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可小王爷是美强惨啊(109)

作者: 言卿瑶 阅读记录

“殿下,臣并非想拐弯抹角,只是在想如何与殿下开口,才算不唐突。”邵翊对顾长思的平铺直叙仿佛感觉到欢喜,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既然如此,臣也就不铺垫了。如今京华是是非时,臣察觉到陛下仿佛不大像放殿下归北境,臣有一计,特来奉上,想助殿下早日归家。”

顾长思平静地望着他,没有任何惊诧和喜悦,也没有任何怀疑和担忧。

他就这么平静地望着邵翊,邵翊微微直起了腰,坦坦荡荡地看回来。

“你要帮我走?”顾长思笑了几声,“邵大人是陛下眼前红人,又如此懂得天心喜恶,怎会不知道陛下对我的忌讳,邵大人要站我这头,岂不是自断青云路。”

邵翊微微垂眸:“殿下就是臣的青云路。”

话音未落,一股大力袭来,邵翊尚未来得及反应,后背就狠狠地撞上了墙壁,咣地一声闷响。

顾长思骤然出手,捏住邵翊纤细的脖颈,邵翊那一瞬的讶异在接触到顾长思盛怒的目光后瞬间偃旗息鼓,他一身素服融于肃王府的白布之下,仿佛是雪地里生出来的妖精,那双狐狸眼因着顾长思的暴起而盛满细碎的笑意。

“殿下不相信臣么?”邵翊被卡得脸颊泛红,“可臣是真心实意的。”

“邵大人这真心实意,来得有多突兀、有多奇怪,邵大人自己心里不清楚么?”顾长思虎口收紧,邵翊呛出两声艰难的咳,“邵大人,当真没有别的话想说了?”

邵翊咳得眼角泛红,但犹带笑意:“殿下想听什么呢?”

“原因。”

“臣与殿下或有旧缘,不够吗?”

顾长思用愈发用力的手指来回答他够还是不够这个问题。

邵翊终于被掐得有些难受了,笑容有些颤颤巍巍的,于是努力去掰顾长思的指节,希望能获得一丝喘息的余地。

“臣……臣……”他挣扎了几下,“臣年幼时立过誓言,无论主君高坐云端还是跌落尘泥,臣……都一生一世陪伴主君左右,誓死不离。”

“如今主君死于宵小之手,为臣者,要为他的身后名誉最后一谋。”

顾长思猛地松开手指,邵翊终于得以畅顺呼吸,捂着脖颈猛烈地咳嗽起来。

顾长思手指有些发抖,但依旧恶狠狠地盯着他:“你究竟是谁?”

第50章 窒息

“昭兴四年,长安城方郜案,先督察院左都御史方堤与先大理寺卿郜宣通信,暗指今上皇位来路不正,致使方氏、郜氏两府上下获罪下狱,成年男子斩首,年幼放逐边疆,妻女没入教坊司为奴,牵连者千二百人,殿下还有印象吗?”

邵翊冲他深深一拜:“我年幼师承方大人座下,方大人曾告诉我,他侍奉了一位真君子,可这位真君子却死于宵小之手,他就连合眼的那一刻,都不曾瞑目。”

顾长思沉默下来。

方堤和郜宣都是三法司的人,以通信暗讽皇帝的罪名下狱,牵连者甚广,可这都是明面上的。

实际上,方堤和郜宣都是淮安王一党。

当年太子更易,宋启迎背后有岳玄林和周忠,宋启连背后也有方堤和郜宣。哪怕是他最后成为了败者,贬黜至淮安,方堤和郜宣都不曾动摇过对他的忠诚,在顾长思的六年淮安生活中,他们两人甚至每逢年节都会来看望,有时还带着自家孩子一起过来。

方堤和郜宣年龄都与宋启连相仿,孩子们的年纪也不相上下,方堤有个女儿,郜宣有个儿子,每每来了淮安王府,三个孩子都会嘻嘻闹闹地玩做一处。

顾长思清晰地记得,那个时候方伯伯家的女儿总喜欢坐在顾令仪的怀里,小姑娘也不过五六岁的年纪,却很认真地摸着顾令仪的发簪,声音脆脆的,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做顾大人这样的女子,博览群书,才满京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才算不负一生。”

郜伯伯家的小子最是嘴欠,这时候总会跳出来:“得了吧,你那诗经背得还没我熟呢,还想和王妃相提并论,你把九歌十一篇都会背了再说吧!”

小姑娘就字正腔圆地骂回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一众大人哈哈笑,顾令仪歪头问他:“那文榭将来有什么打算呢?”

“和我爹爹一样,辅佐淮安王、辅佐淮安王妃、辅佐小世子!”

郜文榭一把扑过来,那时候顾长思还没长起来,总能被他扑一个趔趄,有时候两个人都会滚到泥坑里,浑身都是脏的。

小姑娘就哈哈笑:“他们好像两只泥猴子!”

顾长思拉着郜文榭爬起来,听见他更大声道:“我才不是泥猴子!你见过这么英俊的泥猴子吗?”

“哎哟哎哟可不跟他们闹,走,跟叔叔去下棋,叔叔搜罗了好多棋谱呢。”宋启连光明正大地打圆场,伸手牵过小姑娘的手,唤她,“走吧,小叶。”

顾长思就在父亲和方叶渐行渐远的背影里猝然回神,原来不过是短短一瞬。

邵翊没有抬头,等着他说话。

顾长思按了按心口:“我回到长安城后的事情,就不记得了。后来在玄门修养时翻过一些关于当年旧事的卷宗,郜大人和方大人全家……无一幸免,斩首、流放、为奴。”

他说不下去了。

纵然他不记得,可是他也难以想象,当年那个骄傲的小姑娘会没为官奴、与她心心念念的理想抱负永远相隔千里,当年那个调皮的小伙子会被流放到边疆,飞沙走石又是获罪流放,他有没有活着走到边境,谁都不知道。

而那些大人,早就在残酷的皇权之下,被碾成了碎片,尸骨都捧不起来了,连个碑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