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炯忽一挑眉,嘴角绽出抹冷笑:“你半推半就然后落井下石?”
庞统无辜一笑:“他不仁我不义,以直报怨,方合孔圣人之道。”
在包炯看来,庞统最聪明的法子无外乎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既准备着襄阳王谋反成功之后当上大功臣又准备着襄阳王谋反失败后落井下石。不过庞统的觉悟高得出奇——他压根就没打算让襄阳王谋反成功。
此时宋仁宗膝下无子,皇室嫡裔中仅剩三名男丁,若是宋仁宗意外“暴亡”,八贤王又涉嫌谋反,襄阳王再怎么“不敢不远”,也得被“担忧社稷”的大臣腿上这个皇位。但庞统清楚,襄阳王好大喜功,他不仅仅想当一个普通的皇帝,而想彪炳史册。
如果襄阳王之前真假太子的计划成功,庞统说不定还会对他有几分信心,可问题是那个计划失败了……
这种人一旦当上皇帝,天下的百姓可就有难了。
庞统一脸正气说出了这番话换来包炯一个白眼,以及一句:“你是不想打仗了吧?”
“这倒也是,自古名将无一爱征战……嗨嗨,你那是什么表情?”庞统一脸无辜,“总之,之前我就提前‘失踪’了一阵,到时候如果皇上问起为何禁军会给他们让路,我就说是襄阳王掳了我去,强拿了我身上的令牌……”
包炯皱眉:“皇上会信?”
“如果有庞贵妃吹耳旁风,再加上一个救驾之功,那么应该会。”庞统笑了笑,“皇上么,总得学会信一些一般人不信的事情。”
包炯乜他一眼:“然后呢?”
“然后什么?”
“何必装傻,想要谋反可不仅仅需要武力,还需要朝中有人支持。襄阳王事败,这些人大概会惶惶不可终日……”包炯冷笑,“庞太师之子,庞统庞大人——?”
对包炯的敌意,庞统报之以摇头一笑:“我打算回乡。”
“……”
“那些人,随他们去便是,我懒得理会了。”庞统笑笑,“虽说皇上表面上信了,可实际上么……总之,我也不想讨没趣。”
他的眼中带着淡淡倦怠:“这么多麻烦事,我实在是懒得理会了……”
“……哼。”包炯轻哼了声,对庞统的表现不置可否,“那么,你打算怎么‘救驾’?”
他们此时已经渐渐接近了襄阳王的队伍,隐约能听见呼喝声,想必此时已经事发。
“小包大人大概不晓得,在下当年还没当将军的时候,可是军中数一数二的神射手。”庞统微笑道。
包炯这才注意到,此人身上……背了一把长弓。
“你打算……”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襄阳王一死,则万事大吉。”庞统的眼中泛出了凶光。
包炯看了他一眼,不作反应。
“不过……既然你在,我就不想出手了。”
“……什么意思?”
“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你有更好的办法。”庞统微微一笑。
“你倒是……”包炯嘴角微微一扯,手下意识按上腰间。
那里,有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唯一不肯动用的东西……
“……算了,总得……讨个彩头。”包炯嘴角扬了扬,“但愿手别生了……”
第141章
出乎包炯意料的,此时禁宫之中并不是一片混乱。相反,那些太监和宫女虽然神情慌乱,脚下的动作却是井然有序。
包炯有些讶异地看着庞统:“御前司还管太监?”
庞统瞄他一眼:“可能么……且不说外官内侍不得随意往来,你觉得我会有空训练这些人?”
“你可能会无聊……好吧,算我没说。”包炯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
他们此时隐身在宫内庭苑中一棵树上——包炯十分庆幸自己好歹还会爬树——据庞统说,这里是观察皇帝寝宫最好的位置,也是最适合根据包炯的要求得出的最适合狙击的位置。
包炯自然不能跟庞统坦白他打算用什么法子,只能粗略描述一下,好在庞统也没多问——至于怎么一路有惊无险地到达这棵树,就全是庞统的功劳了。总之,包炯越走越觉得,为了国家的安宁社稷的稳定,他最好把庞统也干掉……
“不过这些人也不可能是完全自发做这些事的……”庞统坐在树上纵观大局,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惬意,“曹皇后父兄均为大将,想必家学渊源。”
“……皇后?”包炯不曾见过那名据说很贤惠的皇后,经庞统这么一说才想起曹皇后确实出身兵马世家,不过想不到她居然想靠太监和宫女抵挡叛乱……
想法虽好,几率么……
“诶,可别说,如果襄阳王手下的不是那些悍不畏死而且不会思考的家伙,也许皇后真能抵挡到外面的人发现不对劲呢。”庞统对曹皇后评价颇高。
“……反正与我没多大关系。”包炯懒得讨论这种他注定无法参与讨论的事情,开始抓紧分秒平心静气。
再怎么说也是一年没摸过枪了,而且在来到这里之前,他也有两年没真的开过枪……
虽说为了保护他,包炯是警察局里少数的可以随时佩枪的内勤警察,可是在回到警局、成为信访科科长的两年内,包炯顶多是把枪压在枕头底下枕戈以待,还真没参与过实战……
毕竟那时候他的责任是以良好的态度接待来访者,而不是一言不合抽枪顶在人家脑门上——要是这么干,用不了一个月他就能名扬全国公安机关成为一个标准的反面典型。
好在每年有按例的射击训练,不至于彻底手生,当初练得也很狠,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