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437)+番外

作者: 言蹊云浅 阅读记录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陶培胜会坚持把她接过来的原因,老太太在那边是一个亲人都没有了。

而且,那边乡下还传赵大娘命硬,把所有的亲人都克死了,乡亲们大都避着她,她在那边乡下的日子也不好过。

马母听完马小娟说的,有些摸不准了。

难道老太太真是因为没有其他依靠了,心里害怕培胜他们也不管她了,这才时时盯着?

“要不你试着嘴甜一点,平时多哄着她点?”

“哎呦,妈,你可真是我的亲妈,尽给你亲女儿找事。你是知道我的,我这人吃软不吃硬,她越想我哄着她,我还偏就哄不了了。我心里也憋着气呢,嘴哪里甜的起来。”

“这培胜都把人接来了,按她这性子,你们也不敢把人送回去。这怎么都要处,她一大把年纪了改是不可能的,你再不改,这日子还咋过?”

“不用改,很快就不用处了。我这次高考我觉得考得不错,到时候我上大学去了,就不用跟她相处了。”

“赵大娘这人,心地不坏,就是难相处。”马小娟感叹。

马母瞪了她一眼,“上学总有放假的时候吧?毕业了呢?难道你还想分到其他地方去,跟培胜分居两地?”

为了一个外人,搞得夫妻俩分居两地,那才是天大的傻事。

看来,她得跟亲家母说说这事,得想个好的方法才行。

有些话,孩子们不方便说,她们这些当长辈的来。

第374章 刘玉枝的打算

7月中旬,各地陆续开始中考。

大学生们也在努力学习,为期末考试做着最后的冲刺。

苏廷谦也忙着写最后的总结报告,等这学期结束后,正式离职。

7月18日~20日,整个黑江省,都在进行紧张的中考。

之所以紧张,是因为黑江省为配合国家教育改革,下学期将对初中的学制进行改革,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

也就是说,如果今年中考没考上高中,复读的话,得再读两年,才能参加中考。

除了学制的改变,初中还增加了课程。

现在,初中的课程只有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常识、音乐、体育(劳动)。

新学制后,初中的课程变更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

一下子由8门课变为12门课,新增4门全新的课程,对复读生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学的少的时候都考不上,学得多了,只怕就跟更不用想了。

陆行军和刘玉枝一起把陆凤芹送到考场,叮嘱她一定要认真作答,不可粗心大意。

等陆凤芹进去了后,刘玉枝有些担忧的问陆行军,“她爹,你说咱凤芹能考上吗?”

“我怎么知道。先认真考就是,实在考不上,就复读。”陆行军道。

他问过班主任了,班主任说陆凤芹的成绩,要是发挥的好,应该勉强能考上,要是发挥不好……

“可不是说复读要多学很多课?而且听说还得复读两年……”

“能考上自然最好,考不上有什么办法,两年就两年吧。”

刘玉枝蹙眉,这要真再读两年,又得花不少钱呢。这下半年,爱芹也跟着要上初中了。

读初中可不比读小学,一学期得6块钱学费,外加书本费和学杂费2块钱,一个学期至少得8块钱。如果要住宿,一个学期还得再交2块钱住宿费。

除此之外,还要买纸笔,还要吃穿用,哪哪都要钱呢,这一年下来,一个人怎么也得要30块钱,两个人的话,就是60了。

这也得亏她有工作,不然哪供得起。

“我看凤芹也不是爱读书的料,要是没考上,不如……”

陆行军瞪了她一眼,斥道:“你别在那想七想八,凤芹好好一孩子,就是被你教坏了。她要是没考上,愿意复读就复读,不愿意,就去下地挣工分。”

这时门口还有其他家长,刘玉枝冷不丁被斥,闹了个没脸,瞪了陆行军一眼,骑上自行车上班去了。

她跟这个犟驴说不通!

脸面哪有那么重要?能得到的实惠,才是自己的。

如果大丫自己喜欢学,她不愿意供,那是她的问题。可分明大丫就不爱上学,勉强着她上,她也学不了多少进去,还耽误时间。

还不如让她出去挣钱,挣的钱正好供二丫读书,她看二丫就是个爱学习的。

*****

7月中下旬的时候,高考成绩出来了,陶培胜托人给马小娟查了成绩。挺不错的,考她报的那个本科学校,应该是稳了。

马小娟心情美滋滋,正好她弟弟和妹妹也从大学放假回来了,马小娟便把孩子丢给他们,自己准备到羊城去找苏茉,顺便见见世面。

马小娟的弟弟妹妹去年也参加了高考,都考上了不错的学校。

马弟弟、马妹妹没想到自家姐姐这么不靠谱,把孩子丢给他们,自己跑出去玩了。不过想到姐姐这些年在乡下受了不少苦,便任劳任怨的带起娃来。

7月底的时候,中考成绩出来了,陆凤芹没考上,离录取线差了十几分。

清溪县是个小县城,就只有一所高中,这没考上,就没有其他可选择了。要么复读继续考,要么就不读了。

陆行军问了陆凤芹的想法,陆凤芹低头沉默,没表态。

陆行军也没惯着她,第二天就叫她一起下地挣工分去了,还交代了小队长,让他按成年劳力给陆凤芹安排活干。

15岁了,大姑娘了,不说一天8个工分,6个工分总是能干的。

一天下来,陆凤芹就受不了了,晚上刘玉枝下班回来,就跟她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