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门寒贵(307)

苏轶昭也是心中一沉,这廖知府什么意思?

“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这句出自《中庸》,苏轶昭立刻想到了出处,原句是“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不受外物影响,苏轶昭立刻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中。

众人面面相觑,若非此刻不可交头接耳,这院内便要如鼎水之沸了。

他们之前还听说知府大人与苏轶昭有关联,那知府大人这么做,到底是何意?

还有,若是每个人都要回答四书文,那他们今儿还能顺利考完吗?

只有一炷香的时间,这根本就不可能。

众人也跟着在心中想着答案,看看自己是否能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完成这道题。

苏轶梁抬头看了廖知府一眼,他之前就向二哥打听过,二哥说口义其实很简单,一般不会答不出来。

之前的排名其实考官心中已经有数,口义考完之后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有的省甚至连最后一场都不会考,就拿四年前的县试来说,就没有考第五场。

他看着苏轶昭的背影有些愣神,若是苏轶昭此次没答出来,那是不是要从第一名的神坛跌落下来?

他心中有些许暗爽,可之后他又想到或许整个苏氏一族就要被外人嘲笑,说苏轶昭是浪得虚名。

尤其是韩郸府的孟令溪,若他得了案首,苏轶昭却没有,甚至掉落到十名开外,那孟令溪岂不是要扬眉吐气?

这么一想,苏轶梁顿时摇了摇头,不成!

苏轶昭怎么说也是苏氏子弟,影响的是整个苏氏,岂能让外人得意?

苏轶昭可不知她那五哥此刻的心里有多矛盾,无视众人的视线,她突然朝着上首深鞠了一躬。

廖知府有些纳闷,这是何意?一炷香才刚刚开始,难道苏轶昭是想放弃了?

若是苏轶昭放弃了,那她之前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虽说之前的成绩优异,县试是必然会给过的,但名次可不会很好看,甚至会掉至十名开外。

会不会是他的题目太苛刻了?可他之前听说苏轶昭与孟令溪比斗之时,也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便能作诗一首,想来这也应该难不倒他才是。

其实此刻廖知府已经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应该如此高估苏轶昭。

众人也是心中惋惜,该不会真的要放弃了吧?

其实还能坚持的,虽说仓促之下,答得不好,但也很难得了。

然而他们惋惜的同时,心中却隐隐有些兴奋,是怎么回事?

第275章 八步成文

“大人!学生这就开始了!”苏轶昭气定神闲地道。

廖知府从惋惜中回神,其他考官则是深深看了她一眼,而后不约而同看了看香炉。

香炉里的灰才燃了一点,这才刚开始呢!

“你不用再考虑考虑?”廖知府劝道。

苏轶昭摇头,接着再行了一礼,而后便开始了她的答题。

只见她往旁边走了一步,而后一手抚着下巴,边思索,边答道:“诚不可无,人当实其心诚为己有。”

这是破题,苏轶昭又走了一步,接着道:“自然及于物蓋,人心不实则无其物,不可不实之。”

廖知府连连点头,这两句就作得很好。

苏轶昭再走一步,接着开始起讲:“也能实其心而自称焉,岂不有以及于物哉......”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苏轶昭一步一股,中间只是略微思索,答得居然还算顺畅。

且苏轶昭的所述文章让他们吃惊不已,这还是人吗?

四书文也称八股文,文章一共八股,苏轶昭一步一股,等整篇文章作完,有的考生算了算,大约有四五百字。

院内针落可闻,他们没有想到,苏轶昭居然真的能在一柱香的时间年内作出一片文章。

考官们也是抖了抖唇瓣,今日苏轶昭对他们的冲击是很大的。

他们寒窗苦读十数年,自问能否做到?

不!他们不能,也许前面几股也能勉强做出,却并不能完成地这么快,答得这么完美。

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香炉,发现香炉内的香才燃了一半。

苏轶昭作完文章之后,便回到了自己的位子。

她向着还在愣神的廖知府说道:“大人!学生答完了!”

廖知府这才回过神来,他轻咳一声,用唾沫润了润发干的喉咙。

“不、不错!”廖知府说道。

他指了指一旁记录的王经历,“抄录完了吗?”

他其实只记得前面三四股,此刻脑子里有些空白。

其他考官也回头看向王经历,有些羞赧地道:“劳烦这里也要一份!”

说起来都不好意思,苏轶昭文章都作完了,他们听的人居然都不记得。

这,就是差距!

“本官与诸位考官要好好探讨一番!”许是觉得有些丢脸,廖知府便解释道。

其他几位考官看了他一眼,你就别解释了,谁还能看不出是怎么回事呢?

院内依旧是一阵静谧,与苏轶昭分隔几人的苏轶珏却还是微微弯起了嘴角。

苏轶昭,的确没有令他失望。

看着已经掐灭的香,他相信,经过此次县试,苏轶昭必然名声大噪。

王经历不敢怠慢,很快就抄录了两份,给了几位考官相互传阅。

“古有曹植七步成诗,没想到今日咱们居然见到了八步成文。”沈教谕惊讶道。

他看完手中的文章,接着便朝着苏轶昭看了过去,“苏轶昭,此乃神童也!”