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绛都春(344)

没办法,人少,事多,哪里不都不能养闲人。

万事俱备。

几天后,肖绛带着学生们出城,来到属于高闯的私人田庄。

本来她想轻装简行,可想的虽然美,现实却让她很头大。

毕竟是王妃,而且王上还不在胜京,安全要保障,随行队伍不能少,明的暗的侍卫一大堆。那些孩子也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金贵的很,至少一人带着两个随从、两个丫头、两个婆子。

男孩子还要带书童。

于是这一行简直是浩浩荡荡,引起城中无数百姓的注目。

王妃这要去哪里呀?

听说要到王上的庄子里试种一种什么豆。

土豆。

对呀土豆,说要种好了,咱们燕北人就不挨饿了呢。

哎呀那可是大功德!

之前还有人到处传谣言,说王上新娶的王妃是个活鬼一样的人,长得丑,心肠恶毒。可是这哪里是活鬼呀,简直就是仙女!又美又心善。

是哦是哦,元宵节那天我看了一眼,瘦是瘦了一点,可也挺美的呢。

如果真的能让咱们燕北人不挨饿,就是下凡的仙女!咱们王上这样的人,就应该娶仙女!

对对,以后谁要再乱嚼舌根子,我先一棒子打掉他满口牙,让他们再胡说。

听着百姓们这些议论纷纷,阿泠阿离和千花都与荣有焉,脖子都梗起来了。

她们是仙女身边的伺候的,那就是小仙女!

只有肖绛感觉头又大了一圈:这民间的期待值可上来了,万一她不小心搞砸了锅,现在有多受爱戴,将来就会被骂的数倍的狠。

所以当个活鬼多好,被人称作仙女就必须按仙女那样要求自己,实在是压力山大。

亲爱的土豆啊,你千万要种出来,而且种得好好的呀!

肖绛心里哀叹着,行程也就这么耽误了。

本来预计中午就到,结果一直耗到了晚饭时分。好在庄子里的人早就得了消息,预备好了晚饭。大家吃过之后也就洗洗睡了,在马车上奔波一天也挺累。

第二天一早,肖绛精神抖擞的起床。

因为昨晚下了点不大的细雨,空气湿润而清新,让人心旷神怡。

早饭后按照计划,她带着孩子们上堂外课。然后,正好看到亭老爷子给各家各户派来的人手讲解种植土豆的事情。

也不能说是经验,毕竟他也是试种。不过第一次就成功,信心还是很有的。

而那些各府派过来的人都是农事高手,一边听亭爷子讲,一边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建议,越讨论越热烈,倒是彼此又想出很多其他的办法,甚至连病虫害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肖绛就带着孩子们很没有形象的在田埂上蹲成一长溜,很认真的围观和听讲。

为了行事方便,她穿的是男装,孩子们也在她的提示下都没有穿那些锦绣衣服,也都粗衣短打。

这幅画面看在庄子里的其他人眼里,只觉得这位王妃没有什么架子,平易近人。那些权贵子弟也没有那么嚣张跋扈,印象非常的好。

以至于口碑也大为好转,当然那是后话了。

“看到没?世界上没有容易的事情。”听讲结束之后,肖绛对孩子们说,“你们每吃的一粒米,每一棵菜,还有每一口肉,都要经过农民辛辛苦苦的工作,还要对应着天时气候。所以你们长大了,不管在燕北做什么事情,会不会做官,还是会继续读书,都要做个有用的人,都要爱惜百姓知道吗?”

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喊,只觉得这堂课新奇又有趣。

肖绛又问他们,“之前教你们那首悯农诗还记得吗?背来听听。”

孩子有齐声背诵。

那朗朗的声音在这美好的春日里飘散开来,让人仿佛觉得燕北的未来是非常美好的。

“你怎么也在这儿?不在房里盯着吗?”千花小道姑仍然抱着她的剑,站在不远处,像个保镖似的随时注意着周围的动静。

一转头就看到阿离走过来,连忙问。

而阿泠始终站在肖绛旁边,贴身伺候。

第310章 吃饭不积极,一定有问题

“快晌午了,庄子上的厨娘递的菜单过来,我问问王妃想吃什么。”阿离道。

伸长脖子向被孩子们围在中间的肖像看了看又说,“院子里头放心,刅童和拙童守着门。”

庄子是高闯私人的,如果他称了帝,这就是皇庄了,出产和人员都属于私库。

而作为他的妻子,他的王妃,肖绛来了之后自然住在主院。庄子里的管事提前得到通知,早就打扫的干干净净,昨晚肖绛就住得很满意。

主要在现代的时候非常自由,想去哪里去哪里,可是自从到了古代燕北,肖绛就很少出那个王府。偶尔几回,也就是元宵节的游玩,到燕北制药那边勘察地形,然后跑得最远的一次就是被人绑架……

困在一个地方久了,难免觉得压抑,她感觉自已都没憋坏了。

现在虽然只是出城而已,但环境变了,加上庄子里空气清新,有点儿像现代的农家院儿,心情大好就觉得一切都好。

“根本不用问,王妃昨天不是说啦,农家饭吃着才香。”千花挥挥手指说。

“话是如此,也不能真的做庄子里的农户们吃的饭呀。那少油无盐又没滋味的……”阿离笑了笑,“不过是这边的菜肉新鲜,做法简单,怎么也要问一声的。”

千花一想也是。

她们这个王妃是很爱吃的,有一次还给她讲过各种各样的花样吃法,她听都没听过,而且只听听就流口水了。当时王妃还感叹燕北的调料太少,只怕做不出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