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绛都春(330)

农民苦,百姓苦,民生疾苦。

作为未来的当权者,如果不懂得这些苦,不懂得怜惜这些苦,又怎么能够造福于民,认真建设国家呢?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肖绛念了这首在现代小学里孩子们就要学的诗,“现在你们了解了这件事,要怎么做呢?”

“减少农民的赋税。”廖章睿大声道。

肖绛点头,“这是个办法,可是王上体恤百姓,咱们燕北的赋税已经是很低了。你们都知道王上有多么节俭,如果赋税再低,国库空虚,衙门怎样运行?军队又如何出征呢?”

“我们也要节俭!”高钰也大声说。

因为想起父王平常的所作所为,想起自己和姐姐并不那么注意,忽然感觉分外惭愧。

其他孩子慢慢低了头,也都想起自己的日常行为。

农民日夜不停地干活儿吃不上饭了,可他们什么也不做却还挑食,不顺口的直接就扔掉……

“浪费行为是不好的,应该杜绝。”肖绛给了一点时间,等孩子们反思的差不多了,就又说,“哪怕你们的家里很富贵,可银子是你们家的,这些食物却是农民耕种,老天赐予的,怎么可以轻视和糟蹋呢?”

“对!不能浪费!”高瑜拍案而起。

她想起父王平常吃的还不如他们姐弟好,心头一热,也顾不得跟肖绛作对的原则,生平首次赞同肖绛的意见。

“世女很有见解。”肖绛连忙夸奖。

倒不是讨好,也是一种激励,让这孩子在正路上继续走下去。

“但也不是让你们吃苦,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自然要吃点好的,将来身体才能棒棒的。好好吃饭,好好锻炼,长好身体,以后才能更好的为咱们燕北服务。”肖绛又把话拉回来,生怕这些孩子偏激了,“但是,如果你们有吃不了的东西,千万不要扔掉。可以送给仆人或者贫困的人家,哪怕倒到街上喂流浪猫狗,也要让每一粒粮食,每一颗菜,和每一块肉有它的意义。”

对!对!对!

童稚的声音此起彼伏,有慷慨激昂之意,令肖绛很有成就感。

她是教育工作者,没有什么比看到孩子们接受了良好的意见,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值得高兴的事了。

“所谓开源节流,节俭生活,杜绝浪费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想办法帮助农民开荒,并且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肖绛把话题引到自己要说的正事上,“所以咱们再说回刚才提到的土豆。”

“它产量很高吗?”廖章睿连忙问。

他是所有孩子中最早最初想到此事关键处的,教育得好,将来必是能臣啊。

“是的。”肖绛微笑点头,“我刚才说了,它即能当菜吃,也能当主粮,吃了顶饱还不胀肚,是非常优质的……植物……”

差点说成优质碳水。

“你们报名去了庄子上的,都是要学习土豆的种植。学会了,各家都种上一些,最后普及到百姓手中,咱们燕北就不会经常闹饥荒了!”

第297章 林先生的态度

终于,孩子们接受了土豆种植的想法。

待他们回去一说,就会有机灵的人家来找她讨主意,也会跟着试种的。

虽说种子奇缺,现在也种不了,但带孩子们去高闯的庄子上,可以先整好土地。就希望楚宁人不要掉链子,能尽快带回大量土豆育种。

也希望落雪院这堪比现代兰花的珍贵土豆,能完美成熟,当做成品展示给重要的人。

随后,因为廖章睿想得深,肖绛又借机和学生们讨论了下由富户资助农民开荒,甚至士兵得胜归来,也可以让一部分人垦田,而后用收成抵消资助金的方式。

这一节课上得非常久,早就超堂了。

但,下面每旬两次亲自讲解文章的林先生却根本没有催。

到最后,肖绛还嘱咐孩子们,“说了去农庄的,可不能怕苦怕累。半道哭鼻子的,撂挑子不干的都是孬种。还有啊,不要以为这与女孩子无关,咱们女子也不能孬。对了,那首锄禾日当午的诗名为《悯农》,你们都记下来了吧?回去默写几遍,家里有识字的学童也教一教。”

肖绛的意思是,希望这首诗可以广泛流传,让所有人都能悯农惜农。虽说在现代的时候,孩子们小学就背了,然而在珍惜粮食上并没有什么卵用……

但燕北不同,饥荒两个字一直像一座大山一直压在所有人的心头,他们应该更懂得不浪费是一件多么宝贵的品德。

“这么简单。已经背下来了。”高瑜得意的说。

肖绛不吝夸奖,对她挑了挑拇指。

一边的莫依依鼓足了勇气,说,“肖教习,您说女子也不能孬,我觉得很有道理。那您……我听闻……有人说您唱过一首歌,有句词,谁说女子不如男……能不能……教教我?我娘听了很是喜欢,觉得长了女人的志气呢。”

肖绛怔了怔。

她那晚只是一时兴起,随口嚎了两嗓子。怎么盯着他的人这么多吗?连这样的小事都传了出去,连一向低调的莫夫人都知道了。

“不可以吗?”莫依依见肖绛发愣,不禁小心翼翼的问,小脸儿都有点儿憋红了。

难不成是自己太多嘴了吗?娘亲经常说,要多听多看少说,免得人家尴尬为难,她怎么就忘了这些话呢?

而肖绛敏锐地发现了莫依依的窘迫,赶紧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只是教习唱的难听,而且那也不是歌,是……小调,怕你们听了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