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公主一红眼,糙汉将军来抢亲(258)
明明他的儿子从未改变,怎么他却一点没发现呢?
元武帝反反复复看着手中的家书,旁边赵皇后哽咽垂泪道:“皇上仔细想想,这两年来晗儿遇刺了多少次?他可曾对皇上诉说过半分心中的惶恐啊?”
“如今为了皇上,为了天下百姓,甘愿请命出征,即便是负伤了也不对皇上言说半分。”
“皇上,臣妾替自己的孩子委屈啊!”
赵皇后说着便哭了起来,元武帝这心里也不是滋味,转头将皇后揽入了怀着,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是朕疏忽了,以后朕一定好好弥补晗儿。”
赵皇后却是轻轻摇头,望向元武帝说道:“皇上什么都不需要做,晗儿并不希望皇上觉得他无用……”
“皇上只需垂怜一二就够了。”赵皇后这话说得极为平静,轻轻将那家书收好道:“皇上也千万别说看过家书,这孩子在皇上面前总是要强的。”
“还是你有心啊。”元武帝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他本以为赵皇后会借此对他提什么别的要求。
或许是说给太子嘉奖,又或许是说给太子放权……
但是赵皇后什么都没要,只像是寻常关爱孩子的母亲那般,让元武帝这心里久久不能释怀。
等到元武帝从坤宁宫回了前殿,再有人前来提及四皇子‘无辜’的话语,求皇上重审冤案,元武帝便忍不住沉下了脸,二话不说直接驳回了。
如今太子尚在为靖国征战,甚至连负伤都不言不语,他若是如此草率放了老四,太子归来得知事情始末该是对他这个父皇何等失望?
元武帝直接截断了所有人的话语,也不处置姜元恺,就这么把人关在大牢里,一切事务延后再议。
镇北王平安苏醒,赵皇后那始终提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她身为皇后不能在外太久,早在镇北王有好转迹象的时候,赵皇后就已经回宫了,只有姜月昭是隔三岔五去看望。
夏季进入尾声的时候,镇北王已经能下地走路了。
只是昔日健朗的镇北王,如今行走艰难步履蹒跚,走两步便胸闷气短,太医来检查过多次,最后告知镇北王此番伤及肺腑,再难痊愈了。
“外祖父!”姜月昭带着人拎着食盒到来的时候,镇北王正由着下人扶着,在庭院之中一步一步挪动着走路。
哪怕是太医说再难痊愈,镇北王也丝毫不曾放弃。
那站在庭院之中的老者穿着简单的布衫,头发打理得极好,面容虽是苍老但是身体却依旧健硕。
姜月昭迈步走近,望着眼前的外祖父心中满是酸涩感激,幸好一切都还来得及,她的外祖父这一世平安无事地回京了。
“快歇着,即便是要康复也不能操之过急。”姜月昭略带埋怨,望着镇北王说道:“我炖了药膳汤,外祖父快来尝尝。”
“好,好。”镇北王笑着应着,挪动脚步去一边的椅子上坐下,有些无奈叹息说道:“人老了,若是以前这点小伤早该痊愈了,如今这身体实在是跟不上了。”
“外祖父知道就好,您就该留在京中好好享福。”姜月昭笑吟吟地看着镇北王说道。
“你这丫头……”镇北王呵呵一笑,转而去看食盒之中的膳汤,一脸诧异说道:“这都是昭昭亲自弄的?”
“倒也不算亲自,我站在一边亲自看着的。”姜月昭一本正经道。
“哈哈哈!”镇北王闻言顿时大笑摇头。
“以后无需这般麻烦,外祖父虽是许久不曾回京了,但是这府上的人还是健全的,做些吃的没问题,何需你亲自从公主府送来。”镇北王一边端起碗一边说道。
“那不行,若不用膳汤,我如何日日来看望外祖父啊。”姜月昭轻哼两声道。
镇北王吃着膳汤嗯了一声,笑看着姜月昭说道:“可别冤枉外祖父,这府上人何时拦过你?”
第240章 不像话
姜月昭托着腮眯眼笑着,看着外祖父将膳汤都喝完了这才满意。
她挥手让旁边侍女收拾了食盒才道:“外祖父要早些好起来才行,我府上还有许多人等着想见外祖父呢!”
“嗯?”镇北王擦了擦嘴,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平静一笑道:“外祖父留给你的人,可还好用?”
“自是好用的。”姜月昭点头笑着。
“当初你一心要嫁温家,外祖父不好劝说,且恰逢北境动荡不得不离京而去。”镇北王眉眼略带几分沉肃说道:“留下这帮人马便是要护你周全,幸而是平安无事。”
“那温家果真不是什么好东西。”镇北王说着忍不住皱眉。
姜月昭听着只觉得心里万分涩然。
垂下眼眸想着前世的自己丝毫未能用到外祖父的这份苦心,白白将自己葬送了……
镇北王伸手拍了拍姜月昭的脑袋说道:“昭昭不难过,如今你有了越正濯做你的驸马,外祖父才是最放心的。”
姜月昭抬起眼来,这才顺着镇北王的话语询问道:“驸马在北境可还好?”
“那是自然,外祖父还能欺负了你驸马不成?”镇北王哈哈大笑,说着越正濯初到北境很不适应那里的天气,硬是咬着牙逼着自己出去纵马,适应疾走时候的冷空气。
越正濯不仅对自己如此严苛,便是下边的将士们全都被带着去适应。
一定要他们在上战场之前适应过来。
镇北王略带感叹说道:“只有看到越正濯,我才会觉得后继有人啊……”
姜月昭心下酸涩,镇北王当初孕有两子一女,但是她那两位舅舅都是早夭,偏偏外祖父对待外祖父情深义重,在外祖母病逝之后再不愿碰其他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