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后,首辅大人坐不住了(4)+番外

作者: 董迟迟 阅读记录

章台不以为意,反而面带愧色。

“是朕思虑不周,应早下旨让你们先回府收拾整顿再入宫,这一路奔波,劳累老爱卿了。你们先行回府,好好歇息。切勿忧思过甚,伤了身子。”

“谢陛下体谅。”

章家三人起身告退。

“外祖。”

赵徽鸾叫住章台,目光从舅舅、表哥面上滑过。

“外祖有一言说的不对。本宫有父皇,天子之爱加身,不可怜。”

章台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他拱手朝永昭帝告罪:“是老臣言辞失当,陛下恕罪。”

永昭帝抬抬指,表示自己并不放在心上,让他们放心去吧。

“简简,你怎能对你外祖他们如此无礼?”

“儿臣说错什么话了吗?”

赵徽鸾扬起脸,茫然道,“儿臣说的都是事实啊。”

永昭帝沉吟片刻,将赵徽鸾招至跟前,语重心长道:

“你外祖生育了你母后与你舅舅,他们都是与你血脉相连的亲人。”

赵徽鸾点点头,又摇摇头。

“可在儿臣心里,只有父皇和弟弟是儿臣的血脉至亲。旁的人,不一样的。”

“即便如此,他们一个是你外祖,一个是你舅舅,都是你长辈,你也不该说话如此没大没小。没的让人觉得皇室没有教养。你母后往日教你的礼仪规矩,你都忘了?”

见赵徽鸾听他提及皇后,眉眼耷拉下来,泫然欲泣地瞅着自己,永昭帝叹气道:

“罢了,念你近日伤心,这次朕便不罚你。你回玉衡宫好好反省反省。”

“是。儿臣知道了。”

看着女儿走远,永昭帝回想方才之事,摇头失笑。

“这个简简啊……”

段掌印道:“殿下终于不似前些时那般伤心不愿同人说话了。”

永昭帝颔首,这点确实也让他放心不少。

他问段掌印:“简简可同你说了什么?”

段思齐不敢隐瞒,将那番君臣言论如实回禀。

永昭帝听后,直摇头,但私心里又觉得简简说的有一定道理。

“这个赵徽鸾真是太目中无人了!姑姑那般雍容闲雅的人物,怎会生出这样的女儿?气死我了!”

回靖武侯府的马车上,小世孙忍不住一通抱怨。

暴躁世子直接给了儿子一脑瓜:“这不是北境,你给老子说话做事安分点。”

“祖父!”

小世孙捂着后脑勺委屈。

老侯爷章台靠着马车闭目养神,听孙子叫他,睁开眼。

“不许你这么说简简儿。我简简儿最乖了,她年幼丧母,指不定心里多委屈。你是她兄长,理当多体谅,照顾她,怎么能在背后这么说她呢?”

这也太偏心了吧。

小世孙听得瞠目结舌,嘟囔道:“我自个有姐姐,她这个妹妹我可高攀不起。下次,再让我听到她出言不逊,我就揍她!”

管她公主不公主!

翌日,皇后丧仪大典结束已近黄昏。

赵徽鸾趁朝臣修整,得空见到了母亲的故人,钦天监的五官保章正。

“臣陶玄知拜见真宁公主。不知殿下召见微臣,所为何事?”

眼前的陶玄知只是一个末流的八品小官,墨青色的官袍穿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清瘦。

但是赵徽鸾知道,未来几年,他将平步青云,成为除温鸿之外的又一御前红人。

因为她的父皇信奉三清四御。他尊崇道法自然,追求长生,而出身道家的陶玄知恰巧极善方士之术。

赵徽鸾拿出一块玉佩:“陶保章,可还认得此物?”

陶玄知看了一眼,便拜伏在地。

“但听殿下吩咐。”

第4章 弈道

赵徽鸾是在整理皇后遗物时翻到这块玉佩的。

明知靖武侯府即将面临言官的弹劾,她朝中无人,一筹莫展之际,这玉佩给了她灵光。

数年前一个冬天,母后曾在冰天雪地里救过一个落魄道人。为了让道人有活下去的动力,母后给他信物,提点他可以去钦天监谋职。

道人心怀感激,回赠玉佩,只道是“夫人来日若有用得上鄙人之处,鄙人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道人便是陶玄知。

看此人架势,当是记得当年许诺。

“好,那本宫便直言了。”

他们是私下见面,赵徽鸾选在背靠假山的湖边,有湖边翠柳花枝做遮挡,也有惜春在外盯梢作掩护。

留给他们说话的时间不多。

赵徽鸾道:“本宫要你占一卦星象。你们的东西本宫不懂,但你要告诉陛下的是,星象所显,一喜一忧。”

“喜的是,南方升起一颗将星,光芒璀璨,将来能平安南之患。”

“忧的是,北方将星光色渐弱,隐有蒙尘坠落之意,北境蛮虏恐在三个月内生变。”

“陶保章,本宫的话,你可听明白了?”

赵徽鸾伸手,虚扶陶行知一把。

陶玄知就势起身,尽管满心疑惑一个七岁的小公主怎会同他说这些,但他还是郑重应下。

“微臣记下了。”

“只是,这玉佩……”

陶玄知欲言又止。他记得当年马车帘子后传来的是妇人声音,怎会在真宁公主手里?难道是……

他难以置信地抬头看向赵徽鸾,反应过来逾矩,又立马低下。

“是本宫母后的。”赵徽鸾替他解惑,道,“玉佩今日物归原主。”

“本宫嘱托你之事,望你尽心办妥。观天象,占卜吉凶,本是你五官保章正应尽之责,后边的事,与你无关,陛下自不会疑你,于你前途无碍。”

“殿下放心,臣不是知恩不报之人。”陶玄知道,“但不知臣该在何时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