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不做妾(207)+番外

作者: 不语忍冬 阅读记录

他不过是一老丈,裴慎却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哪里看得上此人,便淡淡道:“我算什么乱臣贼子,哪家的乱臣贼子是被皇帝亲手逼反的?”

赵宣的怨气一下子便泄了些,只怆然骂道:“恨陛下不早听我的啊!”

裴慎摇摇头道:“晚了,陛下驾崩了。”

三位老臣身子俱晃了晃,即使知道裴慎进来便意味着陛下已亡故,可听见消息到底有几分震惊。

赵宣也不知是哭是笑,只喃喃道:“陛下,陛下。”说罢,号啕大哭,复撞柱而亡。

曹、李阁老见地上红的、白的一片,便齐齐闭上眼,到底是同僚,颇有些不忍。

裴慎叹息道:“我去之时,陛下已被洪达杀害了。”

陛下昏暴无道,早失尽臣心,可到底是君父,曹李二位阁老听了这话,只余满腹叹息。

裴慎摆摆手,叫外头兵丁将赵阁老抬出去葬了,这才开口对着两人道:“我今日匆忙赶来,只有三件事要请二位去办。”

曹李二人约莫是早已通过气了,便只管静静听着,既不同意,也不反抗。

裴慎仿佛没看见两人的消极对待似的,只开口道:“第一,我父于京都登基后,自然会将两京十三省矿监税使尽数裁撤。作恶多端的就地斩杀,人头依次传至各府示众。”

两人心知这是应当的,收拢民心嘛。

“第二,请二位将这消息登上邸报,只说一年后朝廷要加开一次恩科,取进士三百,用于填补各地官吏空缺。”

曹阁老眉毛动了动,明白这是要收拢在野士子之心了。

裴慎面不改色继续道:“第三,我要二位召集南京六部官吏,在府衙前当堂下发官吏拖欠的薪俸,先发一个月。”

李阁老心知肚明这是要收拢底下官吏的人心。他自己虽不缺钱,却念着底下人,依旧忍不住道:“太仓银要拿来养兵赈灾,哪里来的钱?”

曹清暗自叹息,李谦到底城府浅了些,这便耐不住了。

裴慎温声:“陛下的十二库内自然有钱,还有查抄阉宦,约摸总有个几万两罢。”这还说少了,只怕一抄家,几十万两都抄得出来。

“不知二位阁老,意下如何?”

曹清和李谦齐齐默然。

裴慎手腕极是老辣,只这三件事,天下民心、士心俱在他手,官吏接了他的钱就得为他所用,加之他还有兵马。

这天下,只怕真要换成裴家人来坐了。

曹阁老竟有些艳羡,若他家中也能有这般成器的子孙,当真是死也瞑目了。

他叹息道:“老臣三日之后便要辞官离去。”自己退下来,也好保住曹家清名,再叫家中子弟去考一年后的恩科。

李阁老年纪尚轻一些,刚登上阁老没几年,实在舍不得,闻言便神色犹豫得厉害。

裴慎扫了眼这二人,只管笑道:“国朝初立,万象更新,必要老成持重之辈在朝堂。”说罢,又劝了几句。

曹阁老推辞不受,坚决离去,李阁老却就坡下驴,与裴慎相约登上首辅之位。

裴慎见两人答应了,便笑了笑道:“我会请父亲加封李阁老为太子太保,位列三公。”千金买马骨,充做过渡,让这些前朝臣子们安心。

李阁老闻言,脸上的褶子都要笑开了些。

兵权在手,士民归心,官吏归附。这场南京之战可算是开了个好头。

作者有话说:

1. 李仲恒就是之前和沈澜在龙江驿,一起遭了倭寇的那个驿丞,这是之前的伏笔。

2. 本章的金川门有参考明朝朱棣靖难之役,金川门之变。

第100章

裴慎在外忙活了两三日, 堪堪稳定了南京。六月十五他才回返南京裴府, 去拜见祖母和母亲。

裴慎堪堪绕过影壁,候在廊下探消息的几个小厮见他回来, 即刻往内院奔去, 嘴里还一叠声喊着“殿下回来了,殿下回来了”。

裴慎神色一冷,父亲尚未登基, 哪里来的殿下。

陈松墨当即遣人上去, 将几个小厮押了, 厉声斥骂道:“谁许尔等胡说八道的!”说罢,又喊了亲卫, 将这群小厮打了十杖。

众小厮原想讨个好彩头,却没料反挨了打, 又不敢叫唤, 只忍痛忍得满面抽搐。

裴慎冷声道:“都是哪个院子里的?”

领头的小厮颤巍巍道:“回、回爷的话,是珲二爷院里的。”

裴慎蹙眉, 珲哥儿是越发的没规矩了,身侧一干人等也是一般轻狂。他心中不快,只管顺着游廊往二门走。

这一路天光朗照,长空爽彻,时有幽兰香馥,修竹簇簇。偏他步履匆匆,无意赏景,独独路过一缸并蒂莲时,裴慎倒嘴角微微上扬。

待南京事毕, 只管将沈澜和潮生接来。届时长长久久地与她依偎着。裴慎眉眼含笑, 一颗心都滚烫起来。

他想着这些, 步伐便越发快了,倏忽间已至昌裕堂。

京都失陷,魏国公府众人便搬来了南京,与裴府众人共居一处,今日裴慎归家,刚一入院门,正房里一群人欢声笑语,争相出迎。

“慎哥儿。”年逾七十的老祖宗站在最前头,见裴慎来了,只管一把揪住他袖子,两眼含泪道:“你和你爹可还好?”

裴俭和裴慎四处外放,已有数年未见了。闻言,裴慎心绪也有些激荡,只搀扶着祖母道:“祖母,爹前些日子自湖广赶去京都了,未曾来得及见祖母。”

老祖宗霎时又抽泣起来,众人围了,哄劝了一通,她方才收了泪。

裴慎又拜见了自家母亲。

大太太即将当上皇后,这会儿浑身舒畅,待裴慎越发和颜悦色,只拉着他的手,一叠声唤道:“慎哥儿在外吃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