王妃写回信。

“可是有了王婶的消息?”太子妃问道。

皇后含笑点头,“她约莫年前回来。”

“在信里她还不忘询问承安有没有心上人,看来得抓紧些了。”皇后点了点纸张,她不知虞昭和萧承安的感情已经更进一步,想着给她们二人再创造些相处的机会。

眼眸微转,皇后看向太子妃,“今年入冬后宫中还未办过宴,眼下雪停了正好,御花园中那些腊梅开得不错,却无人赏玩,你主持在御花园办个赏梅宴,邀请各家夫人贵女,郡主们,县主们,以及那些尚未婚配的郎君们来宫中赏梅。”

太子妃一听,就知皇后是什么意思。

这哪是赏梅宴,这是为虞昭和萧承安准备的相亲宴!

太子妃想着能与虞昭做堂妯娌倒也不错,虞昭性格好,又懂医术,知道颇多,日后还能常常请她来东宫坐坐。

太子妃笑着点头,“那儿媳就领命去办了。”

第143章 迫不及待想娶她

另外一封信是老安王妃给萧承安的。

皇后没有主动去拆开,而是让内监将信放下,让他去前面等着萧承安。

前殿里,萧承安还在与皇帝,太子等一众重臣议事。

顾公立在桌案前方,说道,“齐王从中秋到年关,一直未从京城离开,如此下去也不是个法子。”

“他总归是藩王,山南道那边还需要齐王回去处理庶务,更何况,齐王世子的胳膊已然好转,陛下更没有理由再将齐王留在京中。”

皇帝将目光转移到萧承安身上。

有关齐王与虞崇之间的苟且,皇帝早就将此事委托给了萧承安,眼下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他也该查出了点什么来。

萧承安沉稳走出来,行了一礼,将早就准备好的一个折子给递了上去。

皇帝沉沉接过内监送上来的厚厚折子,上面详细写清楚了山南道举人外放到各地做父母官儿之后的所作所为,包括但不限于强占民田良田,欺男霸女,谎报人丁,贪污纳贿。

那些地方父母官所收到的七成银钱粮食,都以齐王寿辰,齐王妃寿辰,齐王世子成亲礼,齐王世子的儿子满月礼,洗三礼,端午节礼等等诸如此类的节日礼单的形式送到了山南道。

至于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萧承安还没能将人打入山南道内部,便不得而知。

皇帝的目光一扫最后一列的总金额与粮食布匹总数,勤政殿内的温度便骤然下降,一股来自帝王的威压无形之间笼罩了殿中的所有人。

皇帝问,“除了这些,可还有其他发现?”

萧承安插手行礼,声音沉静,“微臣偶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皇帝说,“既然有事,那就说。”

“是。”萧承安应了一声,缓缓说道,“微臣在查齐王与虞崇之间的联系,虞崇与岭南道前朝余孽的联系之时,发现每年都有一批粮草以粮商卖粮为借口,从陈州发往岭南道,接触粮商之人,与前朝余孽中的那位卓将军有姻亲关系。”

陈州……

顾公瞳孔微缩,陈州在河南道,是整个河南道产出麦子最多的州府之一,每年税收能入国库的总量可不少。

而陈州知府,正是御史大夫卫御史的嫡子,卫大郎!

那个强占自己庶弟妻子的好色之徒!

倘若陈州参与到了勾结前朝余孽的事情之中,那卫大郎必定逃不掉,这也就意味着……

御史大夫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