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娱乐:让你退圈,你成军队代言人(186)

作者: 玉壶冰 阅读记录

小许重重的点头,眼中绽放光芒。

旁边的副台长等领导,也全都是深以为然,赞扬的点头。

好一个顺应民意!

不愧是台长,说得太好了,中台作为国家面向民众的最主要媒体窗口,本就应该是为人民服务的。

感受到周围赞誉的目光,林枫心中暗暗的为自己的英明抉择小爽了一把……

……

当中台的加更声明发出时,全网沸腾了。

“曹操曹操,真的加更了!”

“没想到中台居然真的有在倾听民众的声音,真是太好了!”

“给中台点赞!”

“不愧是中台,够果断,够气魄!”

“啊啊啊啊,太好了,明晚有三集《人民的名义》看,真想直接穿越到明晚!”

“我把《人民的名义》告诉爷爷,爷爷开心得像个孩子,说明晚加餐!”

“为人民服务,中台这一次做到了!”

“《人民的名义》太好看了,中台加更太棒了,生活虽然还是有些艰苦,但一切都太好了……”

……

全网因为一部《人民的名义》而彻底沸腾,可以说几乎达到了全民观剧的地步。

而在电脑屏幕前看着各种关于《人民的名义》惊人的首播成绩报道的憨犇犇,此时却有些发懵。

当初,他也是《人民的名义》剧组的。

只不过后来,在陆离去执行部队任务的时候,忍不住给自己加戏,从而跟陆离闹翻。

按照他的认知,如果整部剧不加入一些年轻时尚的戏码,是吸引不了年轻人观看的。

毕竟整部剧的办案部分,是严肃的,深沉而又老辣。

这样失败的案例不是没有过,许多年前,芒果台曾今拍过一部叫做《大明王朝1566》的戏,那同样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戏,但是却因为剧情过于深邃严肃,最终导致在播出时候遭遇滑铁卢,也正是从那部戏开始,芒果台不再去拍这种严肃深沉的剧,转而拍轻松无脑的恋爱剧,仙侠剧,更是因此一举成功,从此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

所以,按照憨犇犇的认知,如果《人民的名义》去掉了年轻人的那部分剧情,极有可能要走《大明王朝1566》的老路。

这也是为什么在他离开剧组的时候,敢于跟陆离叫板走着瞧的根源。

在离开剧组的这段时间里,憨犇犇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就等着看《人民的名义》的笑话。

可是现在……

笑话没看到,反倒是看到了《人民的名义》首播即创下记录的报道。

这些报道,仿佛一个个巴掌打在他的脸上,让憨犇犇羞愤难当,脸上的肌肉都忍不住微微抽搐。

“为什么会这样?”

“《大明王朝1566》失败了,《人民的名义》为什么成功了?不应该啊!”

憨犇犇不服气,双手抓着头发,喃喃自语,苦苦思索其中原因。

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两眼放光:

“对了,一定是因为陆离的名气,因为他前面两部电视剧累积的名气太大了,这才导致了《人民的名义》首播创纪录!”

“一定是这样!等那些年轻人们发现这部剧压根就没有年轻人的戏份,都是老头子的戏,年轻的观众就会流失!”

“到时候,嘿嘿,一定会像大A一样,高开低走!”

第165章 遥遥领先 !

《人民的名义》前面两集,便讲述了抓捕小官巨贪赵德汉,以及汉东省争夺丁义珍办案权,最终导致丁义珍逃跑的两大戏码。

节奏紧凑,剧情抓人,尺度大胆……许多元素,让这部剧甫一开播便热度拉满,热议不断。

#汉东省全员坏人#

#手把手教你如何通过一场会议看明白汉东省的官场生态#

#李达康幕后大boss#

#饰演赵德汉的演员是谁?演技太好了#

#陆离演技#

#《人民的名义》首播破纪录#

#请愿加更#

……

一大堆《人民的名义》相关词条登上了热搜。

而且随着中台发布通告,每晚加更一集,更是将这部剧的热度再度推高,一度引发网络狂欢。

与此同时,各大视频平台上,《人民的名义》播放量同样达到了恐怖的数据。

网络版比电视版要晚上两个小时发布。

不过,这并不影响《人民的名义》的网络播放量。

现在的年轻人因为习惯或者工作学习太忙的原因,大都不喜欢守在电视机前等候,而是更喜欢随时随地都可以看的网络播放形式。

而且网络播放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弹幕。

弹幕是在近几年兴起的,可以给观众一种“实时互动”的错觉,虽然不同弹幕的发送时间有所区别,但是其只会在视频中特定的一个时间点出现,因此在相同时刻发送的弹幕基本上也具有相同的主题,参与度极高。

所以配合着弹幕一起看,就显得非常的有意思,特别是《人民的名义》这种话题度高的剧。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是在电视上看过了,还想二刷。

特别是对于那场教科书级别的汉东省高层紧急会议戏,很多人一次看不明白,再看了相关解说之后,心痒难耐,等网络版出来之后,迫不及待的二刷。

但凡看懂了这段戏,无不惊叹一声,牛逼!

所以,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人民的名义》第一天的网络播放量就高达20个亿,几个平台平均下来都有几个亿的播放量。

看着这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每个平台负责这部剧的负责人都笑歪了嘴。

当初出品方要求几大平台共享这部剧的网络播放权,如果是其他剧,恐怕没人会愿意,但这是陆离的剧,没有人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