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公主明智。”如花二号挑起拇指。
“倒要看看,那高闯会不会来赎我。哼。”肖绛低声咕哝。
谁都知道,女人傻起来无边无际。
她都被绑架了还借此和相公怄气,倒符合了寻常女子的心态。加之肖绛不受宠的传闻很多,如花二号就此放了心。
不过肖绛也不会太过分,让对方重生警惕,因此只是掀开车帘的一点点,观看外面的街景。
其实她也不止是好奇,因为不知道面对的是什么局面,她必须尽可能多了解环境才行。
然后她发现,整个王府居然是燕北的都城胜京,最高大的建筑。
虽然隔着蒙蒙的雪幕望去,视线有些不太清楚,但因为视野开阔,也能看到远处的街景。
基本上,连二三层的小楼都很少。
特别是对比着记忆中武国那九桥十八弯的夜市,对比着那份繁华热闹,就能判断出燕北的经济很不发达。好在街道宽阔平整,倒是很适合跑马和打仗。
整个燕北的都城胜京,看起来就像一座军城。
想来燕北国以武力立国,这场面倒是很合他们的背景。
也正如她所设想,街上根本看不到行人。所以很快,她就失去研究的兴趣。
这里的街道全是正南正北,横平竖直的,找对了方向就很难迷路,实在不需要顶着寒风继续看了。
车里没有放炭盆,已经冷得像冰窖。
“你们不想引人注目,就不该用这样的车马。”肖绕裹紧了自已,忽然开口。
她看出来了,拉车的马不寻常。
“这样的马,拉车才快,反正也没人看到。”如花二号笑起来,“依我看公主这样聪明,肯定能活下来的。”
“活?生生死死,不过一念之间。”她叹息了一句,身子后仰,彻底放松四肢以积蓄体力。
而她这句话似是感叹目前的情形,但是目光却扫向了豆芽。
豆芽不禁一个哆嗦,双手不经意的攥紧了,真的很纠结。
第039章 天子守国门
雪,愈发大了。
马车前行的速度也愈来愈慢,一行人从早上到中午,足足走了两个时辰。
胜京是燕北的王城,分为内外两个部分。
内城人员密集,虽不繁华,却也有古代大城市的规模。
外城却不然。
并没有人居住,而是修建了很多防御工事。
远远望去,没有人烟的时候就像一座废城。
肖绛记得,在初次进入胜京的时候,严天东对自已的徒弟兼干儿子阿土解释过:燕北不像武国和越国,朝代更替频繁。燕北人更为忠君,加之高氏王族中出过没用的废物王,却没出过祸国之辈,所以已经统领了燕北十数代之久。
最早的时候,燕北也曾辉煌,但几十年前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天灾,加上武国在那时换了由赵氏坐江山,出了文韬武略的明主,变得强大,关外各游牧民族也出了强主,燕北在天灾和人祸的夹击下的人口和财赋锐减。到了高闯的曾祖父这一辈,燕北就只能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战养国了。
以肖绛的理解,燕北成为了欧洲古代时瑞典那样的雇佣兵之国。
但战争是要死人的,死很多人,导致燕北的人口,尤其青壮年就更少。
到最后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城池,只把百姓全部内迁。
“城墙是不能往内缩的,因为燕北与我武国接壤之地就是王城胜京。缩回一寸,就是失了一分土地。他们燕北的王亲自守城门,不管他们多么穷棒子,倒真有几分英雄之气,王者之气呢。”当时,严天东说。
这令肖绛想到了大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话。
莫名悲怆和孤勇。
城墙不能回退,百姓迁居内城,再加上兵员人数有限,还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所以内城并没有再建一道城墙。
外城平时就这样荒着,若真有外敌侵入到胜京,也算是坚壁清野。
曾经的民房都改建成了工事,能减缓外敌入内城。因为地形和工事的巨大优势,生死关头连老弱妇孺也可参战。
燕北民风彪悍,人人可成为战士,再加上特殊的城市设计,才令这么多年来不管多么艰难困苦,也没被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吞并。
甚至燕北有女兵营,也有女将军。
似乎高闯的三夫人练霓裳就是。
而王城是燕北的心脏,心脏还在跳动,身体不管受到什么重创也能恢复。
更何况自从高闯入世,燕北军成了百战不败的常胜之师,治国也有方略。到现在甚至强大如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要用和亲这一招来实现表面上的和平了。
行至此时,本来就下雪路滑,加上地形复杂,马车行得就更慢了。
肖绛看不到赶车的如花一号,却能明确感受到如花二号的焦虑感不断加重着。
也是,所谓做贼心虚。
但凡是做坏事,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从心底彻底坦然的,不管表现得有多么自信和狂妄。
“还赶得及出城吗?”终于如花二号掀起车帘,低着声音问如花一号。
摇摇晃晃中,气温又低,令人昏昏欲睡。
连豆芽的精神都萎靡了,肖绛更是半天闭目不动。
她确实感觉意识有点要涣散,可是双手交握,在宽大袖子的掩饰下,在厚厚的大毛衣裳的遮挡下,指甲不断交与掐着另一手的手心。
疼痛,让她能保持清醒。
“会晚些,但耽误不了事。”如花一号说着,又咒骂一句,“这鬼天气!”
“这是往哪走?”肖绛忽然开口,但非常有气无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