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门寒贵(224)

苏轶昭闻言立刻带着苏轶知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关上门之后,转身发现桌上多了几张银票。

“这里面是二十三日的银子,之前你说不用总来结账,我就做了个账簿。”

他说着又从怀中掏出一本薄薄的小账簿,摊开第一页递到了苏轶昭面前。

这不过是苏轶昭闲暇时候赚的银子,以后多半没机会合作了,她也不打算细看。

“我信你!”苏轶昭直接将账簿翻到了最后一页,上面写的是八百六十七两。

“这么多?”苏轶昭有些震惊,这实在出乎她的预料。

原本以为坊市中出现了炸豆腐摊,他们的生意会有影响,可这生意似乎比之前更好了。

“因为你提供的卤水方子,如今北元府只有我们一家会做臭豆腐,且做得美味,可不得生意火爆吗?不过也是因为刚开始,算个新鲜的吃食。再过一段时日,便不会再有了。”

苏轶知叹了口气,而后道。

苏轶昭算了算,拿了四张一百两的银票,照例将剩下的银子都推了过去。

“老规矩,这剩下的六十七两算婶娘的辛苦钱。”

苏轶昭很高兴,在北元府也有进项,而且还不少呢!

苏轶知见状却是摇头,“这些都给你!”

苏轶昭很是纳闷,“啊?这我可不要!原本就说好对半分。”

苏轶知深吸一口气,而后道:“其实我是有事相求!”

苏轶昭心中了然,拖到现在才开口,想必心中做了不少准备。

“我们想去京城,母亲说,去京城读书,想求长房照应。”

苏轶知说完连忙保证道:“你们放心,近日我们赚了银子,会在外面租个小院子,不会靠长房救济。就是想请长房时常照应,毕竟长姐和母亲都是女子,而我年岁还小,就怕受人欺负。”

“为什么?你们现在的日子很富足了,应该不愁银子。等我回了京城,这项营生就给了你们。你们可单独赚钱,不必再分给我,算是我们合作一场的缘分。”

苏轶昭刚开始有些不理解,但转念一想,苏轶知的母亲或许是为了靠上长房,为儿子日后的仕途铺路。

与长房走得近,日后总能照拂几分。

苏轶知苦笑了一声,“咱们的营生在北元府做,不一定做得长久。上次族中就有人来说,不许咱们干了,说是有辱苏氏脸面。”

“其实到了京城,对你也有好处。我们赚的银子,还是对半分。”

他满怀希望地看向苏轶昭,只有这次机会,他想去京城。

苏轶昭觉得人的转变都是潜移默化的,苏轶知会从当初那个腼腆的少年,变成一位精于算计之人吗?她不知道。

但此刻的苏轶知与之前她刚来时,已经有了巨大的转变。

或许之前没有利益,关系才是纯粹的吧?

苏轶昭与之结交的心思淡了些,不过人往高处走,也是无可厚非。

“你知道的,我只是家中庶子,根本做不了主!”

苏轶昭看着对方的眼神立刻暗淡下来,还是有些于心不忍,其实想改变现状也没什么,都是人之常情。

没有挟恩图报,也算难得了。

“不过你若是能说动我父亲,那就没什么问题了。他一旦答应了,京城那边也不会不管你的。”

苏轶昭说的是京城那边,而非苏文卿。因为指望苏文卿照顾,那是不可能的。

苏文卿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照顾不了,更不可能会去照顾寡母和孩子。

她已经给指了明路,能不能说动苏文卿,就看苏轶知的本事了。

“我想去京城,是因为母亲和长姐。寡母在族中的日子其实不好过,长姐到了适婚的年纪,却高不成低不就,我不想耽误她。”

苏轶知蠕动着唇瓣,怕苏轶昭对他心怀芥蒂,觉得还是解释一番。

虽说这样的理由十分苍白,但却是他的真心话。

苏轶昭点了点头,她自然明白苏轶知的难处,否则不会给他指路。

......

“老爷!”苏淮进了书房,脸上满是惊诧。

“何事?”苏锦荀将纷乱的思绪抛开,反正也心不在焉,索性将书给合了起来。

“四爷中举了!”苏淮递上一封书信,随后道。

“这是北元府来的书信,这是吏部的文书,一同到的。”

苏淮将手上的书信递了过去,等了片刻,不见动静,只好抬头去看,却发现老爷正在愣神中。

“你是说苏文卿中举了?”老太爷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于是再次确认道。

“是!四爷中了第五十九名!”苏淮再次点头。

第201章 做官没意思

“该不会是旁人吧?履历可对?”老太爷还是不敢相信。

“正是四爷,这吏部的文书都到了。”

苏淮能理解自家老爷心怀疑窦,其实他刚得到消息的时候,也十分震惊,不敢相信。

苏锦荀愣了片刻才从苏淮手中接过书信和文书,先将吏部誊抄的文书看了一遍,确认中举的就是他那老儿子,这才回过神来。

而后拆开书信,这是老二寄来的家书。

一打开所述就是苏文卿中举一事,而后才是老生常谈,要银子。

“这?怎么可能?”老太爷恍惚地坐在了圈椅上,看着眼前的文书发楞。

“老爷!这可是喜事啊!四爷本就有天赋,再用点心思,这不就考上了?咱们都小看了四爷啊!”

“果真如此!”老太爷突然端坐起来,而后双眼放光。

“既然中了举人,那明年的会试就不得不参加,进士指日可待。以后将他拘在翰林院,做个闲散清官,只要我在一日,就能看着他,或许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