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重生后,首辅大人坐不住了(2)+番外
他与皇后伉俪情深十载,若非……他又岂忍心……
一屋子内侍宫婢退至屋外,听屋内传来父女俩的哭声,回想起皇后仁善,也都悄摸抹眼泪。
半晌,屋内传出永昭帝的声音。
“让内阁拟旨,即日起,立皇后幼子赵瑾昂为太子。大公主赵徽鸾赐封号‘真宁’,赐居玉衡宫。”
这道旨意,上一世是在皇后大丧后一个月才下达的。这次却在赵徽鸾的刻意刺激下,提前了。
看来,父皇一颗心愧疚得很。
“父皇,儿臣可否接弟弟一起住在玉衡宫?母后拼死产下弟弟,儿臣想亲自照顾他长大。”
“胡闹。”
永昭帝点着女儿的眉心,无语道:
“你自个都还是个半大的孩子,怎么照顾弟弟?”
闻言,赵徽鸾看向自个稚嫩的双手。
对啊,永昭三十四年,她才七岁。
她能做什么?
“昂儿是储君,自有专人照料。况且,朕已命静妃日常看顾,她与你母后素来交好,为人淡泊无争,想来能视太子如己出。”
静、静妃?
赵徽鸾猛地抬头。
她当时躲在瑶光殿外偷听,别人不知,静妃是看到了的。她踢到门板惊到殿内人,还是静妃帮着打了圆场。
静妃若是告知父皇,父皇可还会对她如此和善,如此宠爱?
-
【高亮避雷】
大背景类明,架空。
双洁;无雌竞,不宅斗;非打脸爽文;主打朝堂权谋+言情。
主副CP,甜虐交织,作者坚持走“不为圆满而圆满”“不为虐而虐”的群像正剧风!每个角色都遵循角色性格特点,有各自的命运走向,前期多铺垫伏笔。
(2024.2.22)
第2章 探底
“简简,你怎的如此看朕?”
赵徽鸾慌得急忙低下头去。
帝王宠爱和公主之尊,是她当下唯一的倚仗。
她一定,一定要先把自己藏好!
永昭帝没多心,交代惜春好好照顾公主,临走前又想起一事,折身道:
“皇后大丧,你外祖与舅舅不日将回燕都。你外祖年岁大了,又经丧女之痛,你到时要好好宽慰他。”
赵徽鸾垂首不语。
永昭帝摸着她脑袋,耐心道:“知道了吗?”
“知道了。”
瓮声瓮气的,听起来不大情愿的样子。
永昭帝走后,惜春拧了帕子来给赵徽鸾净脸。
“惜春……”
赵徽鸾望着活生生的宫婢,再度红了眼眶。
惜春是她母后留给她的人,比她大五岁。
上一世,晋兵入宫擒拿她与幼弟,惜春手无寸铁却挺身将她姐弟俩挡在身后。血溅在她脸上,那是她生平第一次感受到鲜血的滚烫。
“殿下莫再哭了,仔细伤了眼睛。”
明明是劝她,惜春说着也忍不住带上了哭腔。
“嗯,好,我们都不哭。”
赵徽鸾知道,眼下不是哭的时候。她还没有看过弟弟,她还要去探一探静妃的底。
永昭帝将太子安置在皇后寝宫,天璇宫。
惜春伺候着赵徽鸾换上一身素服,两人一同来到天璇宫,内侍宫婢呼拉拉跪满地。
静妃拿着一个布老虎,坐在摇篮边,垂眸看向熟睡的婴孩。三十多岁的女人,素净得好像一幅泼墨山水画。
听到院内动静,她朝门口望来,见是赵徽鸾,笑了笑,抬手比了个禁声的动作。
“奶娘刚喂了奶,太子睡着了。”
一如前世,静妃说话总是这般轻声细语的。
赵徽鸾没有去看弟弟,而是朝静妃拱手弯腰,恭恭敬敬作了一礼。
前世,她姐弟二人亦是多仰仗静妃照拂。
“有劳静妃娘娘。”
静妃摇了摇头,眼前小姑娘明明只有七岁,那一双乌黑明亮的眸子却仿佛隐藏了很多情绪。
她没有旁的话,转身离开房间。
赵徽鸾不禁发愣。
前世最后听到静妃的消息是在昭狱里。
醉酒的狱头说,静太妃可真烈性啊,一把火烧了宫殿,葬身火海。
那么文静的一个人,竟死得那般轰轰烈烈。
可是静妃只字不提瑶光殿,赵徽鸾倒有些纳闷了。
或许静妃只是以为她误闯瑶光殿撞上君臣商易机要,为免她受罚才替她遮掩。
静妃应当不知殿内情形。
可别自个心虚,露出破绽。
“殿下?”
惜春压低嗓门唤她,今天的殿下好像格外爱出神。
赵徽鸾回神,这才俯身趴在摇篮边,手指头轻轻戳了戳婴孩的脸。刚出生的婴孩,皱皱巴巴的,远没有日后长开的乖巧模样。
那个有事没事总要唤声“阿姐”的跟屁虫。
“真丑哇……”
赵徽鸾咧嘴笑,眼睛却干涩得发疼。
指尖的柔软触感,昭示着小生命的勃勃生机。
多鲜活的生命啊。
她永远忘不了她十六岁的除夕夜。
漫天烟火绚丽夺目,她捧着两块包在帕子里的松子百合酥,偷偷跑去囚禁弟弟的偏殿。她想同弟弟一块守岁,祈祷来年平安顺遂。
可是内侍掐着弟弟的脖颈强灌汤药,药效极快,刚下肚,鲜血便一口一口涌出。
她把弟弟抱进怀里,哼歌哄他睡觉。
直至,怀里的尸身凉透。
他们就像那两块包在帕子里的糕点,也曾被珍重地捧在掌心,一朝落地,便由着人踩了又踩。
“阿姐,你嫁人了吗?”
“嗯。”
“阿姐,他待你好吗?”
“嗯。”
“阿姐,他喜欢你吗?”
“阿姐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