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闻枝(155)+番外

作者: 五十弦 阅读记录

“什么?”

顾晚枝想了想,那日她答应他的提议,同意定亲后,她说若他有了心悦之人,和离也好休妻也罢,她都可以接受。

那时候他的回答是,“若真有那日,我亲自送你离开……”

可惜风大,将他后半句湮没在了风中。

她还记得那日他与她穿着同色的衣衫,被风吹起时好看的像一幅画。

回想起当时场景,顾晚枝点点头:“记得。”

宋闻峥微微向前倾了倾身子:“那我现在,将后半句告诉你。”

“若真有对旁人动心的时候,我会送你离开,但很可惜,我宋闻峥绝不会对妻子以外的人动心。”

尤其,是你。

宋闻峥垂眸看着她素白的小手,虎口处的小红痣在烛光下暗暗的,留在他心里的记忆却是一片明亮和暖意。

是幼时贫穷,走失在大雪纷飞的京城里,被富家公子欺负后,路见不平的小姑娘从马车里探出头,吩咐下人将公子哥儿们都赶走,然后将他扶起。

小小的手肉嘟嘟,虎口处的红痣像是在白雪间点缀的一粒朱砂。

小姑娘才三四岁的年纪,精致好看的像年画娃娃,狐裘加身,穿金戴银,与贫寒落魄的他站在一起,云泥之别。

下人们飞快地抱了小姑娘上车,对他的嫌恶不加掩饰。

那时候他就在想,若他也是个贵胄之子便好了。

但他很快就谴责了自己。

父母虽贫穷,却生养他,恩重如山,他只允许自己有过一次这样不孝的念头。

这段记忆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过,连母亲李氏都不知道他受过这般欺负。

孤傲的天才少年对自己不光彩的经历是难以启齿的。

自那之后却是更加努力用功,跟着秦老先生读书,跟着道观弟子们一起习武,直到中了探花,入朝为官。

他始终记得小姑娘明亮的眸子和虎口的红痣,却囿于身份不好寻找恩人。

直到那日,顾晚枝在武馆拉住了他的手。

红痣,明眸,他认了出来。

她总说是她欠他,但其实,是他先欠了她才对。

只不过,他自己也分不清初见时他应下她的请求,究竟是基于报答之心,还是对她有意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真的像东玉和孟延武他们说的那样,开窍了。

唔……应当是全开了吧?

从思绪中抽离,宋闻峥看着对面怔楞的顾晚枝,嘴角噙了几分笑意。

“明白了?可还要退亲?”

顾晚枝张张嘴,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还记得,你还欠我一样东西。”

这事儿顾晚枝记得,她一直在心里放着,还想着什么时候他才会讨这个债。

“记得,欠你一个应允。”

宋闻峥目光灼灼盯着她,“那我要你应允,无论如何再不提退亲之事。”

顾晚枝迎着他的目光,犹疑了一瞬,颔首:“好。”

宋闻峥安了心,冷静道:“朝中的事我会处理,你与伯母不要担心,该如何便如何。我相信顾将军不会是贪赃之人,等三部查过文书记录后,我会再去西北走一趟,一月之内必定回来。”

顾晚枝立即就担忧了起来:“西北马上入冬,严寒难耐,你的伤熬得住吗?”

宋闻峥压了压眉头站起,其实他那伤……罢了。

他面不改色道:“无事,到时我走走歇歇。”

说着便将蜡烛从烛台上拿下来,重新放回灯笼,“走吧。”

顾晚枝乖乖的跟着他走了出去。

院子里的家具摆的七零八落的,她下了台阶,正拎起裙摆走得小心翼翼之时,面前忽然伸来一只大手。

浓黑的夜色里,宋闻峥一手执灯,回身看着她,初识时满眼的冷冽不知何时已经被温情所浸染。

这一次,她没再犹豫。

第136章 定国公世子韩钰

“大人,您怎么笑的如此开心?”

回宋家的路上,东玉意有所指地凑过去询问。

宋闻峥只是淡淡瞥了眼他,没说什么。

东玉高兴了,比起之前的冷淡,大人现在这样可好多嘞!

到了家,宋闻峥吩咐道:“这几日收拾好去西北的行囊。”

“去西北?!”

李氏刚好到了他门口,听见这话立刻就被吓到了,“可是圣上派你去的?”

宋闻峥简单解释了一番,只说刑部的公差,并未提到是未来岳丈下了狱,他既不想让母亲担忧自己那份军令状,毕竟他有把握。

也不想让母亲对顾家有何意见,既然他要娶顾晚枝,便不能让她一来就过得不舒心。

李氏听了,絮絮叨叨地要去给他整理行装。

宋闻峥留下阿桃给他打水。

等李氏走了,他吩咐阿桃,“我要离开近一月,这些日子照顾好老夫人,外头的风言风语,万不可传到老夫人耳里。”

阿桃似懂非懂,但看着主子面容冷肃,赶忙乖乖应下。

翌日,宋闻峥赶早便去了刑部,将手头其他活都移交到梅尚书和刘郎中手里,自己则是整理了一堆东西。

刑部大牢不许他探望,他只得先整理了东西,去兵部和户部各走了一遭。

西北军兵力强兵卒多,军饷经手的人也多,记录厚厚一沓,一上午整理了才十分之一。

宋闻峥拿着卷宗进宫去求见隆昌帝。

这回仍然是小顺子来接的他,一路上虽没之前那么善谈,但也没冷待。

杨忠来在勤政殿门口等着,见了他,如往常一样打招呼:“宋大人来了,圣上在里头呢,您稍等会。”

话音刚落,里头就传来唤他进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