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暴露?”冷笑“定王,他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莫说查不到,查到了又如何?你看皇上相信谁。”
和尚也是察言观色之人“你的意思是皇上早就知道?”
“皇上只想借种。”108颗的佛珠在指间转着,黄金戒闪过光彩。
和尚并没有因此高兴“所以别对那个不着调抱有希冀,女人和男人不同;她们更在乎身体的归属,你不许再私自行动……当初差点让万贵妃知晓,已经是万般危险;现在你还不能赌这个!”
“我带她过来时,你回避。”虽然和尚阻止,可他似乎心意已定。
和尚猛然起身“好好好,管不了你了,我不管就是;不过你最好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个朱宁宁也不是真的白痴吧。”
他闭上眼,诵读地藏经,为亡者超渡,希望他们能尽早入轮回。
和尚恼恨,拿他无法;甩袖而去。
静室内只剩下他一人。
☆、第 58 章
坤宁宫外。
王皇后未被废后自然依旧居住在坤宁宫中,如今说是万贵妃协理六宫事宜,其实权利都控制在她手中;坤宁宫门可罗雀。
宁宁几次想进去请安,但都忍住了。许她还是不要出现的好,反正她是把太后、皇后都得罪就对了。
还是拖着酱油瓶去读书吧。
“崔嬷嬷,太后娘娘那里呢?”她不信太后得知儿子被抓,孙子被废为庶人会一点动静都木有。
崔嬷嬷低下头,未回话。
宁宁明白这该是她娘的意思,娘亲是心狠手毒之人;他几次三番想置自己于死地,万贞儿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何况如今后宫都是她的天下了;此事上明宪宗不会徇私,太后的日子也不好过吧!
“公主,徐太医都说您忧思过重,还请您放宽心;娘娘甚为担忧啊。”崔嬷嬷见她眉宇蹙起,便开口劝解“您能管百姓事,可有些事,您真——奴婢说句大不敬的话,太后娘娘真的对他所做之事一无所知吗?”
这?宁宁迟疑下:这事,真不能细想。
“怎么这么吵?”一阵喧哗声从乾清宫放心传来,她还没想呢声音就扰了。
崔嬷嬷立刻遣人去问。
明宪宗让有天才之称程敏政教导她关于四书五经方面的知识,还有正史、地理、天文、历法、诗经、兵法、各朝典故等等;基本上能想到的她都要学,虽然生活在这里年头也不少了,可对于咬文嚼字她还是二个字——头疼!
出口成章对她来说真的木有出口成脏容易。
明宪宗爹不是要嫁女儿,是要她考状元郎啊。
遣去探的人回来。
“何事?”
“回禀公主,太后娘娘带着一批朝臣恳求皇上收回斩崇王之令;改为流放,正在乾清宫闹呢。”
“荒谬!”朱宁宁脱口二字,太后脑子进油了吧,还是进的地沟油;又或是用苏丹红抹口红了?
谋逆唉,如何放?!
搁太祖年间估计都够死三十多回了,开毛玩笑;这要是都能给放了,以后的宗室王爷们还不三天二头给你谋反玩玩。
“怀恩挡了吗?”可不巧了,这二日雨化田有事不在宫内;怪不得这些人敢来闹。
崔嬷嬷不说话。
真是!
“御前的锦衣卫都是吃干饭?”宫内的锦衣卫和马进良、谭撸子手下不是一路的;宁宁折转方向“立刻让马进良派人过来,敢趁雨化田不在闹事,我看他们都不想要脑袋了。”
“公主,程大人还等着您呢。”崔嬷嬷提醒她。
宁宁本不理会:毕竟如果此时让太后哭闹而软了明宪宗的心,纵虎归山,第一个伤的可能就是西厂……但走了没几步心中又另外有了想法;还好此刻紫禁城里没有后宫不能干政的那块铁牌子,此事她决不能让太后给扳回来,却也要想个不出面就能将事办成的法子才是。
不孝在大明也是不好。
“崔嬷嬷去请我娘旨意,仁寿宫的宫人全部杖毙!”
既然你要闹,不如我们闹的凶一点;砍断你的手足我瞧你如何再张牙舞爪。
◇◇◇◇◇◇◇◇◇◇◇◇◇◇◇◇◇◇◇◇◇◇◇◇◇◇◇◇◇◇◇◇◇◇◇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她得到方建宗的回报:乾清宫殿阁大门紧闭,太后撤去了翠环珠琅、褪下华服锦衣;在紧闭大门前哭闹着什么‘请皇上顾念兄弟血脉,手下留情’。
坑爹了,她一直以为中国宫斗就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便能致人死地,或者是一杯茶、一株花就能代替麝香、红花之物无声无息的将不该出现的人都给处理掉了;NND!
都说朝鲜皇族都是学明朝的制式,感情连宫内都是学了明朝的;奶奶啊,你以为自己是在给韩国宫廷苦情大戏当版本啊,是不是姐弄张凉席让您跪席待罪?!
崔嬷嬷已经回转“殿下,娘娘说是该如此;仁寿宫一众人等伺候太后不利,自然该全部杖毙;娘娘也传令让六宫所有宫人观礼。”
低头看了一眼繁体的书:咱是步步四爷党不解释。
“让人端水过去,秋季干燥,太后又二日水米未进了。”她很是平静“若太后不肯喝,你让端水的宫女说一句,就说是我说的‘绝食也是要喝水的’。”
崔嬷嬷听了这句也怔色一下,随即点头“是;娘娘说此事也请您莫要出面,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