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门寒贵(273)

苏轶昭诧异地看了过去,她明明才写了一句,怎么就只有这水平了?

苏轶珏瞪了一眼苏轶梁,以眼神示意他安静些,不要多言。

苏轶梁摸了摸鼻梁,往日怎么没发现,五哥竟然还这么有威严呢?

苏轶昭思忖了片刻,这才写下第二句。

苏轶梁只觉得自己的心肝儿都在颤抖,这两句他不否认写得不错,不!那是很好,十分好,可这跟此次的题目有个什么关系?

对面的孟令溪不禁有些好奇起来,也不知苏轶昭会以何物为题。

看着纸上已经写下的第一句,他迟迟未下笔。

下帖子之前,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然而,等见到苏轶昭之后,他发现自己竟然迟疑了起来,不如之前那般文思如泉涌了,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是害怕自己输了吗?可二人明明才刚比试第一场,连胜负都未分。

他深吸了一口气,还是自己的心乱了,苏轶昭给了他压迫感。

苏轶昭一鼓作气将这首诗写完,原本已经有了腹稿,因此也不再拖泥带水。

写完之后,她仔细看了一遍,觉得无需润色,于是便将笔放了下来。

看了一眼香炉内的香,已经快燃至末尾了。

于是她先是起身,对着上首几位行了一礼,这才坐下,世家大族的教养和规矩在这一刻体现地淋漓尽致。

上首即便是与孟令溪相熟的两位,也不由得都缓和了脸色。

此刻,苏轶昭身后的苏轶珏二人也不由得松了口气。整首诗看下来,他们终于明白了。

整首诗表述的意境恢弘大气,气势豪放,用词精妙,这是让他们放下心来的理由。

只是,苏轶昭所选之物,待会儿或许会有争议。不过这首诗占据了大义,应该足以弥补。

看着苏轶梁兄弟二人面色一变再变,众人也禁不住猜测了起来。

“那苏家的公子,一会儿一个脸色,怎么之前看着像是不看好,之后又放下心来了?”有人好奇地问道。

“莫不是前两句写得不好,后两句还成?”有人猜测道。

众人闻言纷纷点了点头,有些文人作诗,前两句平庸,之后两句乃是点睛之笔,那都是常见的。

苏轶昭的视线投向对面,此刻香已经快要燃到尽头了。

孟令溪终于放下了笔,二人遥遥对视一眼,而后苏轶昭朝着他微微一笑。

温纪杰在这些人中年纪最长,且之前还是朝廷命官,众人自然会给颜面,于是皆以此人马首是瞻。

“一炷香时间到了,两位既然都已结束,那咱们的评比也就开始了。”

他说着,就命一旁候着的小童上前去将二人的诗作呈上来。

庭院中顿时嘈杂了起来,众人纷纷猜测此次到底会由谁获胜。

“我觉得应该是孟令溪,毕竟之前有很多学子挑战他,都是铩羽而归。此人的才学咱们之前也见识过,还是他有胜算。”有人已经忍不住预判起来。

“欸~我倒是觉得这苏轶昭有可能会获胜,若是此子无才,又岂会屡屡占据奉天书院的月榜和季榜榜首?必然是有真才实学的。”

“我看不然,还是孟令溪较为稳妥......”

苏轶昭听着周围的议论,虽然众说纷纭,但似乎大多数人都看好孟令溪。

毕竟孟令溪之前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反而苏轶昭的才学只存在与传闻,并未亲眼见过。

几位德高望重的文人雅士将二人的诗作并放在书案上,接着便都凑了过去。

“咦?先不论诗作,这二人的字倒是都极其难得啊!”温纪杰率先道。

“是啊!没想到他们小小年纪,所写的字居然已经颇具风骨,当真不可小觑。”吕成涛也忍不住感叹道。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旁一位年过不惑的男子也跟着称赞了一句,此人名叫孙奇,也是一位举人。

“此篇已是十分圆满!高风劲节、蹙金结绣!”卢仲伯指着其中一篇,满意地道。

“确实如此,无可挑剔!”温纪杰也附和道。

“那是谁的诗作?”书案前已经被几人所围住,围观之人也不好凑上前去查看,便揣测道。

“应该是孟令溪吧?之前我在他身后扫视了一眼,他的诗词的确大气。”其中一人点头称赞道。

“哦?是以何物为题?”一旁身穿月白色交领长袄的男子问道。

这书生看了一眼孟令溪,见其脸色如常,便道:“是白梅!”

众人闻言也没什么意外,而是了然地点了点头。

古往今来,咏梅的诗句不少,大多都是赞扬梅花高尚的品德,更有的借花喻人,比喻人的风骨。

若是咏梅的话,那的确有可能是孟令溪的诗作了。

“看来这几位对孟令溪的诗作很是看好啊!”

有人瞥了气定神闲的苏轶昭一眼,不禁心中有些幸灾乐祸,只觉得苏轶昭在装腔作势。

你们世家子从小锦衣玉食,得名师教导,有些才学不是应该的吗?

如今与人比试,却落了下风,不过尔尔啊!

然而片刻之后,众人就听到了一声惊呼。

第245章 临场发挥

“这首诗作词铿锵,极有风骨,不管是寓意还是用词,都是上佳。”孙奇震惊地道。

“不错!此乃佳作!”吕成涛也跟着不住地点头道。

众人不禁又伸长了脖子,怎么这些大儒又如此激动起来?

“璧坐玑驰、徜徉恣肆,此作难得!”温纪杰激动地胡须都在颤抖,眼中满是震惊。

“谁啊?他们怎么这么激动?到底是因为是谁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