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夜所求(206)

作者: 顾一晞 阅读记录

她点了头,答应老太太:“好,我不为难仲曦。”

小葵眼角红红的,咬着嘴唇心事重重。

六月初,原本程仲亭要好好给池欢过个生日,结果老太太离开得太过突然,连生日都顾不上了。

那天是阴天。

老太太靠在轮椅里,在寺庙外面的草坪上晒太阳。

小葵拿了手帕去给她擦唾液,突然摸到老太太没了呼吸,吓得小葵当场跪在了地上放声大哭:“奶奶!奶奶您醒醒!”

当晚寺庙敲钟,住持带领众弟子诵经超度。

老太太躺在冰冷的水晶棺里,小葵成了最后见过她老人家的人。

水晶棺很快被运往山下殡仪馆,程家人脉广,丧礼是以最高规格来举行,南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吊唁。

池欢看程鹤松一个人站在灵堂外面的松树下仰头发呆,很久很久,她拉着程仲亭袖子,哽咽着说,“爷爷一定很难受。”

程仲亭握着她的手,不知道是安慰她,还是安慰自己,“奶奶年事已高,这是喜丧。”

冯玉露是第二天上午回国的,康瑞德陪她回来,夫妇二人形影不离出现在老太太的灵堂前,鞠躬,上香。

程家众亲友都注视着冯玉露的再婚丈夫,这位外表绅士英俊的著名财阀,令人心生敬畏。

在场女士也个个都羡慕冯玉露,在心头感慨这是什么命啊,连再婚都能再嫁这么优质的男人。

第200章 你是什么情况

冯玉露上完香就和康瑞德到一边找儿子儿媳了,她抱了抱程仲亭。

程仲亭也回抱了母亲。

冯玉露转头看向池欢,张开双臂抱了她,池欢在婆婆温柔温暖的怀抱里,感受着人世间最滚烫浓烈的亲情。

在这种场合就不得不和陈碧笙打照面。

陈碧笙面面俱到,安排和接待客人,作为程家长媳,做这些事似乎很得心应手。

不过冯玉露也没在殡仪馆久留,追悼会是在第二天下午举行,康瑞德先带她离开。

池欢和程仲亭送他们去停车场,再返回时,前来吊唁的宾客就更多了。

一天下来程仲亭根本闲着,一会儿又有人在叫他,哪怕许多事情已经有龚杰和佳倩在代他处理,也很少有看他坐下来的时候。

程家亲友和长辈实在是太多了。

池欢除了帮着招呼客人,也帮不了他太多,只到时间提醒他吃药。

傍晚六点吃饭,程仲亭胃口不好,一碗饭吃了三分之一就去外面抽烟了。

池欢知道他累着了,给他温了牛奶拿过去让他多少再喝点儿。

露台上迎着黄昏的凉风,程仲亭把她搂在怀里,享受这一时的宁静。

池欢突然想起来下午冯玉露来殡仪馆时的情形:“我看爸爸好像很想跟妈妈说话来着,但妈妈似乎并不想。”

程仲亭笑了笑,低头,薄唇贴着她额头:“也没什么可说的。”

池欢点点头。

又想起程建宁和康瑞德在一旁聊天,就觉得男人和女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是真不一样,男人们总能维持表面的和谐,除非到了不得不撕破脸的地步。

毕竟都是商人,习惯了权衡利弊。

程仲亭突然就沉默下来,池欢抬头看他,看见他额头豆大的汗珠,脸色有些苍白,心里不由得一紧:“仲亭你怎么了?”

程仲亭在身后的长椅坐下来,“累着了。”

他说得轻巧,池欢还是很担心,伸手摸摸他额头,“要不要陪你去医院看看?”

程仲亭拉住她的手放在腿上:“真没事儿,吃着药恢复得挺好,今天是真累着了。”

池欢看他样子也不像是在骗自己,暂时放下心来。

但还是不想他太操劳了,到了晚上九点就催他回家休息了。

程建宁在门口和儿子儿媳道别,一时也没再进去。

陈碧笙在里面陪伴其他亲戚,他落个轻松,在花园里抽着烟散步。

——下午玉露和阿德过来,很显然玉露是把他当成陌生人。

想起当时闹成那样,程建宁也只怪自己咎由自取。

如今他无欲无求,名誉地位金钱什么都不在乎了,闲赋在家养花种菜,有点归隐田园那意思。

他这一生,前半辈子欠了阿笙,后半辈子欠了玉露,他就是个十足的恶人。

玉露有了好归宿,阿笙也不再闹了。

只要阿笙能好好跟他过日子,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玉露身边有阿德,是再好不过的结果。

只是,他依旧回想起那日儿子在耳边理智又冷漠的告诉他,就只到这里了。

夫妻感情到这里结束了。

父子情份到这里,也结束了。

程建宁问自己后悔吗?可他又再问自己,他有资格后悔吗?

陈碧笙出来的时候,看他坐在台阶前低着头发呆。

她从没见过这样的程建宁,六十岁了,竟生出几分少年般的懵懂无知。

陈碧笙在原地驻足许久,终究是没走过去。

她一转身,眼眶通红。

下午的时候她就看出来了,程建宁一直想过去叫冯玉露,但他没有。

她宁愿程建宁大大方方走上去,可他没有,足以说明他自知亏欠。

除了亏欠,还有许多复杂感情,其中就包括后悔。

陈碧笙感觉得出来,和冯玉露离婚这几个月,尤其是在跟自己摊牌之后,程建宁对自己的态度已经越来越冷淡。

他没有要跟她离婚,是因为他老了,他不想再折腾了,而不是珍惜这桩丝毫不被祝福的婚姻。

可他的心在哪里,陈碧笙一清二楚。

她刚回国的时候还能用美貌去绑住他,现在不能了,几乎永远都没可能了。

上一篇: 晚来深意 下一篇: 掌心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