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贵女穿七零:带着嫁妆养崽崽(164)

作者: 墙外行人 阅读记录

沈旭哭笑不得,自己火力旺,但是小媳妇儿就不一样了,看她刚才进屋那个样子就知道了。

“我不用,你给你自己织一件……”

陆茵茵才不要这些呢,自己空间里有很多毛衣和保暖衣这些,上大学的时候自己有空就去批发一些衣服在大学城夜市上卖,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库存生下来,改改就能穿。

这段时间自己改了几件衣服,趁着收拾衣柜的功夫把不知不觉的放在衣柜里,沈旭应该是看不出来吧……

“我也不用,我冬天里还有,我看了你之前的,只有一件保暖衣能换着穿,我先给你做,下次我再给爸妈写信让他们寄点儿过来。对了,你不是要给你战友寄东西吗?什么时候寄?”

沈旭想了想,“明天吧,这段时间早晚都在熏,我看已经差不多了,现在寄过去正好有些战友过年前休假也能收得到。”

对于这些事儿,陆茵茵不掺和,“你决定就好,部队的事儿你肯定比我熟悉。”

两个人晚上收拾包裹的时候,发现家里买的油纸差点儿就不够了。

“明天我下班顺便买点儿回来吧,马上过年就要寄年礼了,肯定用得到。”沈旭把洗澡间给烘热了,才让小媳妇儿去洗澡。

前进大队的冬日里算是比较冷的状态,加上打柴火也耽搁工夫,大部分的时间好多人都是一个周,甚至半个月洗一次澡。

但是陆茵茵是受不了了的,现代不存在这些问题,古代的时候她更是天天沐浴,但是现在冬天两天洗一次澡已经很勉强了。

小媳妇儿去洗澡,沈旭把暖水袋塞到被窝里,把卧室门上的那扇窗户给打开,当时专门留着给冬日里放炭盆的时候通气的。

陆茵茵洗漱完,坐在炭盆前烘着头发,沈旭去洗澡的时候,洗澡间还留着小媳妇儿的香气,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但是肯定不是自家香皂的味道。

甜丝丝的,但不腻,沈旭很喜欢。

每晚小媳妇儿窝在自己怀里的时候,就能闻到很浓郁的这个味道。

沈旭深吸一口气,按捺下自己的冲动,已经等了这么久,不介意再等等,等到两个人没有任何秘密,等到两个人真正的合情合法……

越想越冲动,沈旭无奈的重新兑了兑水温。

陆茵茵只感觉到沈旭今晚洗澡的时间格外长,而且身上居然带着一股冷气,“热水不够了吗?”

“……够,我泡的时间久了点儿。对了,家里还有信纸吗?我给战友顺便写封信,把我的情况大概说一说。”

这段时间小媳妇儿不仅在写教案,还在写着稿子,不知道之前的还有没有。

“还有,我给你找,你明天去邮局顺便再买点儿一点儿信封,家里信封不多了。”

沈旭应下,坐在书桌前开始给战友慢慢写信,之前他手下那么多战友都在自己走之前给了不少东西,还有很多家属在自己住院的时候经常去照顾自己,这可不能忘了。

陆茵茵把头发烤个半干,开始重新铺床。

之前做的兔毛毯子好了,趁着现在有时间铺在床上,陆茵茵在毯子上还铺了一层床单,之前沈旭从那山上换来的。

铺好之后,陆茵茵自己感受了一下,确实是不错。

沈旭把信写好之后,这才上床,一上去就感受到触感不太一样了,“感觉还不错啊,我们之后要是有多余的兔毛的话,可以做出来给爸妈他们寄去。”

陆茵茵点点头,“行啊,那要开始慢慢攒了,之前的我都用完了。”

这对沈旭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不过……

这个毯子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之前陆茵茵晚上实在是怕冷,每次一上床就自动地窝在自己怀里,今晚屋里温度还可以,床上也很暖和,陆茵茵上床之后窝在原地一动不动,丝毫没有挪过来的的意思。

沈旭:……福利没有了,不开心。

“睡吧。”

等到关灯之后,沈旭不等陆茵茵反应过来,直接把人拉到自己的怀里,禁锢在自己的怀里,轻轻地吻了下去。

陆茵茵也很习惯睡前的亲吻,但是之前可没有现在这样啊……

沈旭的手比之前更放肆……

第151章 难受

陆茵茵神思还清明的时候,是很想推拒的,但是......沈旭的力量感压倒了一切,慢慢地,她也沉浸在这种令人着迷的亲密中。

等到沈旭最后把她放开的时候,身上的里衣已经被人脱掉,这一次实在是太过放肆了......

沈旭哑着声音轻咳一声,在小媳妇儿还在慢慢调整呼吸节奏的时候,默默地帮她把衣服给穿好了,这才重新揽着人躺下。

“你......”陆茵茵很想说,你今晚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是不继续?!

就这么能忍吗?你可以,我不行啊......但这话说出来就太羞耻了,陆茵茵忍着没说。

“还不到时候......”沈旭想等到两人真正的袒露出秘密和心意之后,再有一个仪式。

陆茵茵:......那什么时候才是时候?你不难受我还难受呢!

默默地转过了身,把后脑勺留给了沈旭,等你觉得到时候的时候,陆茵茵决定一定要给沈旭一点儿颜色看看!

沈旭不知道小媳妇儿内心戏这么丰富,默默地从背后靠上去,拥着她慢慢睡了。

第二天走的时候,沈旭轻轻吻了一下小媳妇儿的额头,把被子给她捻好,这才慢慢去洗漱睡觉。

现在他开始上班,陆茵茵昨晚就蒸了许多包子,早上起来的时候他直接在家里吃了再去上班,运输队给他发的饭票那些,可以和同事换成其他票据,反正他们在县城里的人,基本上家里工人多,有些票据自己都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