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公主重生后,首辅大人坐不住了(79)+番外

作者: 董迟迟 阅读记录

“这点小事,属下可以的,大人放心。”

白榆利落接过,立马去了大牢。

“呵,这哪里是斩草除根啊!”

听说了县衙最新公布的王敬时罪状,甚至有一条是贩卖私盐,那可是要抄家的啊,赵徽鸾放下手中话本,看向萧青阑。

“他们啊,是保不住王敬时,转而盯上了王家的钱。”

“看来京里还会再下来一个特使。”萧青阑道,“殿下作何打算?”

“盯着王家银库的人那么多,本宫能有什么打算?”

赵徽鸾重新拾起话本,心思却不在话本上了。

王家的银子,谁能不眼馋呢?可是温鸿盯着,江南上下官员盯着,就连她的父皇也……

想她父皇看中温鸿老贼,最重要的一点,怕就是看重温鸿能给他搞钱吧。

都说帝王富有四海,可帝王修座宫殿、恩赐宗室,打赏宫人,哪样不要钱?动用国库容易被朝臣参奏枉顾民生国本,她的父皇想当个明君,只得不断充盈私库。自己有钱了,才不至于次次要看户部脸色。

温鸿聪明就聪明在他不但给帝王谋财,给自己谋财,还会附带着给国库充盈一笔。

此次抄了王敬时的家,当有三成归父皇,两成归温鸿,再两成给江南同燕都里的温党瓜分,再差还有两三成能入国库。

赵徽鸾叹了口气。

行吧行吧,至少解决了会钱生钱的王敬时,能大挫温党气焰,且温鸿给晋王叔筹措军饷应当没那么容易了。

“殿下。”

赵徽鸾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留意到萧青阑出去了一趟又回来。听见萧青阑唤她,手中的话本往下移了下,露出一双明亮的杏眼。

“何事?”

萧青阑把临安府云家大火的事说了说,听得她云里雾里,怎么扯出来一个云家?

萧青阑介绍道:“临安云氏是有名的盐商,云家大爷云洲发迹后,乐善好施,福泽乡邻,是真正的大善人,但他五年前去世了,如今云氏商号当家人是二房的云泽。”

萧青阑顿了顿,说出重点:“参政道贾大人的妻妹周氏,嫁给了云二爷。”

“哦,贾清与云家二爷是连襟啊。”赵徽鸾总算找到关系的连接点,又问出另一个关键点,“昨夜着火的磨房,里边是何人?”

“是大房夫人,宁氏。”

赵徽鸾闻到了家族内斗的气味,索性放下话本,专心探讨起云家:“大房夫人住磨房啊?可真有他们的。宁氏没有儿子吗?”

“有,五年前逃走了。”

“为何?”

“不知。”

赵徽鸾暗道,或许这个“不知”,与五年前的旧案有关。

程沈夫妇是陷入私盐案才死于任上,这云家也是盐商。巧了不是?

“那宁氏呢?死了吗?”

萧青阑摇头:“被人救走了。”

另一边,贾清也收到了云二爷的口信,得知宁氏离奇失踪,气得差点吐血。

他思来想去,觉得能悄无声息带走宁氏的十有八九是萧青阑的人。

又是真宁公主!

贾清跑去求布政使孙彦,得到的是一句:“不是让你处理干净吗?怎么会留有这么大一个祸患?”

贾清有苦难言。

那不是云家大房的儿子逃了嘛,想着把他母亲的命攥在手里,谅那小子也不敢轻举妄动,整什么告御状那一出。谁能想那小子出息得很,他们就更得拿捏宁氏,稳作筹码啦!

贾清又跑去同汪恒商议,得到的又是轻飘飘一句:“啊呀,贾兄,你们实在太不小心了。”

“你、你们,这是何意?是要看着我们死吗?”

面对贾清的错愕,汪恒自在地拨着茶盖喝茶,连眼皮都没动一下。

直到这一刻,贾清才反应过来,孙彦与汪恒要弃掉的不止王敬时,还有他!

第69章 袭杀

“老爷?”

家仆对着贾清的背影,声音里满是担忧。

贾清自从布政使和按察副使那边回来,就一直惶惶然站在窗边。他一手扶着几案,一手负于身后,雪飞进来沾在他须发上,瞧着愈发颓然。

他想了很多,他不能像王敬时那样拿着旧事去要挟,不该有同归于尽、鱼死网破的想法,那只会落得同王敬时一样的凄惨下场。

那不可以,贾府至多只能死他一个。

贾清同家仆交代后事,安排好一家人的出路,他声色发紧,听得家仆眼泪扑簌直下。说到最后,他自己都说不下去了。

男人出仕,当享受声色犬马,当追逐金银权势,贾清不会后悔自己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他只是不甘心,居然折在一个小姑娘手里。

哪怕真的要死,他也不能坐以待毙!

贾清收拢五指,攥紧的拳头捶在桌案上,让家仆叫来了死士。

“哦?他要对公主下手了?”

汪恒眉梢一挑,看向他安排在贾清身边的暗探。他摩挲着玉戒,心下渐渐有了思量。

“你隐在暗处,关键时候可以助他一臂之力。”

真宁公主身边的护卫究竟有多少实力,他不知。但若贾清能得手,那是好事一桩,好歹共事多年,他对贾清不能说没有一点情谊。至于如何同燕都里交代——近来海寇日益猖獗,或是个不错的借口。

但若贾清失手,于他亦无损伤,不过是更坐实了贾清的罪。贾清毛躁归毛躁,但不是个蠢的,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又或许,真宁公主经此一吓,就回京不再查了呢?

暗探领命离开,汪恒依然坐在椅子里,眼睛看着屋外的漫天飞雪。

江南好多年没下过这么大雪了——汪恒心想,上一次这么大雪还是在五年前的那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