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绝色医妃很妖娆(436)
大约过了五年,一次我们下山的时候,看见街上贴着他的画像和通缉令,他才将自己是白家人的身份告诉了我,为了不连累我,他选择了离开,自那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
这次我也是来到这里,偶然碰到的。”
“还有这样的事。”沈阿汣不禁感叹,十五年前,白玉寒最多也就十岁吧,这么小就父母双亡,尝遍人间冷暖,难怪会养成如今这般冷若冰霜的性格了。
“那当年白家通敌卖国的罪名,是真的吗?还是说是被人陷害的?”
南宫御烨道:“这无从所知,当年所有跟白家有关的人都死了,剩下的,全部都做了证人,指证白家卖情报给耀国。
虽然当年疑点颇多,很多大臣也替白家说情,但是都没有找到可以证明清白的证据。”
沈阿汣为白玉寒的遭遇而感到同情唏嘘,当年白家的生意做得这么大,如果没有十五年的那件事,现在白玉寒应该子承父业,也是生意上的一把好手了吧?
叹息了一会儿,沈阿汣看向段鑫玉问道:“师父,你是到了这边才碰到白玉寒的,那你为什么会来这里呢?”
段鑫玉瞥了沈阿汣一眼说道:“不久前听说边境爆发了瘟疫,觉得蹊跷,所以就来看看。没想到,还能遇上你们。我说你们小俩口,好好地不呆在皇宫里,跑到边境来做什么?”
沈阿汣道:“我们也是得知瘟疫爆发,过来看看情况啊。”
“作为皇帝和皇后,手下没有能人可以派出了吗?非得要你们亲自来?”
“师父你这话说的,我也是个大夫,百姓有难,我难道不应该来?”
正文 第五百四十六章瘟疫
段鑫玉摇摇头:“你是个大夫没错,但你们一个是黎国的皇后,一个黎国的帝王,你们的首先要考虑到的是自己的安危。
只有你们平安无事,这个国家的百姓才能寄希望于你们,如果你们有什么事,国家就会乱,百姓要仰仗谁?”
沈阿汣从来没有从这个方面想过,她只是觉得,百姓处于危难之中,她就要跟百姓共渡难关,这才是对得起百姓,段鑫玉的这番话,让她忽然间有了新的认识。
南宫御烨看了沈阿汣一眼,道:“段神医说的是,这次我们毫无准备地赶到边境来,的确是鲁莽了,以后做事应当思虑周全一些。”
段鑫玉难得地给了南宫御烨一个肯定的眼神,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他对南宫御烨算是有所了解,他知道他其实是个思虑周到,处事冷静之人。
他也知道,来边境肯定是沈阿汣的主意,而南宫御烨只是担心沈阿汣,才跟着来了。
“这场瘟疫来得蹊跷,要到了边境弄清楚状况才能知道究竟怎么回事,我打算明日就启程去煌州,你们二人呢?”
沈阿汣道:“我们也打算明天走,那就正好一起去吧。”
翌日一早,待南宫御烨和沈阿汣下楼的时候,段鑫玉和白玉寒已经等候了有一会儿了。
因为昨天听了白玉寒的故事,对他的遭遇感到同情,所以沈阿汣今天看见他,态度友好了很多。
“师父,白公子。”既然白玉寒不希望别人知道他跟段鑫玉是师徒关系,那么她也就没必要叫他师兄。
白玉寒知道沈阿汣竟是自己的师妹,同样也没有之前那样冷漠了,朝她和南宫御烨微微颔首,打量沈阿汣两眼,道:“你的脸色看上去不是太好,没关系吗?”
沈阿汣笑了笑,道:“不碍事。”转头看南宫御烨,见他没有什么反应的样子,这才放下了心。
四人各骑了一匹快马,马不停蹄地往煌州的方向而去。
三天之后的黄昏时分,终于抵达煌州城。
因为瘟疫闹得厉害,所以百姓们还没有染上的,大多都躲在家里,染上了的,要么是死
了,要么就是被官府接到了专门治疗的地方,隔离起来了。
所以,街上一个人都没有。
段鑫玉和白玉寒径直去病人区查看病人的情况,而沈阿汣和南宫御烨则去府衙那边找知府了解当前的情况。
两人来之前没有派人通知,知府忽然见到两人出现,一时手忙脚乱。“煌州知府赵舒参见皇上,皇后娘娘!”
