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不愧是踏入阴庭就能引发异象的人啊。
李氏有如此子嗣,真走了狗屎运!
朱渊感慨几句,再一看赵氏众人,对比之下心情又好了很多。
赵氏可比他还要倒霉,费心费力,最后被自己后代一脚踢出了太庙,他还成孤魂野鬼了。如今,更要亲手把这个一手拉上去的后背踢下来,要论心塞,还是赵寰更心塞。
这么一想,朱渊又舒坦了。
阴庭纷扰暂缓,李昀正在忙碌地查看各地送上来的文件报告。
今年运气不太好,这天气是格外的冷,雪是一场又一场地下。如今三月初了,竟然还有冬日雷声,更有拳头大小的冰雹落下来。
李昀一向注重民生,这种恶劣天气对百姓影响太大,各地都有一些灾情报告上来。甚至有个县令,因为有个乡遭受的雪灾比较严重,他着急忙慌亲自带人赶去救灾的时候,直接被冰雹砸中了脑袋死了。
另外冀州、青州刚刚入手,这两州经历了多年战乱,一口气还没缓上又遇大雪灾,别提多糟心了。
李昀是忙得脚不沾地。
好不容易歇口气到三月中旬,总算是停了雪,空中也开始出点太阳的时候,李昀收到了一个足够震惊的消息。
楚国亡国了。
三个月不到,赵义带了两万人亲自在大雪天冒险,最终成功走出白马小道扑向了楚都国都,最终兵围楚城。
“好快的战争,这是打了一场闪电战啊。”
李昀感受到了赵义的那种决绝跟疯狂,为了灭楚,他敢亲自领兵走小道,也敢赌刘文集就是回援不及时。
这说明这一场仗,他是奔着不是亡楚就亡吴去的,没有留有余地。
够狠,也够毒。
李昀当即前往秘阁。
第266章 李昀再踏阴庭
随着天气逐渐好转,关于吴楚一战的详细报告也陆续送到李昀的案桌前。
秘阁中。
长四方桌上,李昀坐在主位,其余七位秘阁阁员各坐在左右两侧。不过今日,李昀左手边郑左生的位置空了出来。
春冬交际,气候变化之下,郑左生病倒了,现在还躺在床上。如今他也七十多岁了,头发花白。虽然跟人交流口齿依旧清晰,脑袋也一如既往灵光,可这精力实在跟不上了。
谁都知道,他入秘阁是为了承上启下,如今他的任务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去年开始,秘阁会议郑左生就经常缺席。那时他就已经提交过一次请辞书,只是被李昀驳回了。
这次生病,吴祢一日三次给郑左生诊脉看病,也没法让他立即好起来,如今也只能静养。
郑左生也知道了吴楚战事,明白赵义这么着急动手,恐怕就是担心李昀收复各州太顺利又太快。这样下去,只要李昀稍稍发展几年,依照他兵马、粮草不缺又君臣一心的情况下,他必然一战就能定鼎天下。
一旦拖延,楚国跟吴国就是自寻死路,不过苟延残喘几年罢了。
所以赵义要快,要在李昀才得几州,地盘扩大却没转化为实际可用之地时跟他一战,这样倒还有几分机会。
明朝如今到了天下一统的关键时期,他体力跟不上,那就愈发不能占据高位而不作为。
因此病后,郑左生一日三封请辞书。
“诸公,朕昨日去看了郑公,他身体实在不好,朕已经准了他的请辞,接下来先议新的入阁人选。”李昀缓缓开口。
在场的骞珪等人身侧都放了一份资料,在李昀话音落下后就各自翻看起来。
郑左生在请辞之时就举荐了可代替他之人,不过这不是他的私心,而是摸出了圣心,有意为之罢了。
此人名叫翟疾,小时就极爱书,并且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他的母亲是很聪明的人,觉察出了儿子的天赋之后,她就挨家挨户拜伏乡中同族跟三老,请求他们给翟疾一个读书的机会,以后翟疾出人头地必当报答他们。
她的同族人见翟疾小小年纪就十分稳重,而且一篇文章教他读上两遍后果然能立即背诵出,当时就合力出资让他入乡学读书。
等翟疾十七八岁时,他的书已经读得很好了。
可惜梁朝越到后期,本就没有正式定下章程的科举举办得越来越少,他根本没机会走科举入仕这条路。
另外一条路就是经人举荐。
但翟疾远在凉州,这地方穷得很,他所在的乡也就是勉强弄出一个乡学,其他实在帮不了他了。
没有科举也无人举荐,他直接耽误到三十多岁。
他本来以为这辈子都没希望了,在乡间种田种地跟老农已经没什么区别。谁知道凉州忽然出了李氏父子,四方书院开办的消息传出后,翟疾就知道机会来了!
最开始他年龄过大,四方书院还不收。
但因为蹉跎到了三十多岁,翟疾早没了年少时那股意气风发不折腰的少年气。当时他就蹲在四方书院门口,跟个叫花子似的死守。后来是范旭发现这个乞丐有些奇怪,跟他搭话才知道他来求前程。
稍微沟通了下,范旭发现这个脏兮兮的乞丐不同凡响,最关键是他虽然读了很多书却不迂腐。而且他长年混迹乡里,乡村龃龉事知道的一清二楚,处理起来自然也很老辣。
李昀那时候缺少大量胥吏,这个翟疾就被破格录取。甚至因为那会儿实在缺乏人生,他因为特殊性只读了一年就让他毕业干活去了。
翟疾得了一个小吏的位置也不觉得如何,反而有一股干一行爱一行拼搏毅力。从一员小吏到如今,他虽然不像是骞珪等人在李昀收复天下中出谋划策,立下明晃晃的各色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