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602)

隋玉注意到他的目光,她主动说:“这是棉花做的袄子,你也听说了我种棉花的事吧?种子就是从你舅舅手里得来的,我种活了大半。”

“姨母别多心,我不是为了这事来的,棉花种子我舅舅给你了就是你的,我不是来抢功劳讨好处的。”胡安岁解释,“我是从我爹那里听说了棉花的事,也有些好奇,就是一直没找到机会过来长见识。”

隋玉看赵西平一眼,他出去了,几句话的功夫,他从隔壁拿来一件棉袄,这是拿给客商们试穿的。

胡安岁接到手,跟芦花袄以及羊皮袄相比,这件袄子实在是太轻了。

“本来是该给你和你娘各做一身棉衣的,棉被也该给你们送两床过去,但今年棉花就种了两亩,产量不多,没有多余的能送给你爹和你母亲。如果撇开他们,单独给你和你娘送棉衣棉被,棉衣棉被落不落得到你们手上都是两说,反倒还要给你们惹麻烦。”隋玉解释,“明年棉花种多了,我给你家送五六十斤棉花,到时候你跟你娘都能穿上棉衣。”

就这一番话的功夫,胡安岁能感觉到搭了棉袄的腿在回温了,这的确是个好东西。他想了想,不好意思地问能不能把棉袄拆成棉裤送给他,冬天的时候他冷了,上身能穿羊皮袄,但腿脚穿得再厚都是冷的。

隋玉喊来翠嫂,让她拿布,今晚就做条棉裤出来。

“不急这一会儿,过两天,初三的晌午,我在我家后门等你们可好?”胡安岁问。

隋玉没意见,“到时候我让你表舅给你送过去。”

碗里的水凉了,赵西平端出去倒了,又重新沏一碗热的。

胡安岁道声谢,他端碗喝水,意识到他的到来打扰了他们一家的欢欣,又说几句话,他提出告辞。

“我送你回去。”赵西平说,“天晚了,你别走夜路。”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三个布兜,兜里装满了铜子,赵西平把布兜递过去,说:“压岁钱,收下,明年长高点。”

胡安岁没客气,他收下三兜钱,说:“谢谢姨母姨爹和表舅,我明年还来给你们拜年。”

“行,不必一定是过年,寻常日子也能过来。”隋玉送他出门,她把棉袄递给他,说:“你拿上挡挡寒,到家了再让你姨爹带回来。初五之前不能动针线,初六我让人给你做一身贴身的棉裤,初七的晌午送过去。你瘦,穿里面没人能看出来。”

胡安岁道谢,他拿上棉袄,接过小崽递来的灯笼跟着赵西平走了。

待蹄声跑远,隋良伸个懒腰,问:“姐,你觉得他这趟过来是为了什么?”

“就不能是单纯过来坐坐?”隋玉笑问。

“我不信,他是心眼里面嵌心眼,大冷的天,他徒步从城里走过来,哪会是单纯地坐坐,就为了喝你两碗红枣姜水?”隋良反问。

“大概是明白棉花能给我们带来的利益,觉得我们有钱有势了,想要来往一下,用我们给他和他娘做靠山。”隋玉吁口气,说:“不用多想,他是聪明人,就是一夜变傻了也不会反过来害我们。他跟隋慧在府里的处境不好,处处是算计,如果借我们的名头能让他们好过一些,就随他吧。”

小崽拉住他娘的手,说:“娘,等我长大了,我也会保护你。”

“我要你保护什么?”隋玉不理解。

“你羡慕了。”他言辞凿凿。

“我羡慕什么?”隋玉越发纳闷。

“你羡慕我那个姨母有个好儿子。”

隋玉:……没有吧?

“那行吧,我等你长大了也保护我。”隋玉说,“不过我觉得你没有机会。”

“我也觉得。”小崽嘻嘻笑,他还是不要有这个机会,“我娘会一直强大。”

第323章 头笔棉花生意

新年头一天是个大晴天,风虽然大,但不影响大伙儿看见太阳的好心情,隋家的仆从和帮工看见隋玉和隋良姐弟俩从主院抱着小木箱走出来时,心里的欢喜劲达到顶峰。

“嫂嫂,新年好。”阿水大声喊。

“主子,祝你新年发大财。”

“娘子,祝你们永远不会生病,以后你不用再喝苦汤子。”

“玉掌柜,新年安康。”

“……”

聚在一起的奴仆和帮工七嘴八舌各说各的,隋玉笑容满面地一一应下,隋良把钱箱放地上,她从中拿铜钱串子一一递给奴仆和帮工,同样回祝他们健康、顺遂、无忧。

花妞接过用红线串的铜钱串子,她看一眼,估摸着这一长串是二百个铜子,抵她一个月的工钱了。

隋玉扫一眼,所有人都拿到赏钱了,她接过隋良递来的七小串铜子,说:“今天是初一,除了负责做饭的七个人要继续受累,其他人不用守在这里,该玩的玩,该乐的乐。来,殷婆,你和梦嬷还有翠嫂她们一年到头都在灶房打转,你们再得一串赏钱。”

“哎,谢谢娘子。”殷婆喜笑颜开,她接过赏钱,不少呢,估计是一百个铜子。

“娘子真是客气,这不是我们该做的嘛。”翠嫂嘴上这样说,接钱的动作那叫一个利索,其他人见了忍不住发笑。

又散出去一波赏钱,钱箱里还剩五串铜子,隋玉笑盈盈地看向几个丫头,意思很明显,赏钱就在这里,看谁能得口彩。

“祝嫂嫂今年的棉花有个好收成。”阿水早有准备。

一串赏钱扔过去,阿水上前一步接住。

“祝主子的新客舍客似云来,以后我们长归客舍能开到皇城根下。”花妞攒着劲大声说,说出的话像滚落在盘的豆子,一字一个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