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生意,隋玉不敢将就,她从自家面缸里舀半瓢面出去对比,冬子爹磨的面不孬,她出去借个面斗来量面。
一斗面三百六十文钱,两坛子倒出三斗面,剩下的不足两碗,冬子爹带回去自家吃。
“昨晚还欠冬子娘八十四文钱,这是一贯,这是一百文,再给你数六十四文钱。”隋玉拿出今天特意留的铜板,她反复数两遍,说:“大哥,你也数两遍,确认清楚了再走。”
“哎,行。”
隋良拿个草团出来让他坐。
隋玉继续去揉面,男人不在家,没了依赖,她自己揉面也揉出了功夫,手腕上的力道练出来了,一盏茶的功夫,盆里的面就揉成了团。
赵小米正在切萝卜,隋玉过去装两瓢先去炒馅,猪肉下锅煸出油,只留半勺油,其余的都舀起来装罐。
“钱是够的,我走了。”冬子爹拿起扁担,他以为隋玉在准备明天包包子的馅,闻着肉香,说:“难怪你生意好,太舍得放油放肉了。”
隋玉没解释,反而跟着他的话说:“做实在生意,不能偷工减料。”
“你还要面吗?我家还有麦子。”卖面比把麦子卖给粮铺划算多了。
“过个五天,你再给我送两坛来。”隋玉觉得这人不是偷奸耍滑的性子,她跟出去说:“我五天要用三斗面,你隔五天给我送三斗来,只要面不比粮铺的糙,我就从你这里拿货。”
“我家存粮也不多了,去年拉去粮铺卖了不少。”冬子爹懊恼,他许诺说:“今年麦收了我不卖给粮铺了,磨面卖给你。”
隋玉冲他一笑,稍稍提点道:“你没有,别人家有啊。”
冬子爹恍然,他瞬间大喜。
“我要的面不多,你别折腾多了,小打小闹还好,别让官府找上门了。”隋玉又提醒一句。
“我晓得我晓得,我就是从亲戚家借点粮。”冬子爹兴冲冲回去。
隋玉回屋包饺子。
“骚狐狸,净勾搭男人。”对门的婆子低骂一声。
一盖帘饺子包好,冬子爹挑两个筐来了,一筐泥萝卜,一筐萝卜秧,他进门将两样东西倒地上,说:“今天这筐萝卜不要钱,谢你的。”
隋玉没客气,她出的那个主意抵他卖十亩地的萝卜。
“那个、你做生意注意点,我听说有人眼红要去举报你。”冬子爹快速嘟囔一句。
说罢,他快步走了。
赵小米扭头看去,又担心地看向隋玉,她不解地问:“举报什么?”
“谁知道发什么癫,不用搭理他们。”隋玉不解释,她放下包好的饺子,说:“随他们举报去,我可不怕。”
傍晚时,隋玉出门在巷子里挨家挨户买黄豆,凑够二十斤,她回来舀两碗发黄豆芽,荠菜不嫩了,她打算过两天换个馅。
次日出摊,主卖猪油萝卜馅包子,赵小米穿着一身红站在摊子后面,路过的人齐刷刷看过来,不等扭头,又听隋玉吆喝着三文钱一个的猪油萝卜包,这时候街上卖萝卜的人不多,很多人都愿意买一两个尝尝鲜。
这天不等太阳落山,隋玉跟赵小米就收摊回家了。姑嫂俩回去了没休息,切萝卜的切萝卜,揉面的揉面,两人商量好明天要多蒸三笼包子卖。
第93章 发展赚钱的路子
“玉妹子,菜我给你送来了。”腊梅嫂子提着一筐苦菜进门,说:“苦菜晒过一天,今天日头烈,过个晌就晒蔫了。”
“嫂子你进来,先等一下。”隋玉正在揉面,空不出手去称重拿钱。
腊梅嫂子放下筐走进灶房,见隋玉包着头巾大力和面,她坐在灶前陪着说话:“今天回来的挺早啊。”
“今天生意好。”
“我听说你可有名了,南水街的包子西施,好些人买包子就是冲这个名头去的。”腊梅嫂子歪头看她,脖颈子长的人低头揉面都好看,下巴也好看,她敲了敲自己的短脖子,说:“我听人说有两家也想去摆摊卖包子,我心想没你这张脸,真去摆摊了也是白折腾一回。”
“哪两家?”隋玉问。
“隔壁巷子里的一家,十二屯还有一家。”腊梅嫂子不含糊,她扯根草缠手指上,说:“你注意点。”
隋玉撇开脸笑了,她搓着手上的面,扭身说:“我又不是去打仗,注意什么。南水街也不是我的地盘,谁爱去摆摊谁就去,我只管做我自己的生意。走,称称有几斤菜,晒过了就以干菜的价收。”
腊梅嫂子跟出去,她提起筐抖了抖菜,说:“还没晒干,要不我再拿回去晒两天?”
隋玉捏一把,说这个湿度正好,她进屋拿出秤,她家秤小,一次顶多能称二十斤,分两次称,一筐晒过的苦菜一共三十二斤多。
“算三十二斤好了,三文钱两斤。”隋玉进屋数出四十八枚铜板,说:“我俩关系好,只给你论这个价,可别跟其他人说。”
“那我占你便宜了,你放心,我不跟别人说。”腊梅嫂子接过铜板,说:“你还要菜吧?我去给你买,买回来择洗干净再晒蔫巴给你送来。”
隋玉啧啧两声,她拍着腊梅嫂子的肩,说:“瞧瞧,这就是聪明人。”
“比不得你,我挣点小钱。”腊梅嫂子笑得露出牙龈,她捻着手上的菜叶,说:“我认真的,你揉面又炒馅多累人,白天不在家,也没时间洗菜择菜,不如交给我来弄,都给你弄干净了送来。”
隋玉思考两瞬,说:“行,你过两三天给我送五十斤干菜过来。”
赵小米闻言吃惊,今天买的三十多斤干菜都够她们用六七天了,还买五十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