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命万岁(146)

作者: 舟不归 阅读记录

谢宝因笑着点头,纤白的手指弄顺乱掉的宽袖。

王氏不知道为什么女子会突然问起这件事情,语气变得肃然:“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要找你叔父。”

谢宝因抬头,看着妇人一脸严肃,不明所以:“只是突然想起了二郎的通婚书。”

王氏心里吐口出气,和蔼笑着:“二郎有你这样时时刻刻都想着他婚事的长嫂,以后一定是要好好孝顺你和从安的。”

堂外突然传来脚步声,只听见有奴仆问了句“女君可在”,然后那个人跑上堂前阶,站在门口,正对着堂上席地而坐的女子。

谢宝因望过去:“有什么事。”

奴仆恭敬禀告:“女君,家主今天会晚些归家。”

谢宝因想起去年任内史的事,缓声开口:“知道了,夜里归家时,好好保护你们家主。”

奴仆马上拿命向堂上女君保证,然后离开。

喉咙很渴的王氏又举臂饮汤,听到女子这么说,很久才明白过来,整顿家中奴仆的那一夜,从安归家也事了。

很快,妇人家中的奴仆也找来这里,一句话都还没有禀,就已经先在堂外跪坐下来,双手叠在一起,然后伏地行礼:“林夫人,夫人。”

谢宝因习惯性的把手掌落在隆起的腹部,对着那奴仆颔首:“嗯。”

毕竟是在别人家中,应该要有主客之分,听到女君应声,奴仆这才敢去跟妇人说:“夫人,家中出事了。”

王氏看着奴仆说话这么迁延,心里面着急的早就已经受不了,出声冷斥:“家中有什么事就快点说!”

谢宝因抚摩腹部的动作停住,不露声色的看了看王氏。

奴仆赶紧禀道:“阿郎从外面带回来了一个妇人。”

【📢作者有话说】

[1]庶出皇子称呼生母为阿姨。不仅限于皇室。

[2]文献出自以下。

《南史·齐武帝诸子》:“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衆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子懋流涕礼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胜,愿诸佛令华竟斋不萎。’”

《南史·齐宗室》:“钧字宣礼,年五岁,所生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绊饴之,不肯食,曰:‘须待姨差。’”

第61章 乾坤初定

听到奴仆说的, 谢宝因默不作言,有意偏过视线,就好像表示自己无意去听别人家里的隐秘事情。

跽坐着的王氏依旧还是庄重矜持的, 她端着漆碗的左手微微发颤, 碗壁的汤水也晃起来,很快反应过来后,妇人再次举起右臂大袖挡住脸,在袖后面,饮着原本要放在几案上面的汤, 不知道饮了多久,她还是没能消化这个消息。

林勤这个人就像是他的名一样, 勤勉,他专研水利建筑工事,一直以来都无心沉湎在男女之事上面,所以这么多年来, 家里面才会只有大娘和二郎两个孩子,娶她的时候说一个足矣,在她生下一双儿女的时候也说郎君与娘子已经双全, 足矣。什么都是足矣。

二郎夭折的后面两年, 她曾经提出过为他娶侧室,延续子嗣, 但也是不怎么愿意的态度,说日后从族中过继一个就是, 怎么突然就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妇人。

想要置身事外的谢宝因没有听见王氏的声音, 目光看向东面, 发现妇人迟迟没有放下举起的手臂, 整张脸都被遮住, 她思索片刻,怕妇人出事,开口抚慰:“叔母先别心急,这奴仆也只说叔父带了回来,她是什么身份,哪里来的,来建邺干什么都还不知道,你先回去审问过再做筹算。”

王氏听到女子的话,心里终于是安稳下来一点,先把漆碗搁在几案上,然后在大袖的遮挡下,抬起左手,用襦袖擦了擦眼角才落下右壁,撑着凭几急忙站起,连衣裳都没有心思去归整,径直走去门口,突然又停下,心里没底的回头看向跽坐在北面坐席上的女子:“谢娘,你现在可有什么事情。”

妇人问出这话是想要做什么,谢宝因在心里已经猜出几分,默然思忖片刻,不动声色的暗中相拒:“家中还有一些事务需要我治理。”

尊长家事,她就算是林氏的宗妇也不能掺和进去,特别还是这种男女之事,没有晚辈去过问的道理,而且林勤大概也已经一起归家。

王氏刚张开口,话都还没来得及说出。

外面的侍女已经进来堂上,着急禀道:“女君,袁家送来的节礼数目有错。”

林袁两家定下了林卫铆和袁慈航的婚事,已经算是姻亲,所以在八月十五那日,两家都互送节礼。

数目有错,看来是家中出了盗窃之人。

谢宝因在心里想过,然后对着妇人赧然:“叔母那边要是有什么事需要我过去,命人来找就是。”

听到侍女所说,王氏瞬间变得愧忏:“谢娘先好好料理家务,我那里没什么事,就是随便问问。”

说完赶紧离开。

谢宝因把目光收回,看向堂上的侍女:“李媪在哪?”

侍女两只手叠交在腹前:“现在正在东堂审问那些经手过的奴仆。”

谢宝因边眨眼沉思,边命侍女出去。

日沉时分,终于查了出来。

李媪急着赶来西边屋舍,跑去厅堂[1],脚还没有进去,话就已经喊出口:“女君。”

身体往后靠着凭几的谢宝因半阖着双目,右手微偏也落在凭几上,另一只手还拿着竹简,听到声音,抬眼看了看:“究竟怎么回事。”

李媪直接在女君前方席地跪坐,身体伏地:“奴仆粗心,从进库的时候就已经数错数目,重新数遍一边后,数目是对的。”

上一篇:王爷请自重 下一篇:藏玉怀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