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442)

“你怎么不提我三哥啊?”赵小米小声嘀咕,“我三哥不还是分家另过了。”

赵母噎住,“没分家,就是距离远。”

“没分家?我大哥二哥敢来指着猪圈的猪说大半是他们的吗?”赵小米稍稍大声,她透露说:“我们今年做粮草生意赚了不少钱,这生意是我起头的,也是借我三哥三嫂的手做起来的,能赚钱是我的功劳。现在不趁着老二娶媳妇的时候分家,过些年,等我公婆不在了,老二一家要分走不少钱财,我亏死了。”

“今年赚了多少钱?”赵父问。

赵小米没了声,她犹豫几瞬,说:“忙了一年到头赚了三千多钱,买了个奴隶回来干活,也不剩多少了。”

赵父心里复杂难言,来到敦煌,他都不认识钱了,老三老四两家赚钱跟捡钱一样,老大跟老二两家在地里辛辛苦苦刨食,一年到头落个三五百钱还满足得不得了。

“娘,行不行啊?”赵小米推他娘。

赵母摇头,“我跟你爹不掺合你婆家的事,你在黄家一没挨打,二没受罪,我跟你爹就满意了。你想分家你去说,挨打了去找你三哥,看他管不管你。”

赵小米没打算找她三哥,一是不敢指望,怕他骂她,二是担心她婆家人骂他以权压人,会搞坏他的名声。

“那你们明天去我家吃饭。”赵小米琢磨着去跟她三嫂唠唠,起身就准备离开。

“我跟你娘不去,这顿饭省了吧。”赵父开口,“你什么时候安分了,我跟你娘再登亲家的门。”

赵小米直接被气哭了,她去跟隋玉抱怨,隋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封建朝代下,赵父赵母的想法才是主流。

“你跟妹夫商量商量,让他出面说,就是不分家,生意方面的事也要讲个明白。”隋玉只能安抚,“你小叔子不像心眼多的,你若是信任他,就多费心帮他挑个好媳妇,以后你能多两个帮手。小米,钱是越赚越多的,眼光放长远些,你生意越大,要的帮手越多,你看我,手上没可用的人,只能在奴仆里挑挑拣拣,也是许了利出去。”

赵小米的情绪平复许多,她仔细琢磨隋玉的话,说:“三嫂,你的意思是我分他几成利?”

“三七,或是二八都行。”隋玉吁口气,说:“能多个帮手就别多个仇人。”

“行,三嫂,我听你的。”小米打消分家的念头,若是强硬分家,她会落个恶名,以后必定会影响她的孩子,这个不行。

隋玉有些恍惚,她看着小姑子,有一瞬间错以为她才是这个朝代土生土长的人。

第238章 东风压倒西风

是夜,屋外响起细密的噼啪声,风吹动门,哗的一声响。赵西平醒了,他听院子里有什么滚动的声音,动静还不小,赶忙穿上羊皮袄下床开门。

下雪了,准确来说是下雪籽了,落在地上噼啪响,他走出去,雪籽打在脸上生疼。

“老三?”赵父在屋里喊一声,“是你起来了?下雨了?”

赵西平捡起在院子里乱滚的箩筐,说:“下雪了,外面风大,你跟我娘明早多穿点。”

“我昨晚说要下雪,你娘还不信。”赵父嘟囔几声,接着又咔咔咳几声。

“你喝点水。”赵母嫌他咳得烦人。

“水凉了,我怎么喝?”

隔着一道门,老两口的说话声嗡嗡发闷,赵西平站在檐下望着天,大概是夜里脑子迷糊,他恍然想起小时候,小的时候夜里出来撒尿,听到爹娘半夜不睡觉,躺在床上抱怨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饭量大,一年到头攒不到钱,全填肚子里了。那时候的絮叨声让他不安,现在的絮叨声却让他有些踏实。

推开门,一股寒风涌进来,隋玉嘶一声,她拉起褥子蒙着头。

“喝水吗?”赵西平问。

“不喝。”

“小崽醒了吗?”他又问。

“没醒,他睡得沉。”

“嘻嘻。”装睡的小孩偷笑一声,他拱在被窝里问:“爹,雪下的大吗?”

“还没落雪,现在下的是雪籽,像一颗颗小石头。你喝不喝水?”

小崽咂咂嘴,说喝。

赵西平又出门,他打开大门出去,快步跑去西厨,厨院的大门没落锁,他抽开戳在门环上的棍子进去。

草垛下睡的两只大黑狗竖起耳朵,迅速从草垛下钻出来,又悄无声息靠近。

两道哈气声靠近,赵西平回头,借着火光看见两只黝黑的狗头,还有晃动的尾巴。

“把我当贼了?”赵西平问一声,“够警惕,明天杀猪给你们吃大骨头。”

锅里的水烧开了,他舀两碗,赶着狗又出去。

“爹,有热水你喝不喝?”赵西平隔着门问。

赵父一听这话就精神了,他披着袄子下床,高兴地嚷嚷:“我就咳两声,你娘就是事多,喝不喝水都行,你都听见了?这老婆子,忒折腾人。”

赵西平把碗递过去,门都没进,脚尖一拐就走了,顺带说一句:“小崽渴了。”

老头子的脸垮了半寸,他关上门,一口气喝完半碗热水,嘀嘀咕咕说:“老子沾了孙子的光。”

小崽抻着脖子喝几口水,解渴了赶忙躺下去,他冻得嘶嘶抽气。

赵西平把没喝完的热水递给隋玉,隋玉接过碗一口气喝干净。

“还喝不喝?”他问。

“不喝了。”

“真不喝了?”男人笑着打趣,他放下碗出去关大门。

在外面晃一圈,他身上凉得像冰坨子,一进被窝,并头躺的母子俩都嫌弃他。

“娘,我爹摸我。”小崽小声尖叫,“他的手好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