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绛都春(81)

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她只能选择心如刀绞了。

阿离和阿泠见她手捧心口又咬牙切齿的样子,不禁对视一眼,轻轻摇头。

直到现在,她们终于能体会到十三小姐的“出身”了。

武国富庶而强大,听说都城开阳的夜市就非常非常有名。可能有你没见过的东西,但绝对没有想买而买不到的。

但凡去往开阳城的,都一定会去见见世面。

十三小姐是武国贵女,肖郡王惟一的嫡女,武帝亲封的御妹,想必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然燕北人的苦日子过惯了,哪里有吃得那么精致呢?

她们三夫人到现在保留着军中习惯,吃饱穿暖就好。除了好酒,平时几乎没有什么花销。

二夫人那边有魏家依靠,却也不铺张。

就是白姨娘麻烦些,可因为有个小鸟胃,吃喝多少都不显眼。

她们落雪院这位小姐可好,要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糯米粉,红小豆,花生仁,桂花,芝麻,面粉,油,还有许多的鸡蛋和糖。

每一样都是顶尖贵好吗?

“十三小姐,您到底是要做什么吃食呀?”阿离终究忍不住问。

“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肖绛卖了个关子,“这可是我到燕北的第一个元宵节呢,之前第一个新年因为生病就错过了,这回要好好过。”

“仪式感?”阿泠想起肖绛常说的那个词。

小姐总是冒出些新鲜词,她们听啊听啊就习惯了,还觉得怪贴切的。

“人啊,得活着有期待,有奔头儿才有意思是不是?”肖绛笑了起来。

阿泠和阿离都觉得,十三小姐不笑的时候普通,但凡笑起来,就特别特别好看,就像春天的百花都开放了似的。

最近似乎养胖了些,本来蜡黄的脸色也白皙红润起来,才寸许的头发黑且密。

整个人说不上顶美,可却让人瞧着就特别舒服。又好像大冬天晒的太阳,明亮但不灼人,还带点懒洋洋的气息。

而对于肖绛来说,身体已经大好,是真的想认认真真过个元宵。

元宵节之后,正月十六的风俗是溜百病,家家户户要去烧香拜神。

转过天,就是新年假期正式结束,讲艺堂也要开课了。

她古代社畜的生活正式开始。

她本身的记忆力一般,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但她所占据的这个身体和大脑,简直是个小变态。

她判定原主是个学者症候群患者,就是俗语说的白痴天才。在精神方面是不健全的,但在记忆力方面却强大到无可匹敌,相当于人肉计算机吧。

令她没想到的是,这种超强记忆还延续到她在现代的知识和经验了。

从前看过科普节目,说是人的大脑就像仓库,学过的,见过的,听过的,经历过的,其实都会把记忆储存在这个仓库里。只是我们普通人,没办法回忆起“东西”放在仓库的哪个地方,自然也就无法调动出来。

也就是:记起来。

但现在不同了,她的灵魂与新身体不断融合,让她不断适应的同时,她的旧记忆也全部鲜活清晰起来。那些她学过的专业知识,她接触到的爆炸式信息。

包括食谱……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她可能从未动手做菜,但不妨碍她在网上搜到食谱,看看做法究竟是怎样的。

从前只是一掠而过,并不会去背。

但现在凭借老天给予的金手指,不管她的记忆,还是原主的记忆,只要被触发,就能清楚的记起,就像刻在脑子里一样。

她觉得她的过去,原主的过去,早晚都会重新浮现。

为了应景,她想来想去,打算从最简单的入手,做一道炸元宵和海绵蛋糕。

她还特意垒了烤炉。

那些食材就是为这两道菜,应该说两道甜点预备的。

她知道,这种旧式的烤炉,其实比现代的电烤箱还要优秀。

如果运用得当的话。

第072章 想她死的人可真多

事实证明,肖绛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世界上也没有全能的人,就算她带着现代人的金手指也不行。

理论知识是一回事,实际操作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现代用电烤箱,上面有火力选择,定时功能,控温功能。讲究些的,还有专门的烤箱温度计,以方便随时监控。

在古代燕北哪有这些条件?一切全凭感觉。

而肖绛发现,如果一个超级吃货,同时还是无敌手残星人,那实在是非常悲催的,所谓感觉,这种比较玄幻的东西也根本不存在。

食谱可以倒背如流,但那离着成品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比唐僧上西天取经都难!

没有打蛋器还好说,借用阿泠超强的手劲和手速就可以打发蛋液,中间分三次加入糖。最终,发泡明显,十分成功。

不过等她按比例加入其他比如面粉,油和羊乳等配料进行搅拌的时候,就发现手法相当重要。好不容易才把已经消泡的、塌陷的蛋糕糊糊倒入提前刷好油的圆铁盘中,又发现老式烤箱不但没有稳定的预热功能,灶火都快灭了。

偏巧,为了给人以惊喜,她把两个丫头都打发走了。

阿泠去采芑院,替肖绛送一小罐糖给练霓裳,以感谢对方愿意借出两个武丫头,并且替她安置了豆芽的事。

虽然肉疼,但礼尚往来么,这点人情事故,肖绛还是明白的。

阿离则在帮她烧起了灶火后就去了大厨房拿饭菜。

据说主院谷风居的元宵家宴还是很丰盛的,不过照例没有她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