南宫御烨不想铺张,只是摆摆手道:“免礼吧,朕此次是微服出巡,你对外不用说明朕和皇后的身份。”
“是,是,臣遵命。”知府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将两人请进正厅。
知府命人上茶,本想先让下人准备酒菜,让南宫御烨和沈阿汣先歇息,但他们心系疫情,直接先问了当地疫情的情况。
“目前疫情蔓延得很快,从半个月前瘟疫爆发,到现在已经有几千人染上瘟疫,将近五百人死亡,而且现在每天都不断地有人被传染,有人死亡。
当地的大夫都是束手无策。几天前刚到的御医队还在研究,目前还没有找出医治的办法。”
正说着,门外传来通报声:“启禀皇上,杜升将军求见。”
杜升是驻守在煌州的戍边将军,此次瘟疫爆发,自然要跟知府各担一半的职责,共同与百姓共渡难关。
南宫御烨道:“进来。”
很快,杜升一身戎装大步走了进来,行至近前躬身行礼:“参见皇上,皇后娘娘,微臣不知皇上、娘娘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平身,今日瘟疫肆虐,城内人心惶惶,杜将军连日忙着控制疫情,辛苦了。”南宫御烨说道,“疫区的情况怎么样?”
知府和杜升分别看管疫区和安全区,所以疫区的状况没人比杜升更加清楚。
杜升面露担忧,如实说道:“回皇上,情况,很不乐观。疫区每天将近有一百人死亡,而且死亡的人数一天在随着一天增长,疫区里面十分混乱。
因为大家都害怕被传染,所以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照顾病人,愿意的,也有不少已经染上瘟疫,现在人手紧缺。有很多病人就是因为得不到照顾而加快了死亡的速度。”
这样看来,现下的情势已经相当严峻,早日研制出治疗瘟疫的药物是当下的首要任务。早一天研制出来,就能多救下很多人的命。
“这场瘟疫其实来得很蹊跷,现在并不是瘟疫多发的季节,好端端的,怎么可能就突然爆发瘟疫了呢?”沈阿汣一边说,一边思索,“我怀疑,这根本不是瘟疫。”
“怎么可能呢?所有的大夫都说,病人的所有症状,都显示是瘟疫无疑。”知府疑惑地看着沈阿汣。
沈阿汣分析道:“有时候症状一样,未必病因就一样。简单来说,有的药物也可以制造出瘟疫的症状,包括高度传染性,高死亡率等等。”
这意思也就是说,不能排除是有人给百姓下了某种药物,导致这场瘟疫爆发。
杜升忽然神色一凛,道:“会不会是耀国人搞的鬼?耀国与黎国签下了和平协议之后又心有不甘,想要通过这样卑鄙的手段来对付黎国,让黎国永无翻身之日。”
“不,现在耀国新君上位,他如果有心用这样的手段祸害耀国,不会拿耀国自己的百姓来做赌注。”
沈阿汣否定道,“煌州与青州只相隔一条河,瘟疫根本用不了多久就会传播过去。”
“皇后说的对,”南宫御烨点头表示赞同,“耀国的国君当时之所以答应撤军,并与黎国签下协议,就是为了让边境的百姓免于苦难。
一个具有爱民之心的君王是绝对不可能用这么残忍的方式的。”
听他们这么说,杜升也觉得应该不可能,但是又想不通。“如果不是耀国用来对付黎国的手段,那这瘟疫是怎么来的呢?”
这背后究竟有什么阴谋,必须得查清楚,但是不是现在,现在首要的,就是找到控制疫情的方法。
至于方法如何最终还是要看这瘟疫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
第二天,南宫御烨和沈阿汣与段鑫玉和白玉寒两人会合。段鑫玉和白玉寒两人经过在疫区的查看已经可以断定,这并非瘟疫,而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