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111)

天光大亮,男人穿衣下床去煮饭。

“赵西平,你完蛋了,你要花银子给我看病了。”隋玉还在笑,下一瞬就捂着心口说:“你背我去看大夫,我可能怀娃了,头疼想吐,浑身难受。”

赵西平从床尾绕过来,他伸手探上她的脑门,有些烫,他拿过衣裳扶她起来,问:“什么时候不舒服的?怎么没吭声?”

她唉声叹气一整夜,所以他没发觉她不对劲。

隋玉一起身,呕意顿时浮上来,她慌忙推开男人,偏头就吐,难受得眼冒泪花。

赵西平深吸一口气,他压下心头的难受,一手搀着人,一手给她拍背,说:“良哥儿,去舀一瓢水。”

隋良蹦下床,咚咚跑出去。

“真没出息,白赔了饭不说,还把自己气病了。”男人拿衣裳给她擦。

“你别气我。”隋玉躺下抹眼泪,“隋慧要是有难处我也理解,但她答应我了,没做到却没给我个解释,连句道歉都没有,糊弄人不是?我可没对不起她啊。”

隋良端了水来,赵西平接过,问她漱不漱嘴。

隋玉不理会,自顾自说:“春大娘还说好人有好报,我不是好人?还是隋灵是好人?我真他娘冤枉,该死的贼老天……”

“砰砰砰——”

有人捶门,赵西平没理,他将水瓢递给隋良,他脱下沾了污秽的裤子,打算换条干净的裤子带隋玉去医馆。

“砰砰砰——”捶门声又响,老牛叔在外喊:“西平,开门。”

“来了。看着你姐。”他交代。

老牛叔听着脚步声过来,赶在门打开前跑了,赵西平开门只看到一个背影,以及堆在门口的两筐粮食。

他将粮食挑进去,跟隋玉说:“好人还是有好报的,老牛叔给你送粮来了,怕我饿着你。”

第57章 我去挣军功,我们不求人了

给隋玉穿好衣裳,绑好头发,赵西平拧了布巾子给她擦干净脸,他喊上隋良,背起隋玉出门去看大夫。

医馆里,大夫也刚当值,刚喝口水就见有病人上门,他放下茶碗拿脉枕。

赵西平将人放下,说:“有些发热,她说头疼想吐,出门前刚吐一遭。”

大夫点头,他按住隋玉的手腕,过了好一会儿才动手开药方,“年纪轻轻的,肝火怎么这么大?夫妻俩斗嘴吵架了?”

赵西平沉默,不好说个中原因,只能默认。

“大夫,我怎么了?”隋玉问,“我就是还有点头疼,吐了之后舒服多了。”

“肝气郁结,气血不足,脾胃虚寒,你的毛病还挺多,多大了?”

“十……十七岁,再有半年十八岁。”

“你葵水多久没来了?你心里没数?还没生过吧?以后不打算要孩子?身体糟蹋成这个样子才来看病。噢,不,如果不是这次生病,你怕是还不会来。”大夫一通数落,他将药方递给赵西平,说:“交钱去抓药。”

“等等。”隋玉拉住赵西平,扭头问:“要喝多久的药?一共大概要花多少钱?”

赵西平恼火地打开她的手,说:“不用你操心钱的事,我手里有,钱用完了我能去借。”

隋玉苦着脸,见大夫阴着脸盯着,她疑惑道:“怎么了?”

“钱比身体重要?难怪你郁气这么重。”

“你不懂。”隋玉叹气,“大夫,你还没说要吃多久的药。”

大夫不理她,等赵西平提药包过来了,他才交代说:“一包药煎三天,一天两顿,三碗水煎成一碗水,不能睡前喝。”

赵西平将他的话重复一遍,点头说记住了。

“这十副药喝一个月,一个月后再来找我。”大夫瞥隋玉一眼,说:“以后多找她吵架,她肝火旺,郁气也重,都憋在心里,时间久了吃不好也睡不香。这场病生得就刚刚好,你看她现在多精神。”

赵西平也觉得这场气没白受,一下子诈出来这么多毛病。

“劳您再给我小舅子把个脉。”他推隋良过去,说:“手放脉枕上。”

隋良看隋玉一眼,他提心吊胆地抬起胳膊,眼巴巴地盯着大夫,生怕也要给他拿药,多花钱啊。

“年纪这么小,身体就亏损了?”大夫讶然,他打量隋玉姐弟俩,说:“从他乡迁过来的移民?”

隋玉点头。

“难怪。”大夫松开手,说:“小子年纪小长的快,多吃饭多吃肉能补回来,他根底还不错,没伤到根。”

隋良大松一口气,他迅速缩回手。

“我弟弟不能开口说话,您再看看,他之前在路上看到杀人的,受到惊吓就发不出声了。”隋玉借这个机会多问一句,“良哥儿,手再伸出来,让大夫看看。”

大夫摆手,他遇到过这样的病人,吓疯的人也不是没有,他没有办法治。

“从脉上看不出来,说明他身体没问题,我见过的几个病人,吓疯的人一辈子好不了,不会说话的,或是变成结巴的,可能长大了想开了就好了。”至于那些人好没好他没说,孩子在这儿听着,他只能往好处说。

隋玉摸摸隋良,她跟大夫道谢,“那我们这就走了。”

“急什么?进里间躺着,我给你扎几针。”大夫冲药童招手,药童来说里间已经收拾好,他让药童带人先进去,他去拿针包。

赵西平跟隋良在外面等着,听隋玉在里面不着调地嫌弃银针太长她害怕,又听她嚷嚷叫疼,他觉得她又活过来了。

针扎上,大夫出来了,赵西平跟隋良进去。

“针都扎进去了?”隋玉闭着眼,她不敢看。

赵西平只看一眼就慌忙挪开视线,她躺在床上,衣襟坦开,身前只罩了个肚兜,他虽说跟她同吃同睡大半年了,这半年看见的都不如这一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