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后,首辅大人坐不住了(48)+番外

作者: 董迟迟 阅读记录

拂冬警惕地挡在赵徽鸾前边,念夏扶着她,三人站在老汉一丈外。

侍卫按压老汉的胸腹,老汉吐出几口水,幽幽然转醒,发现自个没死成,就那么躺在地上,痛苦不已。

“为何要救老叟啊?老叟已经不想活在这世上了。”

他哭着又要往河里爬,侍卫将他摁住。

赵徽鸾不解道:“好死不如赖活着,你有何想不开的?”

老汉笑得凄凉:“你们富贵人家,哪里懂我们升斗小民的苦?老叟只有那么几分薄田,都叫盐官城里的霸王给占了去!非说那儿风水好,那可是老叟家几代传下来的祖田啊!”

赵徽鸾听得直皱眉,念夏嚷道:“还有没有王法了?”

“呵!王法?咱江南地界的王法是姓他王家的王!”

老汉趴在地上,手指用力抓着石块。

侍卫长眼神晦暗地退了一步。

“老叟唯一的女儿也被他们抢了去!老叟想抢回女儿,可是他们把老叟打出来,就隔着墙啊,老叟、老叟听女儿在那边哭啊……”

老汉气得浑身发抖,手握成拳一下又一下砸着地面,痛恨自己无能。

“那、那你女儿现在……”念夏不忍问。

“她死了。”

赵徽鸾突然觉得手臂好疼。念夏死死抓在她胳膊上,气得两眼通红。

王贺脸色微沉,没说话。

温言问他:“你怎么不去衙门里报官呢?”

“呸!老叟把州府所有衙门的路鼓都敲了个遍,一听老叟告的王家,直接没收状纸,把老叟打了一通赶出来。你说说,报官能有什么用!都是同一个茅坑里出来的石头,臭的很!”

温言虽未接触过,但也听过官商勾结、官官相护之说。

他指着王贺同老叟道:“这位是新到任的江南十二府巡按御史,你可以……”

话未说完,又被老叟“呸”了一声。

“狗屁!都一样!没一个好官!”

侍卫长恼了,想要教训老汉。王贺抬手制止,吩咐人把老汉送回家里安置。

“王大人,此事咱们要管吗?”

王贺看向温言,想起温鸿临行前的话,笑着反问:“依公子之见呢?”

“大人身为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有察民生、体民情、惩奸除恶之责,当为方才的老丈讨回公道才是。”

“公子言之有理,只不过方才皆是那老丈一面之词……”

第41章 茶舍

念夏想着老汉的遭遇,实在为他抱不平。她瞅着在前边并肩而走的王贺与温言,轻声唤了句:“殿下……”

她想问她们能不能帮帮那老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嘛,可是她一开口,拂冬就像猜到她要说什么一样,冷冷瞪了她一眼,吓得她不敢说话。

倒也不是怕打不过,而是拂冬周身那股子气势,慑人得很。

“不急,王大人说得对,毕竟是老汉一面之词。”

赵徽鸾的视线落在王贺负在身后逐渐握紧的手上,话却是对念夏说的。

赵徽鸾是真的没想到,她人才刚进江南地界,还没入城呢,就遇上这事了。

路边有间半敞开的小茶舍,以供来往行人歇脚。

棚子下坐了几桌客人,店家是一个上了年纪但身子骨看着很是硬朗的婆婆,嗓门又响又亮,喊着十岁出头的小孙女阿囡给客人添茶。

有熟识的老客都喊她孙大娘。

一行人走得累了,进到茶舍里歇歇脚。王贺同店家交涉,要了几份茶水点心,温言毫无架子地直接坐下,侍卫长同剩下的三个侍卫在边上另一桌坐下。

念夏拿出帕子擦桌子、凳子,孙大娘提着两壶茶水过来放下,看戴面纱的姑娘打扮虽低调但通身气派,猜是哪家的千金小姐。

眼瞅着一个冷脸婢女掏出银针要验茶水,大娘哈哈笑起来。

“姑娘放心,老婆子家的茶水点心都是干净的,老婆子在路口干了三年啦,昧良心的事老婆子不干。”

赵徽鸾看了眼拂冬,示意她收起银针,又同大娘说了句“有劳”。

拂冬捏着银针踌躇,看温言已经开始吃了,才收起来。

“你俩也坐吧。”

她们桌还有空座,念夏、拂冬不扭捏,直接坐下了。走了几里地,确实累。

茶舍边上有一排竹林,间隙飘落几片枯叶。

忽而林中惊起鸟雀,扑翅飞走,枯叶哗啦啦落下,侍卫们同念夏、拂冬瞬间绷紧神经,警惕了起来。

“救命啊!救命啊!”

十五六岁的姑娘跌跌撞撞穿过竹林,哭喊着跑进茶舍。客人们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孙大娘,救我!”

阿囡机灵,一边用小身子撑起她,一边喊:“奶奶,是阿花姐姐。”

孙大娘疾步从里间出来:“阿花,你怎么了?”

阿花同她哭诉,原是她今日采了新鲜的花去城里卖,不成想被恶霸瞧上了,硬要抢她回府做小妾。

孙大娘面色瞬间沉了下来。

追着阿花姑娘而来的三名家丁追到了茶舍外。

“阿囡,扶你阿花姐姐进去休息。”

孙大娘二话不说,挽起袖子走出茶舍,站到家丁面前。毫不畏惧的模样,甚至瞧着有几分泼辣。

其中一个家丁盯着她看了好一会:“你、你是三年前的孙大娘!”

“呵,原来是老熟人啊,小畜生!”

被骂的家丁恼了:“好哇你!三年前你坏了我们大爷的好事,害得老子挨了大爷三巴掌!当年没能找着你,原来是躲到了江宁府!死老太婆!你要嘛交出屋里的姑娘,要嘛老子今天跟你新账老账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