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在流放路上,我领着族人致富开荒(156)

作者: 富贵仙人 阅读记录

七婶婶猜的没错,苏鸢呼了口气放下窗帘坐在窗边沉思。

去年牧场在夏末建好后,族里一直在想如何管理。

苏鸢当初的意思是自己隔三个月去一次,距离上次过去已经年前了,那次去放进的小羊小牛少了许多。

所以上次回来后召开的族会中三叔公听说此事后,就提出让族人过去,而他自己也愿意让三房中的一支过去。

他们的想法有来自胡明珠的引诱,更多的也是对牧场的看重和对未来的期盼。

“我知道了,回去就跟爷爷他们说。”

卢婉蓉嘴角笑意明显,宽慰道:“小鸢,族里的未来不能全压在你们几个小辈肩上,胡小姐说的没错,苏氏儿郎没有一个不想大展拳手,也许这正是我们另一条出路。”

坐在苏鸢对面的苏珑抿嘴点头。

队伍后尾的苏绰看了眼思考的苏衍一眼,他想,就算没有胡家小姐劝说,苏家心里也早有决断了。

骑着驴子的苏衍眼眸复杂,若是能换,他宁愿把这个商籍给大哥,自己投身军中。

一行人各有所思。

三日后抵达村中。

苏鸢脑中想着苏崧,到家后休息片刻她换下进城的粗棉衣裙。

穿上补丁麻衣后,她提着背篓前往地里。

大雁村从村头开始,往西北方向延了好几里,如今苏氏开的荒地在大雁村只有三十亩,可苏鸢与苏绰几人名下已经有二十亩地。

他们这五十亩地是花钱请人一起开的,分布在附近好几个村子,其中幸运的是还买到五亩良地,八亩多次地,剩下的都是荒地。

第139章 于苏崧是喜是悲?

商籍荒地也要纳税,不过苏氏有信心能够赚回来。

二十亩地,有一亩种了孜然,两亩种了辣椒小茴香等,这些分布在良地与次地中,剩下的良地全数种了药材,次地全种了比较精细的粮食。

而油菜籽、高粱胡椒等适应性强的作物全数在荒地里。

加上苏氏开辟的荒地,种植的小麦豆子还有牧草,除了纳税吃用还有结余。

其实悍州赋税比铜城等中心城市都重,只不过悍州刺史年迈一心求稳,不敢太逼迫民生,就算郑家宏等人有其他想法,他也会压下。

所以百姓能遇到一个好官,已经就是很满足的事。

“小鸢,你怎么来地里了?”苏崧放下桶直起身子,看到远处跟着播种的人诧异出声。

地里播种的大多是小麦和豆制品,苏氏根据苏鸢的描述研制了撒种的木漏,计算好的空隙适用于撒麦撒豆。

还有一种更方便的,若是生长顽强的种子,可以在牛一边犁地,赶牛的人一边摇晃漏车做到开沟和播种同时进行。

苏鸢拿着锄头在掩埋撒好种子的土坑,掩埋后,后面还有人挑粪施肥。

宛如流水线的工作,总有轻松程序,只是除了苏时咏这样只会播种的人来说,其他都互相帮衬换岗干活。

“回来了,自然就来地里了。”苏鸢撑着锄头看向他笑道。

苏崧捡起粪瓢挨个给新坑施肥,一边佝偻着腰一边开口:“你当心手磨出水泡,回去看顾作坊,地里那需要女郎?”

“马上夕食了,待会跟你们一起回。”苏鸢铲着泥土抬眸乖巧道。

苏时咏拿着木漏“叽嘎叽嘠”播完一条沟,跑回来跟着苏鸢的方向继续道:“二宝可有买鱼回来?”

自从苏鸢去了沙洲后,每次出去就会买些鱼回来,让在西北方无鱼吃的苏时咏也叼了嘴。

“我去的悍州又不是邽兰,哪有那个闲钱。”苏鸢不客气回道。

“悍州也有鱼嘛。”苏时咏不开心嘀咕。

一旁的三房苏研学笑道:“老二你这个馋心呀还是没变,有的肉吃就不错咯。”

说到鱼,苏鸢眼眸一亮。

她抬眸看着一群叔兄道:“要说吃鱼咱们这里也有,那无名谷的溪水清澈纯净,每年春日都有鱼苗滋生,等春末了咱们结伴去捞一次。”

“我看这法子可行。”苏辉走上来笑回。

“辉贤侄,那咱们就说定了。”苏时咏最喜欢这种热闹了,忙吆喝道。

苏鸢看着疲惫的众人露出笑意也跟着欢喜。

到悍州两年多,往日一年四季都要出城游玩、吟诗做酒的苏氏子弟,却在此村束缚了两年。

他们很少饮酒,一年有三季都在地里操劳,而还有一季都是忙着作坊的事。

夕食一到,各家各户的女眷开始来地里呼唤用饭,不过播下去的种子必须尽快掩埋,所以一群人只是挥了挥手改变岗位拿起锄头。

没有锄头的人就挑水挑肥,而苏氏的沤肥处与水坑就建在土地旁边。

苏鸢掩埋上最后一个种坑,顺手撑着锄头蹬上土梗。

她跺了跺脚裤腿上溅起一层的泥灰。

土地一旁建了个茅草屋,专门放置沉重又不值钱的农具,各家扛着自己的锄头铲子挥手笑别:“用了夕食再来。”

农村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苏氏也不例外。

不过不同的是,苏氏夕食后只有爷辈与叔辈的人下地,而与苏鸢同辈的人都会在家默写读书。

不管现在占据他们的生活是商还是农,他们都不会忘记曾经是读书人。

“手都磨红了。”苏萝拿着抹布拉过苏鸢洗好的手柔声擦拭。

“一点点算什么,大哥的手跟肩背都起茧子了。”

饭桌上,洗漱完的几人一点都不像农民,做在宽敞的饭厅,优雅的用餐方式改变不了他们本来的样子。

用餐结束,苏时咏如往常一样捶背偷懒不打算再去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