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双嫁(550)

作者: 不清风 阅读记录

说到这件事,男人一阵沉默,倒也不是心虚,毕竟本来也就是想用来刺激叶寒霜,最后却没有效果的幌子。

如今想想,只实在觉得,过于幼稚无聊。

叶寒霜心口扯了下,想起罗三娘,想起那日在长街上遇见的美人,挣扎扯开被男人握住的手腕:“阿姐今日之事,多谢你。若没有其他事情,请回吧。”

“不是你开口的,说有事跟我说?”

“无事。”

陆清衍:“.......”

叶寒霜到床榻边坐下,想着阿姐的事情,心口又不免开始乱起来。

看着站在原地不动的男人,她心里更烦:“你要一直在这?”

“此处是本公子的府邸,我想在哪,就在哪。”陆清衍说完径直走到叶寒霜身边,隔着小半尺的距离,坐了下来,咬牙切齿,“就算在这,你也管不着。”

叶寒霜闭了闭眼。

这人现在,怎么变得这般幼稚?

叶寒霜心里只想着阿姐的事情,不想再说什么,随他坐着,脑袋倚靠在床架上,静静看着斜对面的暖阁。

陆清衍余光时不时看过来。

叶寒霜察觉,也不吱声,就这么死寂一般,耗着。

她倒要看看,这男人要别扭到什么时候?

陆清衍就这样在她身边坐了很久,不过天快亮时,门忽而被敲响,龙月说有事禀报,陆清衍这才离开。

离开前还冷了叶寒霜一眼,警告:“你阿姐还未醒,你给我好好待在这里。”

要你说。

我自己知道。

叶寒霜无语。

.......

书房,宁安客栈的七叔亲自送来一封信。

一封来自京城的信。

安插在京城的眼线送来的。

——‘辰王与韩国公府暗中整顿军备,似有谋反之相。’

这句话不算令人诧异。

因为辰王野心勃勃,早已觊觎储君之位。

真正让陆清衍心口一滞的,是后面一句。

——‘京城发现发现北渝细作,勤王府暗中为其提供庇护之所。此人如今骤然冒尖,或许并非偶然。’

——‘若辰王谋反,便是晟王殿下清君侧的好机会。可勤王凭空出现,诸事复杂,下步如何,望门主和少主尽快指示。’

陆清衍口中的七叔,黑色披风而来,将信亲自交过来,瞧陆清衍面色凝重看完全部,才开口:“若此次涠州城的瘟疫和勤王有关,此事可就复杂了,更何况勤王如今,奉旨在越州监军。”

陆清衍,“辰王一直以来,都是晟王殿下的铺路石。他越疯,越不稳定,越想谋反,对于殿下来说,是好事。”

“这勤王.....”陆清衍眼底渐渐黑,“此人若是挡路石,得杀。”

“可我们神机门精在武器锻造,不在暗杀。”七叔暗示道,“想要不留痕迹,一举杀之,难上加难。更何况你们刚才还说,鬼血帮很可能,是勤王手中的江湖势力。”

“所以.....”七叔看向陆清衍。

陆清衍明了,目光看向不远处的暖阁。

还是得由他的那位兄长,亲自出手。

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陆清衍面无表情,将信纸用蜡烛点燃,一一烧掉,斑驳烛影映照着男人侧脸,暗黑眸子,火光闪动。

可合作的事情,他提过很多次,陆清旭一直无动于衷。

这人身为暗影杀手,以身涉险求生存。可在朝堂之事上,走的始终都是稳妥路线,走一步看一步。

眼下叶秋漓突遭意外。

这人更不可能做冒险之事。

脑海中闪过陆清旭和叶秋漓心心相惜的模样,又闪过叶寒霜,陆清衍思虑须臾,还是说:“先让龙廷和龙牙带人,先试一试。”

一旁的七叔,却似乎不太满意他的回答:“龙廷武力高强,可年纪太小,这事他一个人,做不了。还是得.......”

第483章 刺杀勤王?

“还是得想办法。”七叔直截了当开口,“让你大哥陆清旭,跟我们合作才行。”

“而且勤王这个人,我们之前从未关注过,并不知其底细,若是只有鬼血帮还好说,万一他暗中,也养着其它江湖高手。”

“刺杀一旦不成功,反而留下踪迹。让人寻到我们神机门的气味,那对我们神机门,对晟王殿下,皆是不利。”

“这事我明白。”陆清衍拇指和食指摩挲,“但陆清旭眼下的情况,他不可能丢下叶秋漓不管。”

“此刻他人就在府中,可否将人叫过来,我这里有一桩事,只要说与他听,他或许,会与你合作。”

七叔语气很是认真,有些故弄玄虚。

陆清衍问他是什么事,他却不说。

只说:“你之前拜托他调查勤王母妃之事,你可还记得。”

“自然记得。”

“我这里有些早年间知晓的逸闻,或许能让他伸出援手。”

陆清衍不太相信,“什么逸闻?”

“此事,我不好单独跟你说,不若你把人叫来,我亲自说与他听,听完之后,大家都会知晓。”

龙牙在一旁:“七叔有这样的逸闻,能撼动大公子想法,为何早些时候不说?”

龙月也附和:“是啊。”

龙廷在一旁静静嚼着杏干,不太听得懂他们在叽叽歪歪些什么,反正只要主子一声令下,让他打谁,他就打谁。其他的,他都不关心。

七叔摆手:“此事也只是试试,是否能行,还不一定。”

龙牙和龙月目光看向陆清衍。

陆清衍眼底沉寂,最后看向龙月:“你去传话,动静小些,别吵着生病的人。”

“是。”

七叔摸了摸灰白胡须,意味不明地看了眼陆清衍,最后在一旁茶案前坐下身子,静静等待就陆清旭到来。

上一篇:情锁未央 下一篇:关山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