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说完就往家里走了,后面还隐隐传来盛国超的声音:“不用了,我们去食堂......”
盛国超话没说完,后面的话就被刘莹打断了:“我今天捡到不少海鲜,我和安宁说了放在她家里,她给做。”
“安宁说做了给我吃的,我和你说安宁和李换换一点都不一样,都是从老家来随军的,安宁就比李换换好相处多了。”
刘莹絮絮叨叨地拽着盛国超回了家。
安宁家这边,她回了家就开始洗手处理鳗鱼,生蚝和鲍鱼。
今天她们捡到的海鲜比较多,中午是肯定吃不完的,她先做个红烧鳗鱼,让郑明宴处理二三十个鲍鱼,再处理些生蚝,她做红烧鳗鱼、红烧鲍鱼再蒸个生蚝,然后再简单炒个小青菜,中午她们可以大餐一顿了。
安宁想着怎么做午饭以后,直接喊了郑明宴过来帮他处理鲍鱼和生蚝。
在郑明宴处理生蚝和鲍鱼的时候,安宁把鳗鱼清理好了,喊了玉航来烧火。
玉航点着火以后,安宁就开始做饭了。
红烧鳗鱼、鳗鱼烧好了,郑明宴的生蚝和鲍鱼也处理好了,她趁着盛鳗鱼的功夫看向郑明宴:“你把鲍鱼改刀一下,上面切花刀,一会红烧的时候入味。”
郑明宴听了安宁的话开始在鲍鱼上切花刀,等安宁盛好鳗鱼、刷好锅,正好他的鲍鱼切好了。
郑明宴默默站在一边,看着安宁切葱姜蒜,把鲍鱼爆炒一遍,随后放老抽、盐、调味料等。
鲍鱼爆炒出香味,加了一点水盖锅让玉航烧火,她拿了一把小青菜坐下来摘青菜。
郑明宴蹲在了安宁对面,和她一起摘青菜。
“你啥时候学会做鳗鱼和鲍鱼的?”
这些都是海产品,她们老家靠山但是不靠海,那边可吃不上这些东西。
安宁手微微顿了下,仰头若无其事说:“咋了?没吃过猪肉还不能看见猪跑啊?我没吃过海鲜,还不能听别人说过了?”
“可以。”郑明宴淡淡回答,紧接着又问:“你以前也没见过鲍鱼、鳗鱼,怎么认识它们的?”
郑明宴这话问得有些犀利了,就差直接说他在怀疑安宁了。
安宁也不解释了,她把小青菜放在地上直接仰头和郑明宴对视:“郑明宴,你怀疑我?你是觉得我是奸细,还是怀疑别的啥?”
“我在村子里吃不上鲍鱼,就不能听牛棚的老教授说过这些东西的样子?”
“郑明宴,你有疑问,你可以怀疑,但是我对孩子、对部队从来没有坏心,对你更没有坏心思,希望你能记住。”
“你如果怀疑我尽管去查,不要疑神疑鬼地每天盯着我观察。”
她不是原主,肯定和原主不一样,但是这事情太过匪夷所思,她和郑明宴不熟悉,她是不会把这件事说出去的。
她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后和郑明宴的相处中肯定还会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所以趁早说清楚,省得以后郑明宴每天观察她,她都要小心翼翼地生活。
郑明宴要查随他去查,但是他希望郑明宴在发现她没坏心思的情况下,不要出手对付她。
安宁生气了,郑明宴清清楚楚地察觉到了他的怒气。
郑明宴沉默好一会才仰头,认真严肃:“没有怀疑你的动机,现在的你和以前变化很大。”
“变得更好,更优秀,现在的你和以前的你仿佛是两个人一样。”
郑明宴说完,低头继续去择菜。
郑明宴平静,安宁心里却惊涛骇浪,郑明宴是在怀疑她的身份了。她是不可能说自己是穿过来的,只能学着郑明宴装作很平静的样子拿起已经摘好的菜,站起身去洗菜。
菜洗好了,安宁快速炒菜。
米饭,鲍鱼、鳗鱼、小青菜炒好,生蚝蒸好,安宁切了葱姜蒜做了一个蘸料,随后对着院子里喊:“玉姝,去隔壁喊你刘姨和盛叔叔吃饭。”
“好的,妈妈。”玉姝应了一声,小跑着去隔壁找刘莹去了。
刘莹和盛国超来得很快,俩人到的时候安宁正在屋子里盛饭。
刘莹直接走进厨房:“安宁,有啥我能做的吗?”
“饭好了,你把饭和菜端堂屋去吧。”
刘莹去端菜,闻着鳗鱼的香味忍不住夸赞:“安宁,你做的饭闻着真香,一看就很好吃。”
安宁笑笑,端着饭跟着刘莹一起往堂屋里走。
堂屋里几个孩子已经在摆凳子了,等凳子摆好,几个孩子也跑厨房来端饭。
四盆色香味俱全的菜,慢慢八碗白米饭,饭桌上一行人坐下来以后,互相打了招呼就开始吃饭。
家里的四个孩子都是吃货,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不说话,盛国超和郑明宴也都是沉默寡言的人,俩人在饭桌上也不说话,就专心吃饭。
只有刘莹一边吃饭一边真心夸赞:“安宁,你做的鳗鱼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鳗鱼。”
“以前我觉得我婆家大伯母做饭很好吃,吃了你的饭,我才发现你比她做得更好吃。”
盛国超本来专心吃饭的,听了刘莹的话猛地抬头往安宁脸上看去。
安宁本来正看向刘莹的,盛国超突然抬头俩人视线撞一块去了,安宁微微愣。
“盛团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