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跟我说过。”隋玉大笑,“现在我明白了,也不怀疑你了,你可不能打我。”
“玉妹妹,你可真让我伤心。”宋娴气得脸发烫。
不远处,一个清瘦的僧人停下脚步看了过来,隔着悠闲散步的马群,他看不清另一座山丘后的人。
“了净大师。”米勒管事唤一声,“您是不是累了?要不您在这里等着,我去给您拿包袱?”
面带刀疤的僧人点了下头,在管事离开后,他绕过马群朝对面走去。在看见几个许久未见的汉人面孔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似曾相识的女人身上。
“玉妹妹,有人在看你。”宋娴大声提醒。
僧人朝她们走过来,隋玉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除了印象中的刀疤,在这个人身上,她几乎找不到隋文安的影子。
“施主,你们可是从大汉敦煌过来的?”僧人问。
就连声音也不像,隋玉又盯他两眼,这个和尚又黑又瘦,面带风霜,脸上褶子颇多,看着像是个饱经苦难的人。但他的眼神又平和有力,望着她的时候,她透过他似乎看到吟诵梵音的高僧,有安抚人心的力量。
“是,我们是从大汉敦煌过来。”隋玉的目光挪到那道狰狞的刀疤上,轻声说:“我叫隋玉,不知大师可听说过。”
僧人面上一松,他冲她一笑,说:“贫僧法号了净,施主怎么来大宛了?在那之后,你也出关生活了?”
“这谁啊?”宋娴问。
徐大当家和李大当家也过来了,两人好奇地望着僧人,俱是好奇隋玉怎么会认识个和尚。
“你们先去挑马,我跟大师说几句话。”隋玉赶人。
宋娴多看和尚几眼,留下一句有事喊人的嘱咐,她赶着其他人走远点。
“堂兄,好久不见。”隋玉喊一声,“知道你还活着,我能回去跟隋慧交差了,她知道我带着商队出关做生意,就托付我寻你。”
“贫僧已斩断凡尘,施主还是喊我的法号吧。”僧人温和地说,“俗事早已了断,还要麻烦施主回去跟慧施主说一声,不要再惦记我,好好过她自己的日子,我们的尘缘已经尽了。”
隋玉看着他,突然不知道要说什么。
僧人也沉默下来。
“造化弄人。”隋玉感慨,“你出关之后一直在大宛生活吗?之后还会回大汉吗?”
“贫僧去了身毒国,身毒国佛学渊博,又恰逢王朝动荡,适合弘扬佛法。”僧人平静地说,看隋玉面带震惊,他诧异地问:“施主知晓身毒国?”
隋玉点头,身毒国就是后世的天竺国,也就是古印度,他竟然去了那么远的地方。
“了净大师。”米勒管事提着散发着酸臭味的包袱骑马过来,他看了看隋玉,问:“您认识这个汉人啊?也是,您前身应当也是汉人。”
“她是贫僧俗家的亲人。”僧人解释一句,他走过去拿上包袱,道了句劳烦,之后把人打发走。他解开包袱,拿出一件沉甸甸的破旧僧袍递给隋玉。
“这里面装的是贫僧在身毒国采集的种子,其中一种种子能结出绵如芦花的果实。身毒国终年气候炎热,这东西在那个地方没什么用,但于大汉有大用处,就是不知道在大汉朝能不能种活。”僧人交代,“本来打算把这些种子托给来大宛的商队,没料到遇上了你,实在是缘分。”
隋玉激动得手抖,按他描述的,这就是棉花啊!
“大师,你跟我回去吧,有这东西,你能在大汉立足,你可以回大汉弘扬佛法。”隋玉说。
僧人拒绝了,他无意再陷入过往的俗事纠纷。
第284章 不愿回头
拿到最紧要的东西,包袱里破破烂烂的衣物鞋袜就没有必要再留了,僧人收捡起两张标注着路线的羊皮,还有若干文书,其他的他打算交给马倌拿去烧了。
“你住在哪里?”隋玉问,“我住在西北角的一排木屋里,跟我同行的商队也住在那里,你也搬过去吧,我给你做几身僧袍。”
僧人还是拒绝了,“图温氏家主崇尚佛法,贫僧跟四位师兄要为其讲经,关于住处和穿着就不劳施主费心了。”
“那你住在哪里?我能去找你吗?”隋玉问。
僧人笑了,“施主,尘缘已了,你也要听贫僧讲经?”
“我觉得我们有缘再遇,就代表尘缘未了。”隋玉抖了抖手上的僧袍,追问道:“你以后就打算留在大宛吗?这些种子若是种出来了,到时候我把好消息告诉你。”
他不愿再跟她纠缠,交代她把破旧的衣物拿去让马倌烧了,说罢抬脚就走。
“有缘自会知晓。”他说。
隋玉“哎”一声,“你真不回去啊?我把东西种出来,带回了新物种,朝廷多少会给嘉奖,这是你的功劳,到时候让朝廷给你盖个寺庙,你就留在大汉,免得在外颠沛流离。”
僧人回头,他严肃地说:“玉妹妹,我不愿意再回去,也不打算再回去,这些东西交到你手上就是你的,千万别再提及我。过往的种种随着我们离开已经了结,若是再提及,只会伤害无辜的人,或是对我们有过善意的人。”
“你一个和尚,哪有什么过往。”隋玉说,“你这个样子就是隋慧见到了,她也认不出,你回去会有个新的身份。”
僧人还是拒绝,“弘扬佛法,是贫僧余生之志,休要多说。”
隋玉目送他走远,她叹一声,低头看见手上的袍子,她顿时眉开眼笑。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寻了这么些年的东西,竟毫无预兆到了她